所有對痛苦的逃避最終都會讓痛苦以更大的強度捲土重來。原因在於,我們的頭腦在處理「遠體空間」的事物,和處理「近體空間」的事物,使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
一旦什麼事物遠離你,它就進入了遠體空間。這個時候,你的多巴胺開始大量分泌。你會感到興奮,並開始認爲這個事物格外重要。
反之,一旦它進入了近體空間,你的多巴胺就會停止分泌。你的興奮感會開始消退,並感到那個剛纔遠離你的事物漸漸失去了它的吸引力。
這就是所謂「遠香近臭」的腦科學原理。
如此一來,你就能知道:
爲什麼明星一定要和粉絲保持足夠的距離。
爲什麼國外的月亮總是更圓一些。
以及爲什麼當你想喫外賣時,最興奮的感受是出現在點外賣的時候,可是當它擺上餐桌,你的興趣就打了折扣。
當然,如果在喫外賣的過程裏,你一邊喫,一邊自責。你的興奮感會保持。因爲在你的心裏,食物仍然處於遠體空間之中。
這也是你越是逃避痛苦,痛苦就越是如影隨形的原因——因爲在某種程度上,「痛苦」已經成了讓你分泌多巴胺的源頭。
壓力之所以讓人上癮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事實上,所有在你感覺不好的時候,想要做出的改變,都是對痛苦的逃避,都會讓其進入「遠體空間」。
哪怕讀書、旅行、鍛鍊這些看似健康的好習慣或者愛好也是同樣。
不逃避指的是直面。
你在平靜、愉悅的狀態下都做什麼?
回憶一下你就會有答案。
當你走路的時候,如果你的內心平靜,你不會改變走路這件事——你什麼都不會特意去做。
你可能會去喫東西,可能會逛一逛公園,但你並不是爲了改變自己的情緒體驗。你去做,是因爲你想去做。就這麼簡單。
愉悅也是如此。
你任由這些感受在內心裏發生。因爲你「享受它們」。
這就是直面。
你應該學着當痛苦來臨的時候,試着讓自己不做任何改變。
去感受它、體驗它。就像你體驗平靜與快樂。
在這個過程裏,你能夠真切體會到內心世界的規律,它總是和現實相反。
在現實的世界,你對抗什麼,什麼就消失。
而在內心的世界,唯有你允許什麼,什麼纔會消失。
因爲只有允許,才能夠把事物,從內心的「遠體空間」,轉移到「近體空間」。
接着,它就會失去所有讓你欲罷不能的魔力。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長期陷入負面情緒,並不是因爲那些情緒本身,只是因爲我們沒有看到這背後的機制。一旦你開了竅,就會付之一笑:
原來不過是頭腦處理遠近事物的機制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