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型項目確實容易引起市場 FOMO,做基建的估值要比做應用來的高。
作者:深潮 TechFlow
GM,歡迎渡過被 AI Agent 漲服的2 5 年第一週。
在過去的一週裏,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市場對“框架”類項目表現了極大的 FOMO 情緒:
首先是 ai16z 屢破新高,市值來到了領先的20億美金左右;隨後企業級框架 swarms 迅速上漲,成爲繼 ai16z(Eliza) 、ZEREBRO(ZerePy)和 arc(RIG)之後又一個市值過3億的 AI Agent 框架類代幣。
而今天,又有一個名爲 Prime 的 AI Agent 框架出現,其市值也是快速上漲,代幣開盤不到2小時內最高升至20M左右,截止目前大幅回落,目前市值在11M左右徘徊。
由於代幣開盤很容易形成激烈的 PVP 局面,價格波動劇烈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在前期內卷之後,參考前面幾個框架類項目的情況,市值普遍在3億美金以上;對於嫌前面幾個項目估值太貴沒有上車的資金,或許也會因爲 FOMO 情緒外溢到類似項目中。
那麼,這個新框架型項目 Prime 是否也會迎來相似的路徑?和其他幾個框架比又有何不同?
模塊化的 AI Agent 開源框架
首先需要搞明白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 AI Agent 框架?
簡言之,即爲開發者提供的一套工具包,幫助他們更容易地創建、部署和管理 AI 智能體(Agent),讓這些 AI 能夠自主完成特定任務,比如交易、社交互動或內容創作等。
那麼這個“更容易創建和部署”,在 Prime 上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從項目官方的描述看,最直觀的就是省去了大量重複的底層代碼工作,Prime 更多的將自己描述爲一個“模塊化”的 AI Agent 框架。
比如其中有大量的預製庫,包含豐富的工具、API 和模板集合等;這也就意味着開發人員在做一個 Agent 的時候,可以僅選擇所需的組件,減少了開發時間並保持系統精簡。
同時,模塊化允許獨特的配置,使開發人員能夠構建針對特定行業的代理。例如,醫療保健代理可能會優先考慮患者數據分析,而零售代理則專注於客戶個性化。
而這種模塊化也意味着成本的降低。通過僅使用所需的模塊,開發人員可以節省資源, PRIME 希望自己成爲初創公司和企業比較經濟的選擇。
據 Prime 的官推描述,使用它們的框架可以開發速度加快 30%,同時還有儀表盤功能可以自動監測所創建的 AI Agent 的當前表現,並預測 Agent 的未來表現。
更爲重要的是,這個框架是開源的,可以在 Github 的代碼倉庫中直接使用 Python 安裝庫到本地。
從受歡迎程度上來看,Prime 顯然不如 ai16z 的Eliza,但 Github 中的星標也在持續上升(目前66),目前展現的更像一種小而美的感覺。
關於該框架具體的使用效果是否像官推中說的那麼好,有待懂技術的老哥們實際部署測試後纔會有答案。而隨着 PRIME 代幣價格的變化,也勢必會有更多開發者們加入進來共同檢測框架的效果,後續可以等待更多的社媒評價和關鍵人物的意見。
不過僅從紙面信息來看,我們可以把 Prime 和流行的幾個框架先做一個對比,幫助大家快速瞭解全貌:
抄襲 FUD 漸起,生態應用在初始階段
PRIME 代幣於今天早上速通 20M,但下午快速回落腰斬,目前 11 M左右。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項目陷入了抄襲的 FUD 聲音之中。
有部分社區網友指出,Prime 並不是一個原創的框架,而是抄襲了知名開源機器學習平臺 huggingface 上的另一個叫做 smolagents 的項目代碼;而smolagent 正是爲 AI Agent 服務,能力上可以使用 Python 代碼來調用工具集和編排其他的 AI Agent。
不過,Prime 官方針對質疑也表達了自己的合理性,聲稱自己確實使用了上述項目的代碼,但是在被 Huggingface 授權並允許的情況下,基於源代碼進行了調整。
考慮到 Huggingface 開源的特性,Prime 或許並不能稱得上是“抄襲”,而是沒有事先說明自己的代碼實際上是基於別人的進行了優化。
FUD之後,截止目前PRIME 代幣波動相對趨於穩定,同時更多基於該框架的項目開始涌現:
AURA
CA:
AuraAiXwQ61h11a9Rtktro9p3R6uBfEWo9qDGnJge3G1
市值:700K
項目自稱將作爲開發人員的通用協調者和助手。其主要目的是簡化和優化基於PRIME構建的AI代理的開發、部署和管理。
代幣於今日部署,一度突破3.5M,目前大幅回落。
值得一提的是,AURA 被 Prime 官方提及並承認,但數據顯示dev持倉20%。
SPROUT
CA:
SPRTnpcEJP9Ahr6NNi6a8mvFhgpE27yPWowjBpBfQfu
市值:160K
非常早期的階段,且 Prime 官推表示這並不是它們官方發的 AI Agent,市值較小也意味着風險更大。
項目自稱是一個基於 PRIME 框架構建的人工智能驅動代理,旨在優化 Solana 上的交易,以提高速度、成本和安全性。
下半場,多框架
總體上看,PRIME 當前無論是市值、影響力還是認可度,都比不上前面的幾個流行框架。
項目後續如何發展,還得看是否有關鍵人物買單,以及框架本身能否開發出更好的應用。
不過,從 Prime 的出現可以看到,框架型項目確實容易引起市場FOMO,也非常類似之前 VC 幣的邏輯 --- 做基建的估值要比做應用來的高。
這也意味着 AI Agent 賽道實際上已經來到了下半場,從一家獨大的框架、百花齊放的應用,到多框架競爭、應用更加專業化。
畢竟在框架開源、AI能力越來越強的現實中,做一個 AI 代理相對會更加容易;那些有特點的框架和應用才能在競爭中存活,而大量沒有特色的項目則可能像 Meme 那樣被快速遺忘。
對項目方來說,AI Agent的入場門檻會越來越高。
對韭菜們而言,一個優中選優的趨勢不可避免。
需要提醒的是,AI Agent 熱潮也具備強時效性, 很多早期項目在火熱的趨勢之後也有歸零的風險,請各位 DYOR,自行做好研究和判斷,以上所有內容並不是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