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人類時間來計算,今天,也就是2025年1月4日(北京時間),纔是比特幣正好16歲的生日。因爲2009年1月3日比特幣主網正式上線的時間不是北京時間,如果要按照北京時間算,比特幣主網正式上線的時間是2009年1月4日。不過這個不重要,因爲比特幣裏面沒有時間的概念,只有區塊。比特幣的系統裏已經超越了時間的概念,從0區塊開始,一直延伸下去,只要還有1臺礦機在工作,只要還有1臺電腦在運行,比特幣將永遠存在。

2009年到2025年,這個世界已經翻天覆地換新顏,有的越來越好了,有的越來越差了。每個人都被這個時代裹挾向前,或被迫或主動,適應着這場由技術、經濟和社會變革交織而成的洪流。有的人選擇擁抱變化,有的人選擇抵抗,有的人甚至選擇逃避。但比特幣的存在,就像一盞燈,照亮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它不在乎時間的流逝,也不在乎世俗的評價;它只在乎那一筆筆交易的真實性和透明性,只在乎那一個個節點的參與和驗證。

這個時代的確變化得太快,快得讓人喘不過氣。技術在進步,經濟在波動,社會在分裂。我們似乎擁有了比過去更多的選擇,但也更容易迷失方向。在這樣的時代,比特幣的意義,或許並不僅僅是一種資產,它更像是一種希望,一種宣言——告訴我們,個體可以在系統之外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和位置。從今天的區塊追回到比特幣的第0號區塊,上面還記錄着中本聰的“留言”,這句話永遠的刻在了比特幣的網絡之中,凝聚在所有人的共識之中,甚至比刻在石頭上的文字更能永久的留存下去。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 年 1 月 3 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這一行文字,是比特幣的起點,也是中本聰借用事實給世界提出的思考題,而答案已不言而喻。比特幣的白皮書就是最好的答案,它不是冗長的論文或激昂的宣言,而是通過一行行簡潔的文字和一段段精妙的代碼。它告訴我們,技術可以重塑信任,個體可以擺脫對中心化機構的依賴,金融可以變得更加透明和公平。

比特幣的誕生,不僅是對傳統金融體系的挑戰,更是對一種全新可能性的探索。中本聰留下的這行文字,就像一顆種子,埋在了比特幣的創世區塊中。

隨着時間推移,這顆種子生根發芽,長成了一片去中心化的森林。每一筆交易、每一個區塊、每一臺礦機,都是這片森林的一部分,共同構築起一個無需信任第三方的金融體系。中本聰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未來會怎樣,但他用行動和代碼爲我們指明瞭一條道路。而這些代碼,正是這條道路的起點。它提醒我們,問題的答案往往就藏在問題本身之中——當我們質疑現有體系的缺陷時,新的可能性已經在悄然孕育。比特幣的故事,正是從這行文字開始的。而它的未來,將由每一個參與者共同書寫。

1A1zP1eP5QGefi2DMPTfTL5SLmv7DivfNa,這是比特幣網絡的第一個地址,被稱爲“創世地址”。更可以100%確認,這絕對是中本聰的比特幣地址。雖然現在中本聰依然沒有現身,但這個地址已經成爲無數人心中的“聖地”。這個地址中存有50枚比特幣,它們是比特幣網絡誕生時挖出的第一筆獎勵。儘管這些比特幣從未被移動過,但它們的存在就像一座燈塔,提醒着所有人比特幣的起點。這個地址不僅僅是一個錢包,它更像是一個時間膠囊,封存着中本聰的願景和比特幣最初的純粹。也有很多人會給這個地址發送比特幣,算是另一種充滿精神寄託的儀式感。我也曾經是其中一員,曾經每年的1月4日我都會發送當時價值1美元的比特幣到“創世地址”。

現在這個地址裏一共有100枚以上的比特幣,均來自比特幣網絡的其他用戶。甚至可以說,發送到這個地址的比特幣,幾乎等於被“銷燬”。許多人曾試圖破解這個地址的祕密,甚至有人猜測中本聰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動用這些比特幣。但無論外界如何猜測,這個地址始終靜靜地躺在區塊鏈上,彷彿在訴說着一個未完成的故事。它的存在,既是對比特幣歷史的見證,也是比特幣安全性的絕佳參考,更是對未來的某種隱喻——比特幣的命運,終究掌握在每一個參與者手中。一個冷知識,你甚至可以訪問https://1a1zp1ep5qgefi2dmptftl5slmv7divfna.com這個網站,看到比特幣的白皮書依然貼在上面。也算是另一種賽博朋克風格的致敬。這個網站是我做的比特幣的故事,遠未結束;它的意義,遠超想象。它不僅是技術的奇蹟,更是人類對自由與信任的永恆追求。正如那行刻在創世區塊中的文字,它將永遠提醒我們:問題的答案,往往就藏在問題本身之中。而比特幣,正是這個時代最深刻的答案。

#比特币诞生16周年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