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幣安上很多人連BIO是什麼都沒搞明白,就再討論是漲是跌。BIO的架構很複雜,如果你去網上看它的介紹,BIO、molecule、VitaDAO各種英文名詞眼花繚亂。我也是搞了很久才把BIO的整個架構搞清楚。
BIO是一個科學化自治組織,負責審批成立下屬的生態自治組織,比如VitaDAO。每個自治組織都有一個研究方向,對申報的研究項目進行審覈。而BIO和它的下屬生態自治組織都有自己的代幣進行去中心化治理。每一個審覈通過進行撥款的項目,都會鑄造自己的IPNFT,這個NFT把項目進展的數據和各種協議,以及最後的專利證書都鑲嵌在裏面,然後在NFT代幣化。這個IPNFT的技術來自於molecule(分子科學),NFT的代幣也是在molecule旗下平臺發行。
BIO、molecule、VitaDAO他們的創始人其實是一個人保羅·科爾哈斯(Paul Kohlhaas)。
做個比喻:BIO就是中科院。VitaDAO等七個自治組織是中科院下屬的研究所,比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等。各個項目就是研究所立項的科研項目。IPNFT和代幣就是研究成果商業化了,你買代幣就相當於買了專利。不過在BIO這個研究院,權利大小靠的不是你的官位,而是你擁有並質押的代幣多少,研究院有BIO,各個研究所也有自己的代幣。
BIO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研究就是撞大運,投資再多也不一定有結果,有了成果也不一定就能商業化。所以BIO的盈利前景很渺茫。但現在上市市值都已經26億了,而前期投資者的成本不到十分之一,我很不看好它的短期行情。$B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