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個90後小夥在香港的一場記者會上,親自喫掉了他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620萬美元拍得的一根香蕉。他稱此舉是“藝術體驗”的一部分。個人覺得,這個藝術沒有一丁半點的關係,620萬美元買來全球的關注,這纔是重點。而這個成功吸引全世界人目光的人名叫--孫宇晨。
今天,我們來聊聊“幣圈賈躍亭”孫宇晨,以及他的發家之路。
1、孫哥,孫“割”
他是誰?他自稱是“馬雲最年輕的門徒”,“湖畔大學”第一期中唯一的90後學員。他憑藉比特幣掘到人生第一桶金,身家一度高達158億。他曾以天價拍下巴菲特午餐,最後卻放了巴老爺子的“鴿子”。拿起筆,他以“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的加分考入北大;放下筆,他則化身“鐮刀手”,收割了無數炒幣散戶。
孫宇晨無疑是個聰明人。北大歷史系本科畢業時,他的成績全系第一。隨後進入美國常春藤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深造。在那裏,他賭上了全部身家,靠比特幣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2017年,他創建了波場幣。技術細節並不重要,總之,這也是一種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同年9月2日,他在國內發行並募集了6億元資金。然而,募資完成後的第二天,國家七部委發佈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要求停止虛擬貨幣發行,並進行清退。
得知政策出臺的消息時,孫宇晨身在韓國,他在直播中堅決表態“不退幣”。據媒體報道,當時波場幣辦公室人去樓空。一週後,孫宇晨從韓國首爾飛往舊金山。從此,他背上了“幣圈賈躍亭”的名號,而“孫哥”也逐漸被人戲稱爲“孫割”。
同年10月,波場幣以每枚1分錢的價格在海外交易所上線交易。那幾年,比特幣熱度高漲,任何沾上區塊鏈概念的東西都能引來投資者的瘋狂追捧。波場幣價格在短短兩個月內從1分錢飆升至2元,翻了200倍。早早買進的似乎都發了財,是吧?但事實是,這場遊戲中只有一個人穩賺不賠,那就是莊家。
有人發現,超過50%的波場幣集中在一個賬戶中,散戶持有的比例不到9%。這意味着,波場幣的價格完全受少數賬戶操控。當散戶們蜂擁而入時,幕後操盤手每天向交易所投放2億波場幣,在半個月內套現了120億元。“莊家控盤”的零和遊戲,而這個遊戲的最大莊家,正是孫宇晨。他遠程指揮北京的Tron團隊完成“內幕交易”,通過買入波場幣、發佈利好消息刺激價格上漲、再賣出波場幣的循環方式,賺取鉅額利潤。
孫宇晨的每一步行動都顯得精準且帶有濃厚的投機色彩。2022年,他以一名南美洲島國格林納達公民的身份亮相,並出任該國駐世貿組織(WTO)大使。不久前,他又被未獲聯合國承認的微型國家利伯蘭德的“總統”維特·耶德利奇卡任命爲代理總理。儘管利伯蘭德只有7平方公里,最初的公民也只有7個人,但孫宇晨的這一“入主”之舉仍然在外界引發了不小的震動。此外,在特朗普再次當選後,他斥資3000萬美元投資特朗普主導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成爲該項目的最大投資者。從這些佈局中,不難看出現代莊家如何精心設計和打造自己的“人設”。而他又爲什麼如此費盡心思呢?當然是看上了“韭菜”們手中的錢!正所謂“孫割一笑,生死難料”。
2、虛幻價值與暗面交易
莊家想收割散戶,你註定會輸。從本質上講,無論是比特幣還是其他虛擬貨幣,其背後依託的都只是算法,歸根結底不過是一座空中樓閣。因此,當被問及對比特幣的看法時,巴菲特曾一針見血地說:“這東西毫無價值。”而毫無價值的東西,隨時可能歸零。
事實上,比特幣早已上演過類似的戲碼。2009年,比特幣每枚價格僅爲0.0016美元,兩年內飆升至1700美元,吸引了大量投資者涌入。然而,僅半年時間,它的價格便暴跌至0.01美元,無數人因此傾家蕩產。這種劇烈波動在黃金、白銀等有價資產上幾乎不可能發生。虛無的東西終究會迴歸虛無。
那爲什麼比特幣還能值這麼多錢?答案在於它難以追蹤、難以取證。你可能聽說過,某些黑客勒索公司時索要的不是現金,而是比特幣。這說明,比特幣爲那些不希望被監管的交易提供了一種支付手段。那麼,什麼樣的業務最希望“無監管”?自然是黃、賭、毒和跨國犯罪。
3、結語
孫宇晨的成功也許能複製,但那個複製他的人絕對不會是你。
最後,我給的建議是:不懂,不參和。要記住金錢的小名叫“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