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幣種結束了長達幾年的熊市週期,隨後從底部爆發牛市一路上漲突破歷史前高。
此時,很多人認爲上漲結束要暴跌,又或者認爲追漲的人太多覺得車子的重量很重,而不敢上車選擇做空,這類人屬於逆流而上、倒反天罡、背道而馳,與時間所形成的趨勢作對,把時間趨勢當做敵人,最後的結局苦不堪言。
操縱者在熊市週期的底部用少量的錢買到了更多廉價的籌碼,幾年的時間裏如果它們在底部吸籌的數量達不到80%,它們是不會輕易開啓牛市的。
一旦爆發牛市,也就意味着它們手持80%左右的廉價籌碼,爲後市拉昇價格做鋪墊。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講,價格能漲多少由操縱者決定。
那麼剩餘20%的籌碼雖然在參與者手中,但不足以對後市的趨勢形成太大的拋售與影響,在操縱者眼裏那20%的籌碼就是開胃小菜,不足掛齒。
因此,總結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操縱者在熊市週期用少數資金購買更多廉價籌碼,從而完成在牛市週期用少數資金推動更高價格。
跟馬爸爸一樣,用50億資金撬動上千億資金,槓桿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