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otian
可能大家都感覺這一輪AI Agent敘事推進像極了23年以來的銘文賽道,不完全等同的來對比,非常的Make Sense。我覺得至少可以把銘文賽道過去的歷史經驗照搬到AI Agent賽道,梳理一些潛在發展演變邏輯和投資機會:
-“資產發行”敘事泡沫化開端
毫無疑問,無論是銘文、AI Agent以及曾經的NFT等賽道方向,敘事演變都是從“資產發行”的Fomo情緒中催生,畢竟太過早期,沒人能想明白這類快速流通向市場的代幣未來有何用,但或許正因爲此,信息不對稱會產生潛在“暴富效應”。這將推動Fomo情緒會滾雪球一般蔓延開,造成越多人找財富密碼,越多無意義代幣誕生的“泡沫化”局面。這其實很難避免,反倒是一輪輪牛市涌現的發動機。
比如,銘文賽道最初炒作BRC20,除了新奇好玩之外,核心賣點就是“first is first”的稀缺性炒作屬性,主打邏輯就是爭龍一、龍二的敘事開創者先發優勢。AI Agent也不例外,一開始則炒作AI交互式對話 AI Agent,同樣出現了Goat、act、fartcoin等同樣MEME屬性的幣,劇本也類似,圍繞爭龍一龍二的MEME大戰持續了很久,到現在是否塵埃落定依然未可知。
當然,AI Agent的資產發行敘事比銘文強很多,至少有了些許utlity應用屬性,無非是對話互動、生成圖文以及觸鏈交易等應用場景如何豐富的問題,以及靠單一應用場景能不能支撐起動輒數億FDV的問題。
但我想提醒的是,AI Agent天然就具備應用屬性,因此賽道應用成熟的過程也是不斷剝離MEME化的過程,非要選MEME的話就找源頭最能代表AI Agent文化歸因的那個。
-“框架標準”角逐內卷大戲
當MEME化純金融虛無主義“資產發行”敘事推演到某個階段一定會轉變爲技術賦能落地敘事,會圍繞技術標準和框架協議的差異性展開一輪更長週期的爭鋒。
回看銘文出現ARC20、SRC20、DRC20、Runes協議以及其他公鏈銘文刻錄壓力測試大戰等等,是不是很像現在ELIZA、ARC、Virtual、Vvaifu、zerobro、Griffain、Swarms等之間的框架和標準大混戰?
這個過程賽道的熱點會持續被刷新,同樣的資金會不停輪動,圍繞技術的社區Community也會產生,更甚至少不了一些對掐和罵戰產生。
所謂,技術大混戰的存在主要因爲此階段技術很難自證優劣性,靠Github repo分叉數、星標數、發起人從業背景、以及神祕莊操盤入局等信息作爲參考判斷,都無法對抗項目存在的巨幅波動。因爲你不知道哪條信息有參雜水分。
但,既然是技術優劣標準內卷,技術品相一定佔據“首位”,我在梳理分析新項目技術框架,特點優勢等過程中也是一種“技術篩查”,雖然不一定準確,但至少可避免被一些披着技術外衣的MEME幣誤導。邏輯很簡單,技術項目造假的門檻不低,要挑戰的是整個開發者羣體的審美偏好,沒法靠一個花裏胡哨的website就試圖收割。
總的來說,這個階段市場的表徵就是“熱點輪動”,當中混雜着各種詐騙作妖的項目,但好在能靠賣技術品相搏關注的項目一般不會差。當然,也不要爲錯過某個新項目而Fomo,FUD一定會有(速通盤的宿命),巨幅震盪過程中上車的機會一定會在。即便錯過了,也要相信一定會有比它品相更好的那個她出現,此階段,用渣男思維玩幣一定沒錯。
沒辦法,再完美的框架標準設計一開始也只是一個idea,和ico時代靠白皮書融資別無二致,最好的邏輯就是比拼的就信息的消化和學習理解力,相信市場還在創新迭代,相信總會有更好的技術框架出現。
只要篩選一個品相好、持續有迭代進步、MCAP又有性價比的項目站隊,接着慢慢等待時間的饋贈就好了。
-AI Agent“鏈化”融合階段
圍繞AI Agent技術標準框架的Build都是AI Agent“鏈化”的前提條件,一個關鍵問題,ELIZA、ARC、Swarms等框架標準都是爲了快速部署AI Agent、構建強大性能的AI Agent繼而讓AI Agent能更好的服務於人。順着此邏輯就會發現,web3領域的AI Agent不可能只停留在圖文信息交互層面,難道僅僅爲了娛樂?
AI Agent要想鎖住Crypto原生特性就勢必得擁抱“交易特性”。如何讓AI Agent的自動化索引知識、處理信息、最優化決策能力和鏈上智能合約的自動化、可組合調用特性充分結合纔是AI Agent接軌區塊鏈要完成的願景。
況且,AI Agent本身存在的Memory記憶存儲問題和多模態交互資源優化和可信交互問題等等,也都需要依託區塊鏈的公開、透明、去中心化特性來完成。這還不包括Tokenomics的激勵特性能帶來的好處。因此,可以斷言,AI Agent一定會“鏈化”。
回想銘文資產發行的敘事走完幾波之後,市場最終走到了VC、開發者相繼佈局BTC layer2的infra敘事上尋求價值應用落地。
AI Agent也會如此,在經歷長時間的資產發行PVP和框架標準紛爭大亂鬥之後,會有大量的舊infra鏈擁抱AI Agent,也會滋生一些爲AI Agent提供鏈化服務的infra。那個時候,去中心化AI纔會Pump真正成爲DeFi Summer級別的大賽道。
作爲小散肯定很恐慌,難不成讓散戶在泡沫化敘事中當炮灰,最後留給VC來行業摘果子?其實不然,因爲AI Agent這種MEME先行,構建社區的Build路徑和過往靠VC給項目分階段注資,再向市場交付預期最後TGE的邏輯完全不一樣了。
VC一定會大刀闊斧入局,但很可能會改掉玩法。或許MEME幣先行再後續技術應用落地賦能的方式會成爲新式Tokenomics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