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值佔GDP的比重目前已超過2000年和2007年達到的峯值,正在接近2021年創下的歷史新高。
全球股市目前價值 100 萬億美元,其中美國佔據中心舞臺。美國股市佔全球股市的一半以上。
僅在過去十年,美國股市的市值就增加了 40 萬億美元。隨着投資者涌入市場,成長型股票佔據主導地位,而價值型股票則退居次席。
如今全球GDP爲85萬億美元,美國貢獻了約30萬億美元。中國和日本緊隨其後,分別爲 17 萬億美元和 4 萬億美元。
市值與GDP的比率從2008年危機期間的58%升至117%。到2022年,這一比例已達到106%。
成長股飆升,價值股遭遇困境
過去 15 年來,成長型股票大幅上漲。自2008年以來,這些股票的回報率高達907%,令人印象深刻。
相比之下,價值股同期僅上漲 363%。差距正在擴大。過去兩年,成長型股票上漲了 94%,是價值型股票漲幅的三倍。
這使得價值股看起來很便宜——我的意思是非常便宜。至於成長型股票,自 2000 年互聯網泡沫以來,價值型股票的價格就不再那麼便宜。自 2008 年崩盤以來,價值型股票與成長型股票的比率已下降了一半。這是價值型股票 42 年來最糟糕的表現。
華爾街正在密切關注增長是否能繼續以這樣的速度超過價值。羅素 2000 指數講述了小型股票的慘淡故事。已經連續近800天沒有創出歷史新高。這是13年來最長的連續紀錄,也是歷史上第三長的連續紀錄。
今年,羅素 2000 指數上漲了 11%,但這遠遠低於標準普爾 500 指數 23% 的漲幅。小盤股仍比 2021 年 11 月的峯值低約 10%。小盤股和大盤股之間的差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而且鬥爭是非常真實的。
美聯儲購買了大量政府證券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導致資產價格全面上漲。與債券相比,低利率使得股票成爲理所當然的選擇。
企業利潤是另一個重要推動力。自2008年以來,利潤率一直處於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公司削減了成本並利用技術來實現更精簡的運營。現在,利潤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以蘋果、亞馬遜和微軟等巨頭爲首的科技行業一直是這裏最大的參與者。它在雲計算、電子商務和數字服務方面的增長永遠改變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