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來源: 曼昆區塊鏈
在區塊鏈行業中,不少從業者認爲,沒有代幣的區塊鏈項目沒有靈魂。這裏的“代幣”通常指代發行在公鏈上的Token,用戶可以提取到去中心化錢包並在鏈上或中心化交易所中交易。但實際上,對於絕大多數區塊鏈項目,無論是代幣經濟學設計、交易所運營,還是技術與公鏈的結合,都尚未達到足夠專業和成熟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代幣的發行和應用在全球範圍內面臨複雜的監管環境。初創團隊直接發行代幣不僅帶來巨大的合規壓力,還可能導致運營失控。因此,一個更穩妥的選擇是,先通過積分系統進行用戶激勵,在生態穩定後,再逐步將積分轉化爲代幣,遷移到區塊鏈上完成資產化。
積分的價值:從激勵到過渡
積分體系的優勢在於,它爲項目提供了一個低成本驗證市場的工具,同時規避了代幣發行初期的法律風險。通過積分,團隊可以在應用內爲用戶提供獎勵,增強用戶黏性與活躍度。當積分機制逐步成熟時,可將其代幣化,賦予更多價值,並實現鏈上流通。
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團隊的操作靈活性,還能通過積分建立用戶信任和生態基礎,爲未來的代幣經濟奠定基礎。例如,某主打社區自治的區塊鏈平臺,通過積分激勵用戶投票、參與治理任務,並在積分體系穩定後引入鏈上代幣,讓用戶更直觀感受到代幣的價值與作用。
以近期代幣發行的HashKey Group爲例。HashKey Group成立於2018年,是亞洲數字資產金融服務領域的領導者。HashKey集團以其全面的Web3生態系統佈局聞名,涵蓋了交易、投資、代幣化服務以及基礎設施等多個核心領域。旗下主要業務包括HashKey Exchange和HashKey Global兩大交易平臺,其中,HashKey Exchange作爲香港首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爲用戶提供合規、安全的交易服務;而HashKey Global則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數字資產交易服務,持有百慕大金融管理局的F類牌照。
HSK是HashKey生態系統的核心代幣,設計目的在於爲其龐大的業務網絡提供支持,並增強用戶參與度。總供應量固定爲10億枚,HSK通過非公開分發的形式推出,避免了公開銷售所可能涉及的法律和合規風險。這種分發方式將代幣的價值直接與生態系統的活躍度掛鉤,更具可持續性。在實際應用場景上,HSK被賦予了多重功能。在交易所內,HSK可以用來支付平臺手續費,併爲持有者提供交易手續費折扣,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此外,作爲社區激勵的核心工具,HSK通過各種獎勵計劃促進用戶參與生態建設,提高社區活躍度。持有HSK的用戶還可以優先獲得HashKey推出的新產品和服務的訪問權限,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這種多元化的應用設計,使HSK不僅是一個功能性代幣,也是推動生態協同發展的關鍵動力。
HASHKEY 代幣發行模式和應用場景爲初創團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參考。在 HASHKEY 的代幣發行和推廣過程中,他們採取了以下策略:
1. 生態激勵與分發
HASHKEY 的代幣並未通過公開銷售,而是通過內部生態激勵方式進行分發。這種模式避免了違反證券法規的風險,同時通過獎勵機制有效擴大了代幣持有者的基數。
2. 任務驅動型空投
用戶通過完成特定任務獲得代幣獎勵。這種方式不僅增強了用戶對生態的參與感,還推動了社區活躍度和品牌傳播。例如,HASHKEY 曾通過生態活動獎勵代幣,用於激勵用戶分享和推廣生態內容。
3. 商業與技術結合
HASHKEY 的代幣在實際應用中融入了多種功能,如參與治理、支付手續費以及兌換生態服務等。這種代幣經濟設計既符合商業邏輯,又推動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深度應用。
這種由積分到代幣的漸進式模式,不僅讓 HASHKEY 可以規避不必要的合規風險,也能增強用戶對項目的信任和黏性。
合規與商業驗證的雙贏路徑
從積分到代幣的路徑,既是項目合法化的關鍵,也是商業驗證的必要環節。作爲Web3創業者,如果代幣發行也在你們未來的路線圖之中,或許先從積分開始,是一種比較合適的發展路徑。我們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來進行具體分析:
1.用戶激勵的市場驗證
無論是傳統中心化的積分,還是面向未來的去中心化的項目代幣,核心要解決的都是用戶接受度的問題。早期的積分系統的核心價值在於,它爲項目方提供了一個低成本測試市場的工具。通過積分獎勵機制,團隊可以觀察用戶對項目的接受度與黏性。例如,一款主打去中心化知識共享的應用,可以設計積分獎勵規則:用戶上傳優質內容獲得積分,內容被點贊或收藏還可額外獎勵積分。這種形式一方面吸引了早期用戶參與,另一方面積累了項目數據,爲後續代幣化的經濟模型提供了真實依據。而積分消耗數據也反映了用戶對不同支付服務的需求偏好。這種市場驗證不僅提升了項目初期的運營效率,還爲後續代幣化設計指明瞭方向。
2.代幣化時機的選擇
務實的來說,代幣化是積分體系發展的自然延伸,但其時機選擇需要結合用戶基礎、生態建設和技術準備。最初通過積分形式激勵用戶參與鑄造和交易,在積分體系成熟後逐步過渡到代幣化,這種策略有效避免了“技術未完善、生態不健全”導致的代幣滯銷或用戶流失問題。例如,某NFT項目,在其積分體系運行一年後,代幣上線的第一天就達成了日交易額超百萬美元的成績。這種代幣化時機的把握,爲初創項目提供了重要借鑑。
3.合規與融資的平衡
許多團隊誤以爲代幣就是吸引投資的唯一工具。但實際上,融資模式可以更加靈活。對於絕大多數的區塊鏈創業團隊,早期完全是可以採取股權融資的方式來獲取資金的,在此基礎上,如果項目未來有代幣發行的需求,雙方可以在股東協議中明確約定,當項目發展到特定階段時,將爲投資人分配一定比例的代幣。這種方式既滿足了團隊的資金需求,又避免了代幣直接銷售的合規風險。此外,許多初創項目通過設立海外公司(如香港或新加坡)引入合格投資人或者投資基金,同時結合積分獎勵機制增加用戶黏性。這樣既能確保融資合規,又可以通過用戶數據與商業場景的驗證提升項目估值。這種方式滿足了資金需求,又避免了初期代幣銷售的合規風險。
4.技術與應用的聯動驗證
技術與商業場景的聯動驗證是項目代幣化成功的關鍵。例如,一家專注於綠色能源交易的區塊鏈項目,初期通過積分激勵家庭用戶上傳用電數據和節能措施,積累了龐大的能源數據池。在技術驗證階段,平臺通過積分兌換環保代幣,將鏈下能源數據與鏈上智能合約結合,完成了從積分到代幣的跨越。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積分不僅是一種用戶激勵工具,還能在技術應用測試中提供真實場景數據,幫助團隊發現問題並調整策略,當模型經多輪調整後,才正式通過代幣建立公開風險池,這種策略大幅降低了上線後失敗的風險。
通過上述策略,團隊不僅能夠穩步推進項目的合規性,還可以有效驗證其商業價值與用戶需求,爲未來的代幣經濟奠定堅實基礎。
曼昆律師總結
從積分到Token,不僅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演進,更是一條結合市場驗證與合規創新的創業路徑。在全球監管環境日益複雜的背景下,初創團隊應摒棄“一步到位”的代幣發行幻想,採用循序漸進的策略,以積分爲起點,通過市場驗證積累數據、優化機制,再將成功經驗轉化爲區塊鏈上的資產化應用。
這種“漸進式代幣化”模式,不僅降低了項目早期的法律風險,還讓商業價值的驗證過程更爲自然和高效。區塊鏈創業者唯有在合規的框架內不斷試驗和優化,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互聯網創業講究的是個小步快跑,但在區塊鏈領域的探索,穩紮穩打或許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