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跌宕起伏,在經歷了連續插針又修復後,比特幣終於又回到了 10 萬美元上方。年末行情再度聚焦聯準會的動作,市場翹首以盼,但支付寶,卻在此時,為業界帶來了一點震撼。
12 月 12 日,據吳說區塊鏈報導,社羣用戶反映,近期部分中國內地用戶在支付寶基金首頁收到加密貨幣基金推廣廣告,內容顯示為 「全球投資、加密貨幣飆升,10 元起投、立即上車」。
經查證,該基金為「華寶海外科技 C(QDII-FOF-LOF)」,基金有限額機制,每人每日僅限購 1000 元人民幣。
在收到消息後,筆者也去支付寶進行了查看,但推薦機制有所不明,筆者並未收到此頁面推廣,而另一同事卻在支付寶基金板塊的「全球投資」介面發現了加密貨幣基金的廣告。
此外,華寶旗下產品在除螞蟻財富外的產業多個基金代銷平臺正常販售,理財通、招行等也有相關顯示。而加密貨幣基金似乎不只華寶海外科技 C 一類,介面也有推薦國富全球科技互聯混合(QDII)。
此舉迅速引發產業熱議,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將解除「加密貨幣禁令」?
進一步對華寶和國富的分析,發現兩者皆隸屬於 QDII,即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 QDII 是中國於 2006 年開始實施一項制度,指在人民幣資本項目不可兌換、資本市場未開放條件下,在一國境內設立,經有關部門批准,有控制地,允許境內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安排。
換言之,由於中國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境內投資人不可直接進行海外資本市場的投資,但透過 QDII 的設立,境內投資人能夠以此為媒介投資海外市場。本次兩大加密貨幣基金可對海外資產進行佈局,也正是由於被授予了該資格。
華寶海外科技 C 後除了 QDII,還有 FOF-LOF 字樣,FOF 指的是以基金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基金,LOF 即上市開放型基金,指投資者除了在基金銷售機構進行申購贖回操作,還可在證券交易所以市場價格進行交易操作。如此一來,華寶海外科技 C 就是一檔可透過交易所交易、且投資海外基金的開放式基金。
形式很套娃,實際上也很套娃,只是從散戶向上套殼而已。總結來看,中國境內的零售投資人可以透過投資上述 QDII 基金、再以 QDII 基金為主體進行海外佈局的模式,間接性參與海外資產投資。說句大白話,用戶把資金投入基金中,基金管理人再用該資金買入海外資產,海外資產再包含加密貨幣,這樣就以合規的形式完成了受監管加密貨幣的購買。
披露報告也印證了這一點,根據華寶海外科技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QDII-LOF)2024 年第 3 季報告,在投資策略一欄中寫道「本基金主要透過投資於海外科技主題相關基金(包括 ETF),最終投資於將科技作為企業長期發展支撐的股票」。
從資產配置而言,該基金 87.5% 投資於基金,8.9% 投資於銀行存款和清算備付金,剩餘 3.6% 為資產組合其他資產。問題來了,既然以加密為賣點,加密資產在基金中的投資比重有多大?
在覈心的基金投資業務板塊,更詳細的投資明細對此進行了解答。以公允價值佔基金淨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基金中,有 5 個是木頭姐旗下的 ARK ETF,佔比達 73.11% 。若持續進行穿透,ARK ETF 的持股中存在 Coinbase 以及其自有的比特幣現貨 ETF Ark 21Shares Bitcoin ETF,就這樣,華寶透過一層層的套娃實現了加密的間接投資。從總量而言,華寶海外科技的投資中有約 4.93% 的 Coinbase 股票、 2.98% 的 Ark 21Shares Bitcoin ETF,總計 7.92% 。
華寶海外科技 C 的基金最新規模也不過 4.06 億元,而真正投資加密資產的比重就更顯不足,頗有掛羊頭賣狗肉之態,支付寶上對該基金也進行了限額處理,每人每日僅可購買 1000 元人民幣。與華寶不同,國富則主要聚焦於股票,其季度前十大披露中並無區塊鏈的身影,即使在中期報告的 36 個權益持倉中,也並未看到區塊鏈企業,可見加密實際投資比重之少。可以看出,無論從金額或比重,加密資產都不佔優,更多是基金本身以加密資產為熱門噱頭進行宣傳炒作。
從業績而言,華寶海外科技 C 的走勢基本上跑贏大盤,今年以來實現了 25.02% 的淨值增長,相比滬深 300 的 16.25%,高出 9 個百分點。近三月成長表現最佳,淨值成長 29.23% 。當然,若與直接持有比特幣作對比,顯然相去甚遠,且該基金還有 1% 的管理費以及 0.2% 的託管費,持有成本也相對更高。
但對於「監管明確」的中國而言,這確實給投資者開了一道口子,讓投資者擁有了一個合法合規的通道去曲線持有加密貨幣,而支付寶直接的廣告推廣,也讓更多的投資者觸及該類資產,對於產業而言,就算只是基金宣傳炒作,也有著向好的意義。
另一方面,鑑於支付寶在中國產業屆的重要地位,也有人士猜測這是否是大陸放寬的前兆。
猜測並非空穴來風,畢竟隨著比特幣主流化進程提速,已有多個國家注意到加密資產,甚至以 BTC 為國家儲備。事實上,自從香港發布虛擬資產宣言後,關於中國解禁虛擬貨幣的傳言層出不窮,就在今年 7 月,Galaxy Digital 總經理 Mike Novogratz 還曾提到中國會在第四季解除禁令。
日前,趙長鵬在阿布達比舉行的 Bitcoin MENA 會議上再度表示,儘管中國在加密貨幣領域的立場較為模糊,具有不確定性,但建立比特幣儲備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當美國開始真的建立比特幣儲備,就有可能引發其他國家開始仿效。中國在某個時刻必須也這麼做,因為比特幣是唯一的「硬資產」。其也認為,根據中國國情,若要實施,中國大概率是選擇先暗中大規模囤積比特幣,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再向外界正式宣佈其戰略計劃。
從比特幣的全球認可度以及主要國家監管走向而言,加密貨幣似乎有機會放鬆。但僅從中國目前的監管格局來看,現在談及放開還為時過早。
從今年來看,中國對於虛擬貨幣監管政策一貫性並未發生變化,只是圍繞這一事物進行了監管脈絡的完善,例如將透過「虛擬資產」交易列入洗錢方式中,並深入研究完善虛擬貨幣的處置流程與案件處理。若是有所注意,在今年加密市場復甦時,多地還在投資者教育板塊中再次發布 2021 年人民銀行、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 10 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為例,先於 2 月發布通知,後又於 6 月再度發布(關於虛擬貨幣交易炒作的風險提示)。
相當有趣的是,通知中明確提出了「網路企業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網路經營場所、商業展示、行銷宣傳、付費導流等服務,發現違法違規問題線索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並為相關調查、偵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援與協助」。儘管經過層層套殼,基本上可消除法律風險,但向來謹慎的支付寶對該基金的推廣行為,或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輿論風險。
而在主流媒體的口徑中,虛擬貨幣似乎也不存在放寬跡象。主流媒體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資產仍呈現出較為負面的態度,即便比特幣價格超過 10 萬美元,在新華社的(「比特幣狂飆」背後的美國金融生態與風險)刊文中,仍用了「貪婪的資本和盲目的投資者」等字眼以警示風險。
實際上,就算不考慮加密貨幣的能源消耗、安全風險、市場公平性等其他問題,在中國現階段嚴格的外匯管制背景下,僅考慮到數位貨幣對於主權貨幣的衝擊,以及去中心化貨幣獨有的抗審查性,要全面開放虛擬貨幣只能用天方夜譚來形容。
現任央行總裁潘功勝的態度,也讓這個目標變得更為困難。早在 2017 年,其就是知名的加密貨幣反對者,其曾在當時表態到,「正如凱因斯告訴我們的,市場非理性的時間可以長到讓你破產。因此,只有一件事能做了,坐在河邊看,總有一天,比特幣的屍體會從你面前漂過」。
實際上,從監管層面來看,目前政界並無強有力的加密支持者,就連此前曾被譽為「最懂區塊鏈的政府官員」和「中國最懂數位貨幣的人」——姚前,也於上月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甚至在公佈批文中被直指利用虛擬貨幣進行權錢交易。
某種程度上來看,在中國現階段,禁止虛擬貨幣或許是一種政治正確。當然,全面放開很難,部分解禁卻也不難操作。而且時間還長,若美國真正將比特幣列為戰略儲備,頂層的態度是否會隨之改變,還不得而知。
但僅從現階段來看,間接投資,對於虛擬貨幣知識相對缺乏的投資人而言,至少也是一種投資方式。而在香港放寬的大環境下,可以預見,後續將會有更多適應中國投資者的彈性投資管道出現。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陀螺財經)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支付寶首頁驚現「加密貨幣基金」推廣,中國要「解禁」了嗎?"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