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son Nystrom

編譯:深潮TechFlow

機器人正在成爲加密經濟的核心參與者。

這一趨勢的證據隨處可見。例如,搜索者會部署機器人(如 Jaredfromsubway.eth)來利用人類用戶對便利性的需求,通過搶先交易獲利於他們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交易。而像 Banana Gun 和 Maestro 這樣的工具,則允許用戶通過 Telegram 平臺便捷地進行由機器人支持的交易,這些工具長期佔據以太坊上“gas 消耗”榜單的前列。此外,在像 Friendtech 這樣的新興社交應用中,機器人在初期獲得人類用戶的採用後也迅速介入,並可能無意間加速了市場的投機循環。

總的來說,無論是以盈利爲目的(如 MEV 機器人,MEV 即“最大可提取價值”)還是面向普通用戶(如 Telegram 機器人工具包),機器人正在逐漸成爲區塊鏈上的優先用戶。

儘管目前加密領域的機器人功能還相對簡單,但隨着大語言模型 (LLMs) 的發展,加密領域之外的機器人已經演變爲功能強大的 AI 智能體 (AI agents),其目標是能夠自主處理複雜任務並做出明智決策。

在加密原生環境中構建這些 AI 智能體具有以下幾項重要優勢:

  • 內置支付功能:AI 智能體可以存在於加密領域之外,但如果希望它們執行復雜操作,就必須具備資金獲取能力。與傳統方式(如銀行賬戶或支付處理器 Stripe)相比,加密支付系統在爲 AI 智能體提供資金支持方面效率更高,同時避免了鏈下世界中常見的各種低效問題。

  • 錢包所有權:通過錢包連接,AI 智能體可以擁有數字資產(如 NFT 或收益),從而享有加密資產固有的數字產權。這對於智能體之間的資產交易尤爲重要。

  • 可驗證的確定性操作:AI 智能體在執行任務時,操作的可驗證性至關重要。鏈上交易本質上是確定性的——要麼完成,要麼未完成——這種特性使得 AI 智能體能夠更準確地完成鏈上任務,而鏈下任務則難以達到同樣的確定性。

當然,鏈上 AI 智能體也面臨一些侷限性。

一個主要限制是,AI 智能體需要在鏈下執行邏輯以提升性能。這意味着智能體的邏輯和計算會託管在鏈下,但決策仍然在線上執行,從而確保操作的可驗證性。此外,AI 智能體還可以使用像 Modulus 這樣的 zkML(零知識機器學習)提供商來驗證其鏈下數據輸入的真實性。

另一個關鍵侷限性是,AI 智能體的功能依賴於其工具的豐富程度。例如,如果你希望智能體總結一條實時新聞,它需要具備網絡爬蟲工具來搜索互聯網。如果你希望它將結果保存爲 PDF,則需要爲其配備文件系統。如果你想讓它模仿你最喜歡的 Crypto Twitter 意見領袖的交易,則需要爲其提供錢包訪問權限和密鑰簽名功能。

從確定性到非確定性的角度來看,目前大多數加密 AI 智能體執行的任務都屬於確定性任務。這意味着人類已經預先設定了任務的參數及其執行方式(例如 Token 交換的具體流程)。

加密 AI 智能體從早期的守護機器人(keeper bots)發展而來,這些機器人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於 DeFi 和預言機服務中。而如今,AI 智能體已經進化得更加複雜。它們不僅能夠利用大語言模型 (LLMs) 實現自主創作(如 Botto 這類自主藝術家),還能通過 Syndicate 的交易云爲自己提供金融服務。此外,像 Autonolas 這樣的早期 AI 智能體服務市場也正在逐步形成。

目前,許多前沿應用正在展示 AI 智能體的潛力:

  • 智能錢包中的 AI 助手:Dawn 通過其 DawnAI 智能體,爲用戶提供了一個多功能助手,能夠幫助用戶發送交易、完成鏈上交易,還能提供實時鏈上信息(如熱門 NFT 的趨勢分析)。

  • 加密遊戲中的 AI 角色:Parallel Alpha 的最新遊戲 Colony 試圖打造能夠擁有錢包並進行鏈上交易的 AI 角色,爲遊戲增添更多互動性。

  • AI 智能體的功能升級:AI 智能體的能力取決於其所配備的工具,目前與區塊鏈的交互仍處於初級階段。加密 AI 智能體需要具備錢包功能、資金管理能力、權限控制、集成 AI 模型,以及與其他智能體交互的能力。Gnosis 展示了這類基礎設施的雛形,例如他們的 AI 機械體 (AI mechs),將 AI 腳本封裝到智能合約中,使得任何人(包括其他機器人)都可以調用智能合約來執行任務(如參與預測市場下注),同時還能爲智能體支付報酬。

  • 進階版 AI 交易員:DeFi 超級應用爲交易者和投機者提供了更高效的操作方式,例如:當滿足條件時自動定投 (DCA);當 Gas 費用低於某個閾值時自動執行交易;監控新發行的 Meme Token 合約;以及智能化選擇最優的訂單路由,無需用戶手動尋找接入點。

  • AI 智能體的垂直化應用:雖然 ChatGPT 等大型模型適用於一些通用對話場景,但爲了滿足不同行業和細分領域的需求,AI 智能體需要進行專門的微調。像 Bittensor 這樣的平臺通過激勵機制,鼓勵開發者訓練專注於特定任務(如圖像生成、預測建模)的模型,目標行業包括加密、生物技術和學術研究。儘管 Bittensor 仍處於起步階段,但開發者已經開始利用其構建基於開源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和智能體。

  • 消費類應用中的 AI NPC:非玩家角色 (NPC) 在大型多人在線遊戲 (MMORPG) 中很常見,但在消費類應用中還不多見。然而,由於加密消費類應用的金融屬性,AI 智能體可以成爲創新遊戲機制的理想參與者。例如,開放 AI 基礎設施公司 Ritual 最近發佈了 Frenrug,這是一種基於大語言模型的智能體,運行在 Friend.tech 平臺上。它可以根據用戶的消息內容自動執行交易(如買入或賣出密鑰)。Friend.tech 的用戶可以嘗試說服這個智能體買入自己的密鑰、賣出他人的密鑰,甚至想辦法讓 Frenrug 智能體以更具創意的方式使用其資金。

隨着越來越多的應用和協議開始引入 AI 智能體,人類將通過它們作爲進入加密經濟的橋樑。雖然今天的 AI 智能體看起來還像是“玩具”,但未來它們將全面提升用戶的日常體驗,成爲區塊鏈協議中的關鍵利益相關者,甚至在智能體之間形成完整的經濟生態系統。

AI 智能體目前仍處於發展初期,但作爲鏈上經濟的核心參與者,它們纔剛剛開始展現自己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