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16 insights from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Read Write Own

原文作者:a16z

編譯:Scof,ChainCatcher

本文節選了 a16z Crypto 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克里斯·迪克森(Chris Dixon)的新書(Read Write Own:開啓 WEB3 新局的區塊鏈網絡趨勢與潛能)中的一些精彩觀點,編譯自 a16z 相關推文,以下爲原文編譯:

尋找更深入理解科技、商業和初創企業世界的途徑?想要了解互聯網的歷史與未來?需要一份關於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運動及其重要性的簡明解釋?我們爲你準備好了答案。

在這裏,我們精選了(Read Write Own)這本(紐約時報)暢銷書中最犀利的片段和最具挑釁性的觀點。這本書信息密度極高,深度剖析了決定金錢與權力如何在網絡中流動的隱藏結構。作者 a16z Crypto 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克里斯·迪克森(Chris Dixon),憑藉其數十年投資初創企業的經驗,揭示了主導我們生活的網絡如何運轉,以及如何重新架構這些網絡,讓互聯網用戶真正成爲擁有者。

(Read Write Own)中探討的觀點,爲商業和生活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從培育創新,到搶佔顛覆先機,再到大膽下注非主流方向。OpenAI 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稱這本書爲「關於互聯網未來及其實現路徑的引人注目的願景」。無論你是對加密領域充滿熱情,還是剛剛開始瞭解,抑或僅僅對這個領域的風起雲涌充滿好奇,這本書都能爲你帶來價值。

以下是書中最具吸引力的片段,每一段都蘊含着重要啓發:

1、關於「許可」的本質

在商業中,尋求許可並不像向父母或老師請求允許那樣,可以簡單地得到一個「是」或「否」的回答;也不像交通信號燈那樣明確地制定通行規則。在商業領域,許可往往成爲一種僞裝的暴政。那些佔據主導地位的科技公司利用「許可」的權力來阻礙競爭,破壞市場,並從中榨取利益。

2、軟件作爲藝術

軟件的表達力極其豐富,與其將其視爲工程領域的產物,不如將其看作一種藝術形式。代碼的可塑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極爲廣闊的設計空間,這種可能性的廣度更接近於雕塑或小說創作等創造性活動,而非搭建橋樑等工程實踐。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軟件領域的實踐者也會不斷開創新的流派和運動,從根本上拓展了可能性的邊界。

3、區塊鏈解決的問題

區塊鏈能夠對其未來行爲做出強有力的承諾,這一特性使得創建全新網絡成爲可能。區塊鏈網絡解決了早期網絡架構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它們可以連接人們,構建社交網絡,同時賦予用戶更多的權力,而不是讓企業利益佔據主導地位;它們可以支持市場和支付網絡,促進商業活動,同時顯著降低中介費用;它們還能催生新形式的可貨幣化媒體、互操作性和沉浸式的數字世界,以及能夠回報創作者而非剝削創作者的人工智能產品……

問「區塊鏈解決了什麼問題?」就像問「鋼材比木材解決了什麼問題?」一樣。你可以用木材或鋼材建造建築或鐵路,但鋼材讓我們在工業革命初期建造出更高的建築、更堅固的鐵路和更宏偉的公共工程。同樣,通過區塊鏈,我們能夠創建更公平、更持久、更具韌性的網絡,相較於當今的網絡體系,它們有着更廣闊的前景。

4、一個新的互聯網時代

我們當下的決策將決定互聯網的未來:由誰構建、擁有和使用互聯網;創新將在哪裏發生;以及所有人的使用體驗將會如何。區塊鏈及其所支撐的網絡釋放了軟件作爲一種藝術形式的非凡力量,而互聯網則成爲了其創作的畫布。這場變革運動有機會改寫歷史,重塑人類與數字世界的關係,重新定義可能性……這是一次創造理想互聯網的機會,而非被動接受所繼承的互聯網。

5、網絡的至高地位

網絡設計決定了命運。

網絡是一個組織框架,使數十億人能夠進行有序互動。它決定了世界上的贏家和輸家,其算法決定了資金和注意力的流向。網絡的結構不僅引導了其自身的發展方向,還決定了財富與權力的集中地。鑑於當今互聯網的規模,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軟件設計決策,也可能產生深遠的連鎖效應。在分析互聯網權力格局時,「誰掌控了某個網絡」是最核心的問題。

6、協議 VS 企業

像電子郵件這樣的協議網絡與像推特這樣的企業網絡的區別在於,電子郵件的網絡效應歸屬於一個社區,而非某家公司。電子郵件沒有任何公司擁有或控制,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支持底層協議的獨立開發者創建的軟件來訪問它。開發者和用戶可以自由決定開發什麼、使用什麼。而影響社區的決策,也由社區本身來共同決定。

7、新技術的影響

人們使用新技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1) 做他們已經能做的事情,但現在可以以更快、更便宜、更簡單或更高質量的方式完成;(2) 做他們以前根本無法做到的全新事情。在新技術發展的初期,第一類應用通常更受歡迎,但真正對世界產生持久影響的,往往是第二類應用。

8、企業控制的互聯網

企業網絡的結構非常簡單:核心由一家公司掌控,爲網絡提供集中式服務。這家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可以隨時、以任何理由修改服務條款,決定誰能訪問網絡,以及資金如何流動。

企業網絡之所以是中心化的,是因爲最終所有規則都由一個人決定,通常是首席執行官。

9、區塊鏈作爲非共識的賭注

區塊鏈與衆不同。它是一種非共識的賭注。儘管許多人(包括我在內)認識到其潛力,但主流機構卻常常忽視它們。事實上,科技行業中普遍的觀點認爲,只有那些現有巨頭已經關注的技術改進方向才重要,例如更大的數據庫、更快的處理器、更龐大的神經網絡和更小型化的設備。這種觀點過於短視。

10、愛好如何推動未來產業

與主流技術不同,「外源型」技術通常從邊緣領域嶄露頭角。它們由業餘愛好者、技術狂熱者、開源開發者和初創企業創始人推動,在主流之外孕育而生。這些工作往往投入較少的資本和正式培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與行業內部人士拉平了競爭環境。然而,較低的門檻也讓內部人士對這些技術及其推動者缺乏重視。

愛好是未來產業的催化劑。愛好往往是最聰明的人在不受短期經濟目標約束時所投入的精力。我喜歡說,最聰明的人週末做的事情,十年後會成爲其他人工作日的日常。

11、代幣的簡單性

代幣「是什麼」遠沒有其「能做什麼」重要。

代幣可以代表任何數字資產的所有權,包括金錢、藝術品、照片、音樂、文字、代碼、遊戲物品、投票權、訪問權限,甚至是人們未來可能想出的任何東西。通過一些額外的構建模塊,它們還可以代表現實世界的事物,例如實物商品、不動產或銀行賬戶中的美元。任何能夠用代碼表示的事物,都可以被包裹在代幣中,用於購買、出售、使用、存儲、嵌入、轉移,或是任何其他用途。

如果這些聽起來過於簡單甚至顯得微不足道,那正是代幣設計的初衷——簡單是一種美德。

12、所有者 vs. 使用者

所有權的概念如此深刻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以至於我們難以想象如果沒有它,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想象一下,如果你買的衣服只能在購買時的場合中穿;如果你無法轉售或再投資你的房子和汽車;或者如果你每到一個地方都需要更換名字?這就是當今公司網絡構建的數字世界。

13、區塊鏈如城市

區塊鏈的功能與城市規劃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啓動一個區塊鏈網絡,就像在一片未開發的土地上建造一座新城市。城市設計者建造了一些初始建築,然後設計了一套土地分配和稅收激勵體系,吸引居民和開發者入住。產權——即所有權——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它爲產權所有者提供了強有力的承諾:他們將始終擁有自己的財產,並可以放心地在此投資。隨着城市的發展,稅基也隨之擴大。稅收被重新投資於街道、公園等公共項目,更多的土地被分配出去,城市因此持續增長。

14、通過代幣恢復社區

區塊鏈網絡將社區所有權深植於其核心設計之中,這幾乎已經融入它們的基因。

雖然像狗狗幣這樣的「迷因幣」變種可能看起來像個玩笑,但它們展現了用戶如何通過各種代幣(無論是滑稽的還是嚴肅的)來尋找社區感,以填補他們在在數字世界中的歸屬感和聯繫。

這些代幣不僅僅是技術工具,它們成爲了人們凝聚社區的一種方式。通過持有這些代幣,用戶成爲社區的參與者和所有者,而不僅僅是消費者。這種設計爲用戶賦權,打破了傳統平臺經濟中由中心化公司主導的控制局面,爲更多去中心化的、基於共同目標的社區創造了可能。

15、區塊鏈作爲網絡憲法

網絡設計者可以利用區塊鏈創建由代碼強制執行的正式規則。這些規則就像網絡的憲法一樣。憲法的內容可以是爭論、辯論和實驗的主題,但它們的存在本身,以及能夠將規則嵌入不可篡改的軟件中的能力,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進步。這在以前的網絡設計中是無法實現的。

16、加密貨幣的兩種文化

對區塊鏈感興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存在着。

第一種文化認爲區塊鏈是一種構建新型網絡的方式……我稱這種文化爲**「計算機」,因爲它的核心理念是區塊鏈推動一場全新的計算革命。

另一種文化則主要對投機和賺錢感興趣。這種思維方式的人僅將區塊鏈視爲創造新代幣用於交易的工具。我稱這種文化爲「賭場」**,因爲其核心本質只是在賭博。

但「賭場」不應該拖累「計算機」。

附加部分:美好的舊時光

區塊鏈正處於計算機發展的前沿,就像 20 世紀 80 年代的個人電腦,90 年代的互聯網,以及 2010 年代的手機。

如今,人們回望計算機歷史上的經典時刻,想象當時的場景——諾伊斯和摩爾,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佩奇和布林。那些業餘愛好者探索、爭論並推動技術發展,那些在夜晚和週末埋頭「敲代碼」的創造者。

看似已經晚了,其實正是早期。現在正是重新想象網絡可以是什麼、能夠做什麼的最佳時機。軟件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創新樂園。你不必接受你所發現的互聯網現狀,而是可以創造更好的東西……作爲建設者、創造者、用戶,最重要的是,作爲一名擁有者。

你現在就在這裏。這正是「美好的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