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P瑞波幣作爲每輪牛市似乎都要爆拉吸引眼球的選手,它的起源就頗具趣味,早在2004年,Ryan Fugger就提出了相關概念,不過最初是用數字化欠條或信用來進行交易,並非加密貨幣形式。
直到看到比特幣取得成功後,2012年Ripple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支付網絡—RippleNet。不過,它很快就被監管盯上。2015年時,因未遵守美國金融罪行執法網絡(FinCEN)規定被罰70萬美元。2020年,SEC起訴Ripple,指控XRP是未經註冊的證券,這使得Coinbase等交易平臺不得不將其下架。此後的幾年裏,法律大戰幾乎成了Ripple的“家常便飯”。不過Ripple並不示弱,2021年提出SEC未明確界定XRP是否爲證券,以“公平通知”作爲辯護,且法院多次做出對其有利裁決,像2021年3月法官裁定$XRP具實用性。但訴訟一直持續,SEC與Ripple的博弈從未停止。直到2023年7月,法院裁定Ripple向交易所公開銷售XRP不違法,向機構銷售則視爲非法,這一勝利才使得XRP在交易所的重新上架。同年10月,SEC撤回對Ripple高管的指控,並取消2024年審判,不過XRP的麻煩並沒有截止。
2024年8月,Torres法官作出裁決,要求Ripple支付1.25億美元罰款,雖遠低於SEC提出的近20億美元,且法院暫時決定不執行罰款,等待上訴結果,可SEC仍不甘心,提出上訴,而Ripple則堅稱SEC的敗訴證明了XRP作爲非證券的地位已立法生效。在各種打官司的同時,Bitwise申請在ETF中交易XRP份額,其實從這些方面就已經不難發現XRP和其他區塊鏈代幣的不同。
除了官司不斷外,XRP應用場景及其代幣本身也和我們熟知的BTC,ETH,SOL有着諸多不同之處。應用場景方面XRP主要用於點對點支付,傳統匯款方式流程複雜,XRP卻能解決銀行復雜流程和高手續費問題,確認時間只需3-5秒,常應用於跨境電商和匯款等領域。
在賬本方面,XRP使用Ripple協議維護去中心化分佈式賬本,與比特幣、以太坊基於“區塊”的交易記錄不同,它由多個獨立賬本組成,每次交易後更新並驗證,雖說是去中心化的,但採用受信任的驗證網絡,其實帶有一定中心化特徵。Ripple公司本身就持有大量XRP代幣,控制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