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昨晚韓國政治混亂之歸結於只是在野黨揪着總統夫人的腐敗醜聞不放,個人感覺這只是導火索或者拿出來做文章用的,更大的還是美國大選後國際政治生態也發生了變化,爲了迎接川皇或者川皇的傾向決定了事情的走向。
1、總統夫人的腐敗問題之前已經battle了一年,爲什麼這麼就能博弈到要戒嚴的狀態。不僅在野黨發難,甚至韓國執政黨包括黨首都反對尹錫悅,執政黨內部已經分裂。
2、尹錫悅當年贏得大選民主黨費了很大勁可以回顧21年韓國大選的情景,民主黨鐵桿不爲過。川普上臺,尹錫悅自然也要建立跟川普的關係,之前尹錫悅幕僚多次放話要在川普上任前會面。但是川普還是沒見、跟拒絕石破茂提前會面的理由一致。想想16年川普第一次當選,第二週安倍晉三就去紐約送給川普一個金色高爾夫球杆。
估計執政黨內部反對尹錫悅的勢頭也明白了川普拒見的深意,就跳出來背刺。尹錫悅腹背受敵
3、早上看報道韓國總統辦公室室長、首席祕書官集體辭職,相當於核心幕僚團隊已經先跑路。荷槍實彈的軍隊沒能攔住國會議員們衝進國會大廈,也能看出來昨晚韓國軍隊執行戒嚴令其實挺敷衍的。尹錫悅基本上大勢已去,戒嚴令這個事情估計是逃不過彈劾、下課了
4、川普拒見尹錫悅的深意,估計跟他外交政策重點方向相關,外交上估計他應該優先中東,力挺內塔。這也是爲什麼內塔敢於在大選結果之前就擼掉了以色列在任的國防部長(跟民主黨關係很親密),內塔7月份就帶着夫人就跑到了海湖莊園去跟川普見面了,這關係可見一斑。如果地緣博弈上優先發力中東,那麼俄烏、亞太就要先緩一緩不能搞那麼緊,這可能是川普深意。不在地緣博弈上使勁,那可以在貿易、金融、科技封鎖上下功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