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inobi,Bitcoin Magazine;編譯:陶朱,金色財經

過去幾年裏,關於規模化的公衆討論已經被一種極其有毒和失敗主義的態度所毒害和俘獲:“何必費心呢?”

“爲什麼還要費力嘗試擴大規模呢?基本的餐巾數學表明,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能自我監護。”

“爲什麼還要費力嘗試擴大規模呢?無論如何,人們都是愚蠢和懶惰的,即使我們這樣做,人們也只會使用託管人。”

“爲什麼還要費力嘗試擴大規模呢?我有我的了,我會變得足夠富有,可以自己保管,誰會關心那些又蠢又懶的老百姓呢?”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態度越來越滲透到整個空間,根據你與誰交談,有大量不同的合理化和理由。這是一種完全失敗主義、反烏托邦和悲觀的未來。作爲一個對我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看到的大量問題極其悲觀的人,我這麼說。

說服自己失敗是導致失敗最快的方法之一。比特幣作爲一個分佈式系統,依賴於足夠的分散性,以及足夠多的獨立系統參與者,才能抵禦較大參與者的強制或惡意影響。這對於它繼續作爲去中心化和抗審查系統發揮作用至關重要。如果它的不能保持足夠的分佈式特性,那麼網絡中的自然趨勢可能會吸引更大、更密集的參與者,直到他們有效地對整個網絡擁有巨大的控制權。

這最終很可能意味着比特幣最重要的屬性:審查制度的終結。

令我難以置信的是,儘管我們的處境並不完美,但我們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進步。十年前,人們大聲疾呼要提高區塊大小。現在我們有了閃電網絡、Statechains,現在還有Ark。我們有人使用 BitVM 嘗試大幅改進的聯合託管模型。如果一些新的密碼學假設成功並被證明可以以可用的方式實施,我們甚至對無需軟分叉的情況下實施契約的方法有一個模糊的瞭解。

即使我們最終撞到了天花板,我們也無法逃脫,但我們獲得的每一點充分理由都意味着更多人自我監護的空間。這意味着更多的託管人有更多的空間,允許更多的小規模託管機構讓人們能夠比孤立的公司更信任他們的人進行託管,因爲更多的羣體會給託管人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爲了維持直接與網絡交互的實體的廣泛分散性,需要維持其去中心化。

爲什麼這麼多比特幣愛好者願意舉手投降,屈服於失敗主義情緒?是的,與十年前相比,我們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在那十年中,我們在擴展可擴展性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這不是一個二元的情況,這不是一場沒有中間立場的輸贏遊戲。我們對可擴展性所做的每一項改進都會給比特幣帶來更高的成功機會。它更加鞏固和捍衛了比特幣的審查制度。

我並不是說人們應該天真地相信每一個承諾的解決方案或大肆宣傳的東西,我們確實應該認識到一些問題和侷限性。但這並不意味着儘早認輸並放棄。這裏有巨大的潛力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真正重塑世界,但這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如果每個人都放棄並放鬆期望致富並冷漠地不再關心它,那麼這根本不會發生。

盲目悲觀和盲目樂觀都是毒藥,是時候開始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而不是選擇你所選擇的藥物並陷入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