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speaker 以太坊的 Beam Chain 提案引發關於長期路線圖的爭論

以太坊的 Beam Chain 提案經常被吹捧爲以太坊 3.0,這在加密社區中引發了爭論。該提案由以太坊研究員 Justin Drake 在 Devcon 上提出,概述了延伸到下一個十年的路線圖。雖然該提案承諾在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其實施時間的延長引起了尖銳的批評。

根據該計劃,規範要到 2025 年才能最終確定,隨後在 2026 年進行生產編碼。測試階段將延續到 2029 年,全面部署可能會推遲到 2030 年。

批評者,包括德爾菲實驗室聯合創始人何塞·瑪麗亞·馬塞多,認爲以太坊有可能在競爭對手面前落後。馬塞多最近表示失望,稱:

“這不足以使以太坊第一層具有競爭力,甚至不足以創建一個它可能具有競爭力的敘述。以太坊基金會需要考慮更大的目標。”

儘管遭到批評,以太坊的支持者指出,對於這樣規模的網絡,採取此類預防措施是必要的。11月初,加密分析師Cygaar指出,這種規模的升級需要細緻的準備,包括社會共識、詳細規格、向後兼容性和嚴格測試。

同樣,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DWF Ventures今天對該提案分享了樂觀的前景,支持在創新解決方案上工作的團隊。

Beam Chain提案

Beam Chain提案是對以太坊共識層的雄心勃勃的改革,升級分爲區塊生產、質押和密碼學。這些增強旨在解決現有的限制,同時爲網絡的未來做好準備。

在區塊生產方面,提議的變化,如包含列表和驗證者-提議者分離(APS),旨在提高審查抵抗力並最小化與MEV相關的風險。更快的區塊生成預計將提高網絡的效率和吞吐量。

質押升級,如降低質押要求和單槽最終性,旨在鼓勵去中心化,同時改善用戶體驗。然而,這些變化可能會擾亂以太坊最大的質押平臺,而這些平臺目前持有鏈上超過60%的總鎖定價值(TVL)。

在密碼學方面,改進的目標是量子抵抗和降低驗證者的硬件要求。預計基於SNARK的解決方案的整合將使可定製的zkVM成爲可能,併爲同步、可編程執行分片鋪平道路。

在願景與競爭之間取得平衡

儘管Beam Chain專注於共識層,但對以太坊執行層和數據可用性層的補充升級也在進行中。計劃大幅提高汽油限制,增強danksharding,並開發zk執行客戶端,承諾進一步的可擴展性。

支持者認爲,Beam Chain的長期願景將鞏固以太坊在去中心化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DWF Ventures表示:

“總體而言,我們期待關注圍繞以太坊路線圖的發展,並希望支持在這一領域工作的團隊。”

然而,批評者警告說,該提案的漫長時間表可能會削弱其競爭優勢。

下一個

以太坊的Beam Chain提案引發了關於漫長路線圖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