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在11月26日創下了99600美元的歷史新高,但接着在27號下跌了超過8%,最低跌至90800美元左右。到12月3日,比特幣價格回升到96000美元附近,但波動依然劇烈。
現在比特幣距離10萬美元只差一步,這也是一個技術性的重要關口。突破這個價格,不僅是心理上的一個大關,而且也可能是價格進一步上漲的轉折點。
不過,市場在接近這一關鍵價位時顯得有些猶豫。一方面,像微策略這樣的機構資金還在持續加倉,推動比特幣需求上升,進而推高了價格;另一方面,很多長期持有者則選擇在價格較高時賣出,兌現利潤。這導致了大戶和機構之間的博弈,增加了價格突破這一關口的難度。
簡而言之,機構資金持續進場,但長期持幣者的賣盤壓力讓市場面臨不小的挑戰,價格上漲變得更爲困難。
誰在拋售?
在這波年底上漲中,長期投資者正利用流動性和需求增長的機會,大規模拋售手中的比特幣。
自9月以來,長期投資者的拋售量已經達到了50.7萬枚,比特幣,雖然這個數字很大,但與2024年3月時的93.4萬枚相比,已經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投資者目前的拋售速度已經超過了2024年3月的歷史最高點。他們每天出售的比特幣,佔其總持有量的0.27%,這種拋售節奏在歷史上只有177天超過過,說明這些投資者現在的拋售力度正在加大。
此外,美國政府也在同步拋售其沒收的比特幣。根據Arkham的數據,12月3日凌晨,美國政府向Coinbase Prime轉移了1.98萬枚比特幣,價值大約19.2億美元。
這些比特幣來自於“絲綢之路”案件,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允許政府依法處置這些沒收的比特幣。
雖然之前Battle Born Investments試圖通過上訴爭奪這些比特幣,但最高法院已拒絕審理,意味着這些比特幣可能會很快拍賣。
根據Dune數據,美國政府目前仍持有183,422枚比特幣,價值大約176.4億美元,主要來自絲綢之路和Bitfinex黑客攻擊案件。
誰在買入?
儘管長期持幣者在減持,比特幣的另一端卻依然有大量資金涌入。尤其是大型機構投資者,如微策略(MicroStrategy)和MARA等公司,仍保持着對比特幣的濃厚興趣,通過不斷增持推動市場需求,也爲比特幣提供了支撐。
微策略從11月25日到12月1日間,以每枚比特幣平均95,976美元的價格,花費大約15億美元購買了15,400枚比特幣。與此同時,微策略還通過出售股票籌集資金,爲進一步增持比特幣提供了保障。
根據公司數據,截至12月1日,微策略共持有402,100枚比特幣,價值超過380億美元。
此外,比特幣礦企MARA也在積極加碼比特幣儲備。12月2日,MARA宣佈將發行2031年到期的可轉換優先票據,並將原定的7億美元融資額提高至8.5億美元。淨收益將用於購買更多比特幣。
這些機構的持續買入形成了比特幣市場的強大支撐,抵消了部分零售投資者的賣盤壓力,且向市場傳遞了一個長期投資的信號。
不僅是MicroStrategy和MARA,其他公司如SAIHEAT、Genius Group、Anixa Biosciences等也開始購買比特幣,作爲資產儲備的一部分。在當前低利率和通脹上升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機構將比特幣視爲一種資產保值增值的手段。
此外,比特幣現貨ETF的資金流入也創下了歷史新高,單月資金流入量達到65億美元,遠超此前任何一個月的記錄。
總結
可以說,比特幣市場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點。10萬美元這一價格關口,可能成爲本輪比特幣突破的關鍵節點。隨着機構資金的持續進入和市場需求的穩步增長,價格有可能在接近這一重要心理關口時迎來更廣泛的市場關注,推動比特幣進入新階段。
然而,機構在這種關鍵關口往往會出現觀望情緒,這可能導致市場在一段順暢上漲之後出現一定程度的震盪和調整,特別是在短期內,價格的波動性可能加大,給市場帶來一定的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機構和長期持幣者的投資目標和成本結構不同。長期持有者通常以較低的成本持有比特幣,目標是長期價值增長。而機構投資者則可能面臨較高的入場成本,且由於他們的資金規模較大,可能會對市場產生較大的波動影響。
回顧歷史,我們看到很多機構在價格高點時進入,最終面臨了回調風險。因此,儘管機構的參與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投資者仍需要保持警惕,謹慎評估市場風險,避免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