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壓力下的犧牲品:Facebook加密項目爲何屢遭失敗?
Facebook 的 Libra 項目(如今已更名爲 Diem)爲何始終未能成功?Libra 項目的前負責人 David Marcus 透露了其中內幕,該項目的失敗主要源於政治壓力,而非法規方面的問題。Marcus表示,Libra項目的失敗是“100%的政治失敗”。
2019年Facebook推出Libra,旨在建立一個快速支付的區塊鏈平臺和相應的穩定幣。儘管團隊與監管機構進行了數月的溝通,但項目一經宣佈,Marcus就被傳喚至國會作證,開啓了長達兩年的解釋和溝通過程。
到2021年,Libra團隊已解決主要監管問題並計劃小規模試點,但因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財政部長耶倫的反對,特別是耶倫將支持Libra視爲“政治自殺”,導致項目被間接警告而終止。
Marcus強調,項目的停止並非因爲法律或監管問題,而是由於政治決定和對銀行的施壓。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作爲一名來美國的移民,對美國因政治原因做出的這一決定難以接受。
此外,Libra還被全球視爲威脅國家主權而遭受反對。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反對私營加密貨幣,認爲貨幣權應屬政府。而在美國,因立法者懷疑,扎克伯格受到國會長達六小時的質詢。
Marcus從這次事件中學到的教訓是,建立一個真正的全球金融體系需要像比特幣這樣的中立、去中心化的網絡,這更適合長期成功。
Libra 項目失敗後,衆多前團隊成員紛紛加入 Aptos、Sui 等區塊鏈項目,這些項目均採用了曾爲 Libra 開發的技術。而Marcus 則創辦了專注於比特幣閃電網絡的初創公司 Lightspark。
綜上,儘管Libra項目失敗,但其技術和經驗正在其他區塊鏈項目中發揮作用。這一事件促使我們思考如何在金融創新、國家主權和政治決策間找到平衡,併發揮去中心化網絡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潛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