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直播的時候,橘座講到要賺幣不要賺錢。

其實幣本位這個思維,在上一輪牛市的時候橘座就講過,但說實話連橘座自己也沒能踐行到位。

在今年過完年之後,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價值體系,確立了比特幣、黃金和法幣的資產配置結構,這纔開始踐行幣本位的策略。

夜晚一位粉絲說,自己的資產在兩年前能夠買2枚比特幣,自己這個期間很努力的在賺錢,結果現在還是隻能買2枚比特幣。

兩年前2枚比特幣是30萬,現在是150萬。

他累死累活賺了120萬,還不如拿住2枚比特幣啥也不幹。

你也可以換個角度理解:其實比特幣沒變,是法幣的購買力在瘋狂貶值。

通脹的法幣對上通縮的比特幣,如同照妖鏡一般原形畢現。

我們很多人都低估了法幣通脹的速度,看看美債的總量和增速,你就知道自己的財富是在以多麼快的速度在進行貶值。

如果你不採取行動,你的資產將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侵蝕,而你現在之所以感受不明顯,是因爲印出來的錢沒投到市場上——而不是因爲他們沒有被印刷出來。

就如同手握天量籌碼的項目方,他不出貨是因爲時機沒到,而不是因爲他手裏沒有籌碼。

這也許就是爲什麼貝萊德等機構會在這個位置依然大筆喫進比特幣。

人家不傻,人家只是不吱聲。

所以回到我們普通人身上,似乎已經必須做出選擇了:

你是選擇任由自己的資產被高通脹侵蝕,

還是選擇不會通脹只會通縮的數字資產保值增值?

不管你的目的是保值增值還是單純的爲了對抗通脹,

整個世界的人民彷彿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當做出相同選擇的人不斷增多的時候,比特幣的價格將會快速增長。

當做出這個選擇的人數到達拐點的時候,比特幣的價格將會變得不可想象。

在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候,大家的想象力可以再狂野一些。

你甚至可以想象這麼一個場景:

這個地球的公民爲了避免資產被高通脹侵蝕,會選擇將自己的資產大部分換成數字資產,只會留出一小部分用於生活開支。

整個人類都有可能完成去法幣化,法幣的購買力會瘋狂貶值,就像當年德國馬克和金圓券一樣。

图片

图片

過去人類在面臨這樣的時刻毫無選擇,但現在他們可以選擇用數字貨幣按需求按實時匯率去兌換法幣,而不是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財富被法幣濫發所掠奪。

至於橘座爲什麼會這麼說,你往回倒騰100年,看看人類的金融史就明白了。

這個地球上唯二能確定的就是——越來越多的法幣,和越來越少的自由。

現在看橘座提的幣本位思維,可能覺得很小衆,但在幾十年後,或許所有人都會是這樣。

這讓我想起了流浪地球裏那段著名的臺詞:

图片

只不過,這次不是人類的災難,而是法幣的災難。

從去中心化,到去法幣化,在歷史的浪潮面前,我們可能都太過於保守。

現實往往會比劇情更刺激,你覺得呢?

图片

我是橘座,一個專注於做加密貨幣資產找回、助你暴富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