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i爲啥突然爆火?普通人如何把握DeSci背後的財富機會?這中間有坑嗎?


CZ在出獄後首次演講中表示,自己投資的其中一個方向就是生物科技領域。11 月 8 日幣安完成對 BIO Protocol 的戰略融資。11月13日,CZ再次發推,表示自己在小型 DeSci 企業家聚會上學習,不經意間露出與Vitalik的合照。與此同時,硅谷巨頭A16z 也領投了 DeSci 項目 AmionChain。頂級風投實打實的投資加上各圈內名人的背書,讓炒作的風終於吹到了 DeSci。

一、DeSci的發展前景如何?


作爲本輪的創新板塊,DeSci賽道目前還面臨很多質疑,比如整個賽道停留在炒作meme的階段,能否有落地成果?比如研究效率的問題怎麼解決,還有最重要的,如何應對監管的問題等等。參照歷史,我們發現每個賽道發展初期都需要經歷這些質疑,比如之前的DeFi和GameFi,質疑聲的增加也反映出曝光度的增加,對於賽道發展是好事。從長期來看,DeSci賽道確實願景宏大,已經展現出一些推動科研改革的潛力,而短期又有炒作噱頭,那還是值得多瞭解一下。接下來看一下DeSci的發展前景。

1、解決科研資助難題

傳統科研最主要的挑戰就是資金問題,因爲科研項目需要消耗的資金動輒上億,持續時間也很長,來源通常是政府撥款或者企業資助,但是政府的撥款往往被大項目所壟斷,申請過程複雜且漫長,導致很多小型團隊和初創研究者拿不到研究資助。DeSci 的出現就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可以把幣圈熱錢傳導至科學研究領域,大大提高了科研資源的利用率。而這段時間熱炒的DeSci meme則很好聚焦了市場注意力,甚至帶動板塊VC幣的漲幅。VitaDAO 的代幣 $vita,自 11月初日經上漲超過4倍。 

2、加速科學民主化

這裏不僅包括DeSci促進科研數據的共享,還包括deisci把科研的權力下放給更多普通人。在過去,DeSci項目往往是大佬圈的社交貨幣,一般人很難接觸,即使看到短時間也理解不了,因此雖然DeSci板塊的很多項目早在2021年就已經發幣,但大多數人從來沒有聽過。而本輪出現的Pump.Science,則提供了一個參與DeSci的新方向,他引入 meme 幣來激勵藥物研究。具體玩法如下:研究者可以在 Pump.science 上提交藥物研究提案,Pump.science 發行代表藥品的 meme 幣,散戶可以直接進行交易,當市值達到 1 萬美元后,醫學研究組織 ORA Biomedical 將會把藥物用在實驗上,並把試驗結果定期發佈到 PUMP.SCIENCE 平臺,散戶可以根據研究結果,選擇是否繼續交易 meme 幣。雖然這些藥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依舊拗口難以理解,但相當於給meme炒作加入了外部正義性。

二、普通人如何把握DeSci的財富機會?

DeSci不僅是一場科研模式的革命,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也蘊藏着巨大的財富機會。上一期科普內容已經介紹了幾個項目幣,以下是幾種主要的投資方式:

1、投資DeSci項目代幣  

目前,如VitaDAO、ResearchHub、Hippocrat等。這些項目會發行代幣,用於激勵社區參與者或作爲治理工具。成功的DAO項目通常會給早期參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比如,VitaDAO的代幣 $vita,自11月初已經上漲超過4倍。但這和其他VC幣無二異,熱度過去,很難持續價格走勢,因此不是很推薦這種玩法。   

2、參與DeSci meme

與其他meme相比,DeSci板塊的meme敘事更強,基本面更好,即使熱度降低,也有實際科研項目的支撐。目前板塊的名人效應還是以V神和CZ爲首,如果能吸引更多大機構投資或者科研專家的關注,後面的發展空間會更大。

3、投資科技成果轉化          

一些DeSci平臺允許用戶直接投資特定的科研項目,並在科研成果實現商業化後獲得回報。比如,Molecule平臺通過IP-NFT機制,將科研成果資產化並開放給投資者。

這其實就是提供一個平臺,可以撮合科研人員和投資者,讓你獲得該研究成果的所有權。

1)科研人員可以提交項目介紹至平臺,審覈通過後,項目發佈在 Molecule Discovery 頁面,平臺協助撰寫 IP 許可協議並創建 IP-NFT。

2)潛在投資者可以瀏覽 Molecule Discovery 頁面上的項目信息,聯繫科研人員,獲得白名單資格後出價,價格達成一致並完成匯款後,獲取 IP-NFT 及 IP 所有權。

當然以上是真正大佬的事。

三、如何評估DeSci項目,看哪些數據?

評估一個 DeSci項目時,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評估項目的可行性、透明度、影響力、社區活躍度等方面的表現。

1、項目目標和願景

目標明確嗎?項目的使命是什麼?能解決什麼問題?? 

2、社區和參與

社區活躍嗎?項目是否有一個活躍的社區?是否有很多人蔘與討論、貢獻和推廣?治理是否去中心化?項目是否允許社區成員參與決策(例如通過投票系統等)

3、團隊和合作夥伴

團隊背景如何?項目團隊成員是否有相關領域的經驗?是否有合作伙伴(如科研機構、大學等)支持項目?

有無知名支持者?是否有行業知名人士或專家支持或參與項目?

4、透明度和進展

項目進展如何?項目是否按計劃推進,是否達到了預期的里程碑(如產品上線、資金分配等)?

信息是否公開?項目是否定期發佈透明的進展報告,是否向公衆展示團隊的工作?

以上信息在項目官網基本可以找到,通過逐一評估,就可以大概判斷項目的情況。

風險提示

一個新賽道的誕生會經歷概念炒作,實際落地,穩定發展有市盈率階段,目前 DeSci還處於第一階段炒作概念的階段,受限於賽道方向,會存在以下三個比較致命的問題:

首先科學研究門檻較高,提到的學術概念普通人難以理解,更無法鑑別或參與其中,這就會使整個賽道一定會成爲騙子和不法分子的溫牀。類似的事件之前發生過很多次,當年,硅谷天才少女霍姆斯和馬雲喫飯,和總統聊天,用一滴血就打造了一個百億估值的生物科技公司,最終證明全是騙子。   

其次,監管問題。一些研究課題本身就涉及到倫理、法律以及知識產權問題,而DeSci 的去中心化的性質又讓監管更加困難。比如Sci-hub網站本身也面臨版權問題的爭議,那 $SciHub 幣是否也處於灰色遊走地帶。如果不解決這類問題,就可能受到監管機構的重拳出擊。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資金問題,DeSci領域是名副其實的吸金獸,需要持續不斷的外部資金支持,但截至目前,一級市場上也沒有出現大規模融資,版塊內還沒有出現市值超過10億的龍頭項目,主流交易所也沒有上相關代幣。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賽道潛力巨大,但就實際來看,當資金枯竭,還沒有出現破圈敘事的時候,各版塊所研究的方向要如何繼續下去,這裏要打個問號。

投資方式建議:

1、跟隨市場情緒只炒短期,長期投資並不合適;


2、不炒VC幣,只關注meme幣;


3、篩選meme幣主要看熱度。一看持幣人數,二看交易量,三看社區情況,比如社媒粉絲、活躍度、社區人數、活躍度、有無陰謀集團支持等。


以上就是本期內容,我們也會持續關注DeSci板塊的動向,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關於meme的篩選方式,可以進入我的社區,與大家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