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文·康警告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引發通脹,影響勞動市場和加密產業的運營成本。

  • 特朗普提議的“加密沙皇”角色可能會簡化監管,並在其政府下潛在支持機構對加密貨幣的採用。


根據《華爾街日報》,凱文·康,先鋒集團的高級國際經濟學家,對特朗普總統任期內預期的通脹壓力表示擔憂。根據康的說法,兩個主要因素可能導致通脹:關稅和移民遣返。

如果實施關稅,進口商品將變得更昂貴,因此推高消費者價格。同時遣返移民可能會導致勞動市場緊縮,並使公司為有限的勞動力而競爭,導致薪資上升。

儘管這些法律可能與某些政治目標相符,但它們可能在加密行業等其他許多經濟領域產生重大連鎖反應。

通脹對加密投資的連鎖反應

通脹長期以來一直是投資決策中的考量因素,可能對加密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傳統法定貨幣在通脹上升時通常會失去購買價值,而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等資產更吸引人,作為對經濟不確定性的對沖。

面對傳統金融系統價值的下滑,投資者往往會湧向去中心化貨幣。然而,在特朗普總統任期內,可能導致通脹的措施也可能為加密產業帶來進一步的監管困難。

更糟的是,高盛估計標準普爾500指數可能在明年上漲10%。企業盈利和經濟增長的預期,將這一希望寄託於可能代表市場對特朗普經濟政策的信心。

不過,強勁的股市並不總是會轉化為加密貨幣的合適棲息地。如果股票表現良好,可能會掩蓋加密投資,特別是對於那些通常根據相對回報分配資金的機構參與者。

相反,如果通脹發生並削弱對既有市場的信心,可能會再次激發對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資產的興趣。

監管變革和經濟挑戰即將來臨

此外,正如我們之前報導的,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也可能影響加密的監管環境。特朗普政府之前曾表示有興趣支持加密行業,並暗示將指定“加密沙皇”以簡化聯邦機構之間的監管程序,包括SEC和CFTC。

這項合作可能有助於澄清事務並促進對數字資產的機構接受度。不過,這些舉措如何平衡降低通脹等其他經濟問題仍然未知。

通脹將為加密行業的運營動態以及整體經濟狀況帶來困難。例如,因有限的勞動力所帶來的更高勞動成本,可能會提高加密交易所、挖礦操作和區塊鏈企業的運行開支。

同時,進口商品稅可能會推高加密挖礦所需硬體的價格,從而降低其盈利能力。這些成本限制可能會阻礙新市場競爭者並減緩創新,因此可能妨礙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擴展。

儘管存在這些可能的障礙,加密貨幣在動蕩的經濟時期顯示出了韌性。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的故事獲得了認可,該資產在過去的通脹時期見證了顯著增長。

這種韌性強調了加密貨幣作為金融動盪下投資類別替代品的作用。然而,了解宏觀經濟模式以外的因素也會影響加密市場的表現是重要的:技術突破、接受率和立法變更。

另一方面,自2025年1月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蓋瑞·根斯勒已宣布將離職。在根斯勒的指導下,SEC通過執法活動為受損投資者獲得了27億美元。

根據CNF,他的離開標誌著虛擬貨幣法律環境的一次重大變革。特朗普政府提議任命加密沙皇將帶來簡化監管的新時代,並可能促進業務支持。

#BTCBreaks10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