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互操作性和可用性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去中心化金融行業仍然高度孤立,不同鏈上的 DeFi 協議難以相互交互。這就是爲什麼價值轉移仍然有限,以及爲什麼流動性不足仍然是 DeFi 的一個問題。由於區塊鏈碎片化,流動性仍然孤立在不同的網絡上,使得跨鏈價值轉移變得棘手。
DeFi 的其他問題包括入職流程,這仍然極具挑戰性,用戶被迫管理私鑰、瀏覽令人難以置信的用戶界面並理解複雜的交易。
DeFi 只有能夠解決這些挑戰並提供跨鏈無縫安全的流動性以及更簡單的用戶體驗,才能發揮其改變世界的潛力。
這就是爲什麼區塊鏈抽象被如此吹捧爲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它旨在通過“抽象”技術和複雜性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樣用戶甚至不必知道他們正在使用什麼區塊鏈。抽象的想法是向 DeFi 用戶隱藏所有技術細節,包括代幣橋接、共識機制、gas 費用和原生代幣。如果它有效,他們將能夠從一個錢包中僅使用一個加密貨幣代幣訪問任何 DeFI 應用程序,而不會遇到任何麻煩。
理解 DeFi 中的抽象
抽象層幾乎存在於傳統計算機系統中的任何地方。它們使使用互聯網之類的事情成爲一種相對簡單的體驗。例如,發送電子郵件的任務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這樣做需要許多複雜的過程並涉及各種不同的協議。然而,由於 Gmail 等平臺,所有這些細節都被抽象出來了,因此用戶只需擔心編寫消息、輸入收件人的地址並單擊發送即可。
在 DeFi 中,鏈抽象旨在解決因存在衆多區塊鏈網絡而導致的用戶體驗碎片化。由於 DeFi 中有如此多的網絡,它們給最終用戶帶來了極大的困惑,他們不得不進行昂貴且耗時的跨鏈交易,持有多個代幣來支付不同網絡的 gas 費,等等。這些問題顯然阻礙了 DeFi 的採用,因爲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弄清楚如何完成上述所有步驟。
在區塊鏈抽象的世界中,用戶無需擔心任何這些。他們將通過錢包(任何錢包)連接到 dApp,然後使用單一界面簽署並確認他們的交易,該交易可以跨越任何其他區塊鏈網絡。在底層,交易將立即得到處理和結算。
區塊鏈層的演變
區塊鏈抽象的關鍵在於所謂的“三層網絡”,它的作用是將所有區塊鏈統一到一個網絡中。以太坊等區塊鏈被稱爲“一層”網絡,它是基礎網絡本身,而“二層”網絡則建立在這些一層之上,表面上是允許它們通過卸載交易並在鏈下批量處理來實現擴展,這樣它們就可以在一層上作爲一個交易進行結算。
第 3 層是區塊鏈擴展解決方案的下一個發展方向。它們位於現有的 L2 之上,並在網絡和“特定於應用程序”的功能之間提供更大的互操作性。因此,L3 具有極高的可定製性,可以根據每個開發人員的特定需求進行定製,爲他們解決隱私和快速交易速度方面的挑戰鋪平了道路,同時繼承了底層 L1 的安全性。
通過 L3,可以使不同的區塊鏈相互操作,並創建可以與任何其他 dApp 交互的更復雜的應用程序,而不會出現與流動性分散相關的任何問題。它們還可以大大簡化用戶體驗。
L3 的優勢
L3 爲開發人員提供了很多優勢,這些優勢結合起來可以抽象出與區塊鏈交互的複雜性。例如,特定於應用程序的 L3 可以針對底層 dApp 的需求進行專門優化,從而提高其大規模性能。它們還支持更大的 dApp 定製,因此開發人員可以創建和實施自己的共識機制、治理模型和經濟激勵措施。
在互操作性方面,L3 可以通過提供無縫通信和數據交換的標準化協議簡化任何區塊鏈上的交易。它們還通過將每個 dApp 與底層區塊鏈網絡隔離來增強隱私和安全性,而開發人員可以爲他們的 dApp 實現特定的隱私功能或加密標準。最後,L3 支持更快的創新,因爲開發人員會發現迭代和部署新功能和優化變得更容易,而不受底層 L1 網絡的限制。
改變 DeFi 的 Layer 3 解決方案
軌道決定
Aribitrum Orbit 已成爲最具創新性的 L3 之一,爲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在 Arbitrum 之上推出新鏈的框架,而 Arbitrum 已經是以太坊上最受歡迎的 L2 之一。用戶可以創建可定製的、特定於應用程序的 L3,這些 L3 定居在 Arbitrum L2 上,並最終定居在以太坊本身上。
藉助 Arbitrum Orbit,開發人員可以部署 Arbitrum 的 Nitro 技術堆棧的高度可配置實例,這有助於他們針對確切的用例和業務需求優化其 dApp。它提供了高度的多功能性,支持定製 dApp 開發方法,同時繼承了以太坊基礎層和安全假設的屬性,具有卓越的互操作性和更簡單的用戶界面。
zkSync 超級鏈
另一個流行的 L3 解決方案是 zkSync 的 Hyperchains,旨在增強以太坊上的互操作性和可擴展性。Hyperchains 利用 ZK Stack,這是一個爲單個應用程序創建定製網絡的模塊化框架。這些網絡可以是 L2 或 L3,它們具有高度的可比性和互操作性,支持即時流動性轉移和跨鏈協議的無縫交互。
zkSync 專注於遞歸擴展和 ZK 證明,確保了強大的隱私和可擴展性,並能夠定製隱私、交易速度和數據可用性等方面,使 Hyperscale L3s 成爲 DeFi dApp 的理想平臺。
球體
Orbs 以其權益證明共識機制脫穎而出,爲 L2 網絡創建了一種中間執行層。這種定位使 Orbs 能夠增強 dApp 智能合約的功能,使更復雜的邏輯和腳本能夠支持抽象。它還引入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 dTWAP 和 dLIMIT 訂單等創新,以及流動性中心,使 DeFi 協議能夠利用整個生態系統中的大量流動性儲備。
最終,Orbs 的技術爲 dApp 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高度可擴展和可定製的 dApp 環境,讓他們可以自由實施自己的經濟體系和治理結構,同時增強可擴展性。
DeFi 中第 3 層抽象的實際應用
第 3 層抽象對 DeFi 具有重大影響。專注於去中心化貸款和收益農業的傳統 dApp 一直非常複雜,用戶需要將資金存入智能合約,這樣他們才能通過自動開倉和平倉用戶交易頭寸的算法來訪問資金。
L2 網絡一次一步地處理這些操作,但通過 L3 驅動的智能合約,可以同時執行多個交易,從而降低用戶執行這些操作的複雜性。
這是因爲 L3 具有更高級的功能。例如,使用 Orbs L3,可以在多個流動性池之間轉移資金,並使用它們進入槓桿交易頭寸或作爲抵押存款來借貸。使用 Orbs,這些操作可以在其支持的任何區塊鏈網絡中通過單筆交易執行,同時降低複雜性和費用。
所有這些加起來就是更簡單的 DeFi 應用程序,具有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費用和最小的複雜性。用戶將受益於幾乎即時的交易結算,這意味着 dApp 更加高效、響應更快。
其他好處包括費用更低,因爲複雜的交易可以捆綁成一個。此外,基於 Orbs 構建的 dApp 可以創建自己的費用模型和經濟激勵,從而實現更具成本效益的交易,爲最終用戶帶來更大的價值。
DeFi 中 L3 抽象的其他好處包括可以在任何區塊鏈上使用可移植的去中心化身份的可能性,同時降低交易複雜性和成本可以實現更高級的交易策略和訂單執行。
挑戰和注意事項
L3 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展,但也有一些挑戰需要克服。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是安全性。由於每個 dApp 都使用自己的 L3 網絡,因此開發人員必須確保他們擁有強大的安全系統來防範漏洞。他們不能僅僅依賴底層區塊鏈安全模型的強度,因此他們必須爲他們的 dApp 創建和維護一個安全的基礎設施。這包括經過審計的智能合約和針對其他攻擊媒介的緩解措施。
業界還必須提高對 L3 功能的認識,考慮到現有區塊鏈(如 Solana、Polkadot 和 Polygon)的強大網絡效應和發展勢頭,這一點具有挑戰性,它們已經將自己定位爲比以太坊更具可擴展性的平臺。
儘管如此,L3 正在迅速獲得發展動力,併爲進一步發展 DeFi 生態系統提供了誘人的機會,使開發人員有機會創建更多以用戶爲中心的 dApp,使行業新手更容易獲得。
DeFi 中抽象的未來
目前,進入 DeFi 涉及陡峭的學習曲線,新用戶需要了解不同的錢包、私鑰存儲、不同的 dApp、複雜的 UI、橋接資產等。通過 L3 區塊鏈提取,我們可以消除這些麻煩,使 DeFi 生態系統像 Web2 中的傳統金融一樣易於訪問。
簡而言之,DeFi 抽象可以大大簡化 DeFi 交易,將多個步驟壓縮爲一個步驟,而無需用戶知道他們正在使用哪個區塊鏈。不再需要橋接或擔心是否有足夠的代幣來支付 gas 費,流動性碎片化將成爲過去,確保用戶即使使用更大金額也能獲得更優惠的代幣交換價格。此外,用戶將能夠保留所有資金,並通過一個錢包與各種 DeFi dApp 進行交互。
DeFi 抽象也將使開發人員受益,使他們更容易構建可以與任何網絡交互的 dApp,而無需爲每個區塊鏈編寫代碼或擔心啓動時引導流動性的複雜性。
最後一個好處是,抽象可以簡化 DeFi 與傳統金融的融合,使用戶可以通過將法定貨幣直接存入 DeFi 協議來更輕鬆地開始使用任何 dApp。
與本質上自動駕駛的 Web2 相比,Web3 和 DeFi 更像是一個雷區,迫切需要抽象來拯救世界。
雖然 L3 可能不是 DeFi 架構中的終極目標,但它們目前代表了最先進的技術,並且它們在緩解區塊鏈擁堵、簡化訪問和簡化整個生態系統的流動性方面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它們使新用戶能夠比以前更輕鬆地訪問 dApp,並迅速成爲 DeFi 的支柱,確保用戶的資金可以流向他們需要的任何地方,而不會受到任何阻礙。
《DeFi 中的抽象力量:第 3 層解決方案如何重塑格局》一文最先出現在 Metaverse Post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