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已經進行了多年的打擊,但在美國選出了一位支持加密貨幣的總統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其對加密貨幣的立場。
在九月份,中國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北京的一個論壇上表示,加密貨幣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方面」。
朱說:「確實存在負面影響,我們必須充分理解對資本市場的風險和潛在傷害。然而,我們也必須研究國際變化和政策調整,因為加密貨幣是數字經濟增長的關鍵方面。」
朱比較了美國和特朗普時期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解釋說加密貨幣價值的波動性對國際金融市場有巨大影響,但今年美國已經「經歷了顯著的政策轉變」。
中央財經大學的法律教授鄧建鵬分享了類似的看法,表示:「確實在虛擬貨幣領域存在許多非法活動的例子,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妨礙中國區塊鏈發展的主要原因。我相信監管機構應該加深對區塊鏈的理解,通過觀察國際趨勢,調整政策以更支持這項技術,而不僅僅是完全避免這個話題。」
在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打壓背後,潛藏著長期以來令中國監管機構擔憂的金融風險——加密貨幣可能助長非法活動。
政府報告顯示,中國人民銀行認為加密貨幣投機可能會破壞市場並助長非法活動,如賭博、籌資詐騙和龐氏騙局。通過嚴格禁止加密交易,中國政府旨在保護國內金融穩定並防止系統性風險。
在點對點借貸危機之後,加密貨幣成為非法籌資的另一個熱點。例如,中國國家媒體CCTV警告公眾注意Plus Token策劃的龐氏騙局,該騙局以高回報吸引投資者,波及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參與者,涉及400億元人民幣(55億美元)。2019年6月,該平台消失。
中國政府還警告稱,加密貨幣使洗錢和逃稅變得容易。2023年4月,一名中國女性在英國最大的洗錢案件中被定罪,涉及至少61,000比特幣,與一個涉及430億元人民幣(59億美元)的詐騙計劃有關,該計劃發生在中國北部的天津市。
當局擔心這種金融犯罪對國家資本管制構成直接威脅。Conflux的聯合創始人張元杰表示:「隨著加密貨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一些投資者可能會利用他們的跨境流動性將資金轉移到海外,政府擔心這可能會削弱對資本流動的控制,導致資本外逃。」
隨著中國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監管越來越嚴格,全球區塊鏈融資也在發生轉變。隨著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影響力下降,中國公司越來越多地尋求海外資本和機會,特別是在新加坡、香港、美國和中東地區。
根據Galaxy Digital的報告,全球加密產業在今年第三季度籌集了24億美元。美國的公司吸引了56%的風險投資,而英國、新加坡和香港分別佔11%、7%和4%。中國內地的投資微乎其微。
在政府打擊加密貨幣交易的同時,卻強烈支持聯盟鏈,希望在金融、供應鏈和政府服務等領域推動區塊鏈技術。然而,結果似乎不盡如人意,聯盟鏈的發展未能達到預期。
在當前的監管壓力下,專家指出中國的區塊鏈產業現在特徵是「害怕討論加密貨幣」的刻板印象。
根據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夥人蕭薩的說法,從2017年到2022年,中國經歷了一段以ICO肆虐、以加密貨幣、元宇宙、NFT和數字收藏品為名的欺詐活動的時期。
蕭表示:「這導致政府對加密貨幣採取嚴格的立場,創造了一個人們不願意談論加密貨幣的環境,反過來阻礙了中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的鄧表示,由於嚴格的金融監管,中國的公共區塊鏈發展面臨重大政策障礙。
鄧補充道:「公鏈通常需要代幣來提供經濟激勵,而國家則偏好聯盟鏈或私有鏈,這些鏈更具限制性且缺乏創新生態系。」
這篇來賓文章由Foresight News的執行編輯安德森·西馬撰寫。文中表達的觀點不一定反映《The Block》及其所有者或附屬機構的觀點。
免責聲明:《The Block》是一家獨立媒體機構,提供新聞、研究和數據。截至2023年11月,Foresight Ventures是《The Block》的主要投資者。Foresight Ventures還投資於加密貨幣領域的其他公司。加密貨幣交易所Bitget是Foresight Ventures的主要有限合夥人。《The Block》持續獨立運營,提供有關加密產業的客觀、有影響力和及時的信息。以下是我們目前的財務披露。
© 2024 The Block. 版權所有。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並不提供或意圖作為法律、稅務、投資、金融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