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公司早期階段(規模較小時),公司的發展路線強烈依賴於 "老闆" 的能力。老闆的決策和領導風格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隨着公司的業務逐漸穩固,規模逐漸擴大,老闆的影響力將逐步減弱。
這在 Web3 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項目建立了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並將治理和規劃交給社區。
Aethir 也邁出了這一步 —— 去中心化治理!
![](https://public.bnbstatic.com/image/pgc/202411/c3334a9e4a2e95a30d42786a8cbbee98.png)
Aethir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雲計算基礎設施項目,其賽道包括但不限於 #DePIN 、#AI 和 #云计算 。在當前的代幣模型規劃下,Aethir 還涉及 DeFi。這些廣泛的涵蓋領域使得 Aethir 的前景更爲廣闊。
去中心化治理的常見運行模式是:治理會員會採納並推出提案,社區成員根據代幣持有量進行投票,最終決定項目的方向。選出來的結果是大家用資金投票的結果,但這種方式可能會偏向大戶。然而,Aethir 的治理模型通過創新的設計來應對這一問題。
在前段時間介紹 Aethir 時,哈皮提到過 veATH 代幣治理模型帶來的內外雙循環的飛輪效應。
內循環是指在投票時,如果大戶想要選出對自己有利的結果,必須參與鎖倉質押,即使最終結果偏向大戶,大戶也會因爲代幣被鎖定而無法拋售。如果大戶發現某個選擇對自己不利,也會鎖定代幣參與投票,從而鎖定更多代幣。最理想的情況是,一個極具吸引力且伴隨爭議的治理方案,引起大家從市場上購買代幣進行鎖倉投票,使代幣價格飛漲!
在外循環方面,Aethir 的未來發展戰略是 "合縱連橫" ,即不斷增加外部項目的合作,讓 $ATH 成爲其他項目的常見資產,從而擴大其影響力和應用範圍。通過這種策略,Aethir 將實現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合作,提升項目的整體價值。
那麼,Aethir 宣佈的 "去中心化治理" 僅僅是 veATH 的簡單升級嗎?答案是否定的。Aethir 的治理是根據其特性定製的,並且服務於社區的需求和利益。
根據官方資料介紹,去中心化治理將穩步推進,分爲 "開發"、 "社區教育"、 "測試" 和 "正式" 四個階段。其中,"社區教育" 階段尤爲重要,Aethir 計劃開展教育課程和研討會,培養社區成員對治理的理解和參與度。通過這種方式,Aethir 將增強社區成員的參與感和責任感,確保去中心化治理的實際效果。
治理委員會是去中心化治理方案的第一層篩選,由 "算力提供者"、"節點驗證者" 和 "ATH 質押者" 三方共同組成。這三方是 Aethir 的核心,缺一不可。共同組成的結構避免了利益偏向一方,實現了三權分立。(算力提供者是去中心化雲計算業務的核心,節點驗證者保證網絡的安全和性能,質押者都是股東)
最終,參與投票的還是 $veATH 持有者,他們在去中心化治理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通過這種方式,Aethir 能夠確保項目的發展方向符合社區的集體意願和長遠利益。
上述三方分別代表社區、Aethir 業務運行的核心以及廣大持幣者,他們將在去中心化治理中,用自己的利益相關爲 Aethir 的發展路線進行規劃,而他們的利益也就是 Aethir 的利益。
在前幾天的 Aethir 活動中,一個議題就是關於社區的,活動的福利環節也爲社區小夥伴準備了豐富的獎勵。這進一步體現了 Aethir 對社區的重視和支持。
可以預見,當去中心化治理推進到測試階段時,Aethir 將擁有一個活躍且具粘性的社區,而社區文化一直是 Crypto 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