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巴西發生了被稱爲沒收儲蓄的事件,當時巴西總統費爾南多·科洛爾·德梅洛執政期間。 1990年3月16日,科洛爾宣佈了一系列經濟措施,旨在對抗該國當時面臨的惡性通貨膨脹。該計劃包括凍結銀行賬戶,即沒收儲蓄。
根據該措施,所有巴西人的活期存款賬戶和儲蓄賬戶都被暫時凍結。政府從擁有超過 50,000 新克魯扎多(當時的貨幣)的賬戶中提取資金,這筆錢被“凍結”一段時間,並承諾在幾個月後按月分期返還。該措施直接影響了民衆對銀行體系的信心,並引發了巨大的起義,因爲許多人失去了部分儲蓄。
沒收的主要目的是減少經濟中的貨幣流通,並試圖控制失控的通貨膨脹。儘管該措施暫時降低了通貨膨脹,但除了增加民衆的經濟苦難外,還對政府和金融機構產生了巨大的信任危機。
這一事件被認爲是巴西經濟史上最具爭議的時刻之一,至今仍在討論其政治和社會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