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經濟正面臨高通脹、高利率、經濟放緩和地緣政治衝突的多重壓力,美國國內則因社會分裂和政治極化愈加動盪。2024年美國大選再次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哈里斯與特朗普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本文深入解析當前的選情、候選人主張、關鍵搖擺州的影響力,以及國會改選對政策的潛在制約,並探討了兩位候選人當選可能帶來的影響。對於中國而言,無論大選結果如何,中美對抗的局面恐難緩解。本文認爲,中國需保持經濟穩定,深化改革開放,以在全球變局中立於不敗之地。
1.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國大選:風雲詭譎的選情
全球經濟陰霾重重,高通脹、利率攀升、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層出不窮的地緣衝突與貿易壁壘,正在挑戰着各國的發展基礎。美國國內也因政治極化與社會割裂而動盪不安。特朗普與哈里斯的總統競選成爲了美國及全球的關注焦點,兩位候選人的競選歷程經歷了跌宕起伏的轉折,甚至包括槍擊事件與突然的候選人替換。哈里斯以現任副總統身份接替拜登出馬,而特朗普則在經濟、移民等議題上的表現也影響着選情走勢。
截至11月2日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特朗普以0.3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領先哈里斯。儘管如此,民調誤差可能會對最終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在2016年大選中,民調顯示希拉里領先,但最終特朗普依靠翻轉州的微弱優勢勝出。這也使得選情愈發複雜。
2. 搖擺州成關鍵:得失之間決定選舉成敗
美國大選並非一人一票的直接選舉,而是通過“選舉人團”制度間接選出總統。因此,贏得關鍵“搖擺州”便意味着掌握勝利的關鍵。兩黨支持基礎較爲穩固,東、西部沿海多爲支持民主黨的“藍州”,而南部和中部則爲共和黨支持的“紅州”。然而,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威斯康星等“鐵鏽帶”州,以及北卡羅來納、佐治亞、亞利桑那等“陽光地帶”搖擺州,將成爲候選人爭取的重點。
這些州的民調波動頻繁,顯示出此次選舉中的搖擺性。特朗普在某些搖擺州中的支持率一度領先,但多種因素可能讓結果出現變動。例如,在颶風救災、中東局勢等問題上,民主黨救援反應遲緩,造成選民的不滿。
3. 國會改選:對總統政策的制衡
美國參議院和衆議院的席位改選也將在大選當日進行,國會改選結果將直接影響總統未來政策的施行。目前,共和黨較有可能控制參議院,同時保有衆議院微弱優勢。共和黨若全面掌控國會,特朗普若當選將更順利地推進政策;反之,如果民主黨贏得更多席位,哈里斯的政策則可能獲得更大支持。美國三權分立制度確保了政府在不同黨派間的制衡,使總統政策受制於國會黨派分佈。
4. 兩位候選人政策主張對比:不同政綱的深遠影響
哈里斯和特朗普的政策主張體現了兩黨在經濟、貿易和外交等領域的根本分歧。
哈里斯:其主張延續拜登的“拜登經濟學”,關注醫療改革、移民政策寬鬆、稅收改革等,尤其注重社會福利。對華方面,哈里斯傾向聯合盟友施壓,限制中國科技發展。
特朗普:延續“美國優先”政策,主張製造業迴流,削減國內稅收,支持傳統能源開發。對華貿易上則採取強硬措施,甚至主張大幅提高關稅、限制中國對美投資。
這兩位候選人上臺後可能對美國經濟、國內就業乃至中美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5. 中國應對之策:立足本國經濟,深化改革開放
無論此次美國大選結果如何,中美關係的緊張局勢可能會延續。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中國需保持經濟和就業穩定,以改革開放爲抓手,吸引全球資本流入。通過強化內需、提升國民收入、提振就業市場等措施,中國有望在全球動盪中穩步前行。中美大國競爭的長期性已成爲各界共識,應對外部壓力的最佳策略便是“做好自己”,以穩健的經濟政策贏得全球信任。
在這場全球矚目的美國大選中,特朗普和哈里斯分別代表了共和黨和民主黨對未來不同的願景,也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與中美關係。兩位候選人無論誰當選,都可能帶來政策和市場的波動。對中國而言,重點在於通過深化改革、穩定內需,爲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