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聊美國大選這場風雲變幻的大戲,尤其是億萬富豪們在其中的激烈角逐。美國大選,從來都不只是政治的舞臺,更是一場關乎利益的豪賭。


一、富豪紛紛下場,大選風雲驟起


如果這次美國大選,川普輸了,我就完了,不僅破產,還得坐牢。這話不是我說的啊,而是大名鼎鼎的硅谷鋼鐵俠馬斯克說的。馬斯克何出此言呢?因爲現在的情況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
前陣子,馬斯克剛投了 7500 萬美元給川普,比爾蓋茨呢立馬砸 5000 萬給哈里斯。哎,不止他倆。現在全世界的億萬富豪們都紛紛下場開始站隊了。谷歌前 CEO、喬布斯遺孀、好萊塢導演斯皮爾伯格全部站哈里斯這邊。按照福布斯的統計,哈里斯背後站着 80 個億萬富豪,特朗普呢有 50 個。
這一次美國大選可以說不但決定了美國的未來,更決定了一衆資本大佬的命運。而目前賭桌上下注最大的正是馬斯克。很多人不理解啊,這馬斯克明明都已經富可敵國了,幹嘛非要在大選這種敏感時期出來高調站隊,而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呢?


二、馬斯克的困境與選擇


畢竟用這種超能力去換取選民選票的行爲,是具有法律風險的。還有,這特朗普不是支持傳統能源那一派的嗎?馬斯克作爲特斯拉的老大,爲啥要幫他?圖啥呢?
首先啊,不管是馬斯克造車造火箭、發射衛星,還是做 AI 做腦機芯片,說到底他終究是一個商人,利益永遠是他最先考慮的。
特朗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他跟民主黨的樑子結大了。比如,馬斯克不待見工會,而工會偏偏是民主黨的鐵桿支持者。2021 年的時候,拜登在白宮辦電動車峯會,通用、福特這些傳統車企都被他請來,唯獨把特斯拉晾下來。馬斯克氣得在推特上直接吐槽,那個誰誰就是工會的人。
自那以後,馬斯克跟民主黨的衝突就沒停過。過去兩年,馬斯克和他的公司幾乎成了違規釘子戶了,不是被監管盯上,就是被罰款。在拜登任期內,馬斯克旗下公司至少成爲了 20 項被監管調查或審查的目標。
比如,有一項監管要求是 SpaceX 必須確認他們的火箭發射會不會嚇到附近的海豹,會不會打擾到鯊魚和鯨魚。逼得老馬不得不綁着一條海豹,給它帶上耳機模擬天音報。再有前陣子美國聯邦航空局還給他開了 63 萬美元的罰單,原因是去年在佛州的發射不合規,危害安全。
美國司法部也來湊熱鬧,起訴 SpaceX 不給難民工作機會,就連說好的讓他給美國農村搭互聯網的 8.86 億補貼也被一刀砍掉。
所以啊,你可以想象,這馬斯克被層層管控折騰得有多無奈。這種情況下,他擁抱權力是必然的,畢竟再不反抗以後的生意都難做呀。
那爲什麼是支持特朗普,而不是自己上呢?你以爲他不想自己上啊,這馬斯克還真想過,可奈何再有錢,這總統的夢也得擱淺。因爲美國憲法寫得很明白,只有美國本土出生或者出生時就是美國公民的人才有資格競選總統。而馬斯克呢,南非出生後面才移民美國。這事兒再有錢你也改變不了啊。
所以啊,他只能把目光轉向特朗普,而且這倆人不少理念剛好又契合。比如說驅逐非法移民、支持加密貨幣、包括髮展 AI。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馬斯克公開力挺特朗普幫他贏得選舉。而一旦特朗普勝選,他也承諾會給馬斯克一個職位,叫政府效率委員會負責人,讓他有權對聯邦機構的開支進行監管。
說白了,這就是一場交易,馬斯克出力,特朗普放權,爲馬斯克的商業帝國掃清障礙。而且對於馬斯克來說,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一次如果讓民主黨贏了,未來可能他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三、搖擺州的關鍵之戰


美國 50 個州里,很多州都是兩黨的鐵票倉,比如加州支持民主黨,德州支持共和黨,而真正決定勝負的其實就是那七個搖擺州。馬斯克每天撒 100 萬美元的地方就是其中之一。
可要是民主黨贏了,再搞四年,這些搖擺州就會發生大量移民,因爲民主黨是支持放開移民的。那到時候可就沒搖擺州這個說法了,徹底變成民主黨的天下。那以後他馬斯克的日子還能這麼好過嗎?所以啊,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孤注一擲。現在知道他爲啥要力挺特朗普了吧。


四、哈里斯背後的富豪們


站在哈里斯背後的那 80 位富豪,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每一個人都在爲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忙活着。就像老話說的,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回頭看這場大選,與其說特朗普和哈里斯是總統候選人,不如說他們是各種資本的代言人。
這場美國大選,億萬富豪們的戰爭還在繼續,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
朋友們,對於這場美國大選,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哦!讓我們一起關注這場充滿戲劇性的政治大戲。
結尾互動:美國大選,富豪之戰,這場權力與利益的博弈究竟會如何收場?讓我們持續關注,一起探討這場大選背後的故事。你對這場大選有什麼獨特的見解呢?快來和我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