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BIS)與4家央行合作實施Mandala項目,應用技術實現跨境交易合規流程自動化,承諾降低成本並加快處理水平。
10 月 28 日,國際清算銀行 (BIS) 宣佈與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央行就 Mandala 項目建立合作伙伴關係,該項目旨在解決跨境交易中的監管合規挑戰。該項目由新加坡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牽頭,旨在簡化和自動化合規流程,從而降低成本和交易處理時間。
由於國家之間法律框架的差異,當今的跨境交易經常面臨許多合規障礙。這導致金融機構成本顯着增加,交易處理時間延長,影響業務效率和國際貿易。 Mandala 項目的誕生就是爲了解決上述障礙,同時仍然確保維持必要的監控標準。
技術推動合規性
曼陀羅項目採用“合規設計”的方法,確保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和檢查監管過程的完整性。該系統基於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運行,與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監管合規性緊密結合。 Mandala 的三個主要組件包括:點對點消息傳遞系統、規則引擎和證明引擎。
曼陀羅項目將如何簡化跨境交易。資料來源:國際清算銀行
這種機制允許系統在發起交易之前自動完成任何合規性檢查。檢查完成後,Mandala 將生成一份合規證書,伴隨數字支付資產或跨境支付訂單。
BIS 新加坡創新中心主任 Maha El Dimachki 女士表示:“Mandala 項目已進入概念驗證階段,符合 G20 跨境支付的優先事項。降低成本、加快交易速度和確保合規性的能力是該項目帶來的顯着優勢。”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Mandala 旨在與新興數字資產支付系統(包括批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和 SWIFT 等傳統數學支付系統有效集成。這種雙重集成使 Mandala 能夠靈活地適應未來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和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
此外,該項目還實現了數字資產的可編程合規性,允許將合規條款直接無縫嵌入到智能合約中。這爲數字金融領域合規流程的自動化和優化帶來了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