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審調項目的時候,看到L1D合夥人的一篇文章,叫做(Phantom Tokenomics, Inside the Obscure Daedalus Labyrinth),翻譯過來是:“代達羅斯的迷宮:對散戶隱藏的「代幣經濟模型」”,再通俗點說就是:很多代幣不但不透明,還有兩套經濟模型。
一直以來我對行業強調代幣經濟學模型很反感。一來代幣談不上經濟學,二來是談這種就是本末倒置。
就好比傳統市場的IPO招股書,強調的是應該是項目本身價值以及未來的增長空間,越是對自己有信心的項目,越想寫的簡單明白,怕別人看不懂它的好;而劣質項目,往往就會在金融設計上往復雜做,生怕別人看明白了他是個垃圾。
文章開頭的那篇文章講得更加諷刺。很多項目不但在做代幣經濟學,還做了兩套,一套是寫在白皮書裏騙傻子的模型,一套是暗地裏真實的分配方案。
尤其是上輪牛市開啓投融資的項目,在這方面做得最爲狠厲。說實話這些事我很早知道,畢竟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沒去了解的那麼深,因爲這兩年我沒推過高FDV低流通的二級代幣,自己也沒買過。
那現在開始關注山寨賽道,有必要更深入地瞭解這些,以及展示給讀者朋友。同時也感謝L1D敢於大膽直言,捅破這層窗戶紙,因爲很多內幕交易,在沒有暴雷之前,外人永遠無法得知。
比如當時FTX、LUNA相繼暴雷後,一些獨特的投資條款才暴露出來。我記得當時Terra爲了引進FTX的影響力,以遠低於A輪成本給了阿拉曼達價值過億的代幣,美名其曰用以做市商管理。
但這些合同協議都不會對外宣揚。直到Terra暴雷,司法機構介入才把那些合同協議翻出來。
這在傳統金融市場實在太常見了,很多不方便透露名稱的公司,都是在玩七個鍋蓋蓋十口鍋的把戲,直到蓋不了玩不下去,才被迫抖出來。
像幣圈當時的Terra、celsius、3AC、IDG,美國的硅谷銀行等等,暴雷都還在使勁發利好消息維持牌面,因爲都有槓桿,大家都擠兌就立馬完蛋,等到他們宣佈玩不下去時,就只有破產一條路了。
代幣經濟模型其實也是這麼一個黑盒子。很多交易都是少數人私下裏完成,並且可以被掩蓋,也沒辦法從鏈上識別。明面上的代幣經濟模型,僅僅是爲了給真實分配打掩護。
0xLouisT提到過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內幕交易,通過這些交易,機構的實際成本就遠低於公示的融資成本。
· 顧問分配:投資者可以通過顧問服務而獲得額外的代幣,此類份額通常會歸類在團隊或顧問類別下。這通常是投資者用於降低其成本的手段,且他們幾乎沒有或根本不會提供任何額外建議。我親眼見過某家機構的顧問份額是其投資者份額的 5 倍,與官方的融資及估值數據相比,該機構的真實成本可降低 80%。
· 做市分配:一部分代幣供應將被保留,用於在中心化交易所(CEX)上進行做市。這有一定積極意義,因爲它可以增強該代幣的流動性,然而當做市商同時也是該項目的投資者時,就會產生利益衝突——這使得他們能夠使用做市份額來對衝自己仍處於鎖定狀態的投資份額。
· CEX 上幣:爲了上線 Binance 等頭部 CEX,項目方往往需要支付營銷及上幣費用。如果投資者可協助並確保代幣在這些交易所上線,他們有時會收到額外的業務費用(可能高達總供應量的 3%)。Arthur Hayes 此前曾發表過一篇詳細文章,揭示了這些費用可能高達代幣總供應量的 16%。
· TVL 租賃:可提供流動性的巨鯨或機構往往會被許諾獨享較高的收益率。普通用戶可能對 20% 的年化收益率感到滿意,而一些巨鯨則可通過與基金會的私下交易,以同樣的貢獻悄悄賺取 30% 的收益。這種做法可能也有一定積極意義,對於維護早期流動性有一定幫助,但是項目方應該在代幣經濟模型中向社區披露這些交易。
· OTC「融資」:OTC「融資」很常見,本質上也不一定是壞事,但由於條款通常不會公佈,這些交易往往會造成較大的不透明性。這其中最臭名昭著的當屬所謂的「KOL 輪」,它會被視作代幣價格的短期催化劑,某些頭部 Layer 1(我不想透露名字)最近也採用了這種策略——KOL 能夠以較大的折扣(約 50%)和較短的鎖定週期(六個月線性解鎖)認購代幣,出於利益考慮他們會努力將 xxx 營銷爲下一個 xxx(這裏可自行帶入某 Layer 1)殺手。如果你有疑問的話,可以看看我之前發佈的 KOL 話術翻譯指南。
· 出售質押獎勵:自 2017 年以來,許多 PoS 網絡都允許投資者質押處於鎖定狀態的代幣,並隨時領取質押獎勵,這已成爲了早期投資者提前獲利的一種方式。Celestia 和 EigenLayer 近期都曾被指出存在這種情況。
0xLouisT還專門做了一個圖,原文是英文版,我翻譯一下。我們普通投資人和社區成員所看到的代幣分配可能是這樣:
但實際上真正的代幣分配可能是這樣:
爲什麼變成這樣?明面上看,就是供大於求,21~22年風投進來的錢太多了,然後牛熊轉換,很多代幣就擠壓在更冷淡的現在,二級市場沒那麼多錢,也不會爲這些高FDV的項目買單。
不能買單就只有私下裏交易,風投和基金要回報率,項目獲利又遙遙無期,只能做歪門邪道。
但實際上,更深層的原因就是資本逐利和中心化的問題。這套東西在傳統金融市場是司空見慣,當規則建立起來後,就會給那些能夠踐踏規則的人帶來巨大的利潤。
這不是諷刺嗎?去中心化自比特幣開始,就是爲了以去信任的方式對抗這種中心化集權帶來的問題。
結果倒好,各個項目都在談去中心化,但從項目開始就是中心化的操作,高標仁義道德,背地裏男盜女娼。連公平都做不到,還去中心化個雞毛呢?
現在這個情況改變不了現狀,很多人看到了這些問題,但能做的就是呼籲,但呼籲是沒用的。資本主義的本質就註定資本會想盡一切可能去獲利,行業需要的大概是強制約束。
那對我們投資人來講,沒辦法短期內改變環境,就只能避免自己去踩這些坑。比如儘可能的選擇代幣流通量高的項目,儘可能選擇更透明的項目,儘可能的避免參與那些在重要指標上存在黑箱子的項目。
林林總總算下來,能選的就是比特幣和以太坊,這也是爲什麼我一直以來都強調大家應該重倉他們的原因。
另外,也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我覺得區塊鏈是需要AI的。人性總會徇私,權力總會被拿來變現。
去中心化的未來,就是要讓所建立的規則不會被任何人僭越。這是加密最重要的根基,也是我們做投資最重要的一個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