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押是指鎖定加密資產以獲得本金回報並幫助保護區塊鏈的過程。支持質押過程的區塊鏈採用權益證明 (PoS) 共識機制。

在權益證明(PoS)區塊鏈中,隨着越來越多的幣加入流通,質押資產也會同時增加驗證者的持有量。

如下圖所示,質押本身主要可以分爲兩種形式,即白標質押和公共委託或質押池。

白標質押被認爲是一種更高級的質押代幣方式。通過白標質押,代幣和加密貨幣持有者可以獲得專門爲他們創建的驗證器節點。

然後由第三方運營商全權代表他們進行管理。這非常有用,特別是對於不熟悉驗證器節點的設置、維護和操作流程和最佳實踐的科技公司而言。

節點和資產的所有權仍然屬於加密貨幣和代幣持有者,這對機構和散戶投資者來說都是有益且重要的。

雖然對於質押資產的驗證者來說,這是一種從以太幣等藍籌加密貨幣中賺取獎勵的好方法,但也需要注意不當操作和惡意行爲帶來的風險和處罰。

諸如削減之類的機制可以對驗證者進行懲罰,懲罰金額相當於其質押金額的一定百分比。

隨着質押持續引起機構和散戶的興趣,與網絡上擁有適合質押需求的基礎設施的活躍驗證者合作至關重要。

由於最低要求爲 32ETH 或 Ether,並且對於作爲驗證者的每一次“不當”操作,整個質押都會受到 0.5ETH 以上的罰款,因此正確的設置和操作對於保持質押資產的價值至關重要。

白標質押的其他潛在好處包括爲白標驗證者提供完全可定製的品牌產品。雖然獎勵是代表客戶產生的,但協議級別收取的費用是固定的。

如果白標權益提供商具有高安全標準和強大的基礎設施,並使用高質量的節點,則可以獲得最大數量的獎勵。

這是因爲 PoS 區塊鏈之間的資金流動依賴於高質量的驗證器節點。最後,白標質押提供商還可以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定製節點,同時提供 100% 的削減保險、持續正常運行時間和 24/7 的工程支持。

白標質押的唯一缺點是最低質押要求較高,比如上面提到的最低 32ETH。

然而,對於較小的散戶投資者來說,這更大的障礙是,因爲許多機構投資者和個人選擇白標選項,因爲他們可以獲得大量的資金。

這些資本使他們能夠自己獲得質押獎勵,而無需委託給第三方。

然而,白標質押的有效性在不同的區塊鏈上有所不同。雖然運行驗證者節點需要 32 ETH 和 gas 費用,但其他鏈(如 Cardano 和 Solana)需要大量質押,這樣白標才比簡單地委託給公共節點更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公共委託是指代幣或加密貨幣持有者將其 PoS 代幣委託給現有的公共驗證者。

對於沒有足夠的資本來滿足建立自己的驗證器節點的最低要求的代幣持有者來說,這往往更有利。

因此,較低的管理費用使其成爲此類代幣持有者更具吸引力的選擇,因爲這是一個更簡單的“現成的”解決方案,可以以最低的入門要求產生權益獎勵。

由於代幣持有者也可以儘快委託並獲得獎勵,從而使他們能夠快速開始質押,因此上市速度也比白標質押快得多。

然而,公共驗證節點的質量和可靠性仍然是重要因素,因爲它們影響獎勵的一致性和數量。

雖然驗證者確實爲代幣質押者贏得了質押獎勵,但他們無法根據自己的特定要求定製驗證者。

所有質押節點均歸驗證器節點提供商所有,而不是歸個人質押者所有。

另一個類似的選擇是質押池,它允許多個加密代幣持有者將他們的代幣集中起來,從而授予質押池運營商驗證者身份,並獎勵所有利益相關者的代幣以表彰他們的共同貢獻。

權益池允許代幣質押者按照其持有量和池份額的比例獲得獎勵,即使質押的數量只是在區塊鏈上獲得驗證者身份所需數量的一小部分。

雖然較低的最低管理費用使其成爲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對於散戶投資者而言,但應謹慎選擇質押池,因爲質押的代幣可作爲區塊鏈的擔保。

因此,作爲區塊鏈驗證者的礦池運營商必須正確履行其職責且不帶有惡意,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驗證者促成無效或欺詐性交易,仍會發生削減,從而導致懲罰和質押代幣的損失。

此外,一旦代幣持有者加入質押池,他們的加密代幣就會被鎖定在特定的區塊鏈地址或第三方,這可能導致利益相關者不得不犧牲對其質押代幣的控制權或保管權。

質押池提供的獎勵也會比將代幣直接質押在區塊鏈上提供的獎勵要小,因爲每個質押獎勵都會在質押池的參與者之間分配。

扣除平臺費用和佣金率後,最終支出進一步減少。

研究和評估哪種質押方式最適合每個代幣持有者至關重要,因爲它們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