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紀錄片製作人Cullen Hoback的新作(電子貨幣:比特幣之謎)(Money Electric:The Bitcoin Mystery)在幣圈引發熱烈討論,原因是該片最終“揭露”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的真實身份,就是前Bitcoin Core開發者Peter Todd。
中本聰是比特幣的化名創始人,他於2008年發表的白皮書和2009年推出的比特幣網絡標誌着數字貨幣時代的開始。儘管人們對於中本聰的真實身份進行了多年的揣測與研究,但至今未能得出確鑿的結論。

根據整理,這條紀錄片指證Peter Todd是中本聰有以下幾個理由:

  • 2010年,Peter Todd使用一個新賬號在Bitcointalk論壇上回復中本聰的貼文,影片聲稱他誤用自己的賬號迴應中本聰貼文。

  • 兩個賬號在幾天後都停止活動。

  • Peter Todd後來實現該貼文討論的費用替換(RBF)概念。

  • 影片聲稱Peter Todd使用假名John Dillon來推廣RBF。

  • 兩者都使用英式/加式拼寫。

  • 中本聰的發文時間規律與作爲一名學生的時間表相吻合,週末發文會更多。

  • Peter Todd曾討論過“犧牲”比特幣,這可能指的是銷燬中本聰的比特幣。

針對紀錄片的指證,Peter Todd鄭重否認自己並不是中本聰:“我不是中本聰。Cullen Hoback的指證毫無根據,自己變成了Cullen Hoback的救命稻草,他不知道誰是中本聰,所以採用類似於陰謀論的推理方式,隨便指出一個名字,這太荒謬了”。儘管實際上,Peter Todd過去曾在節目(What Bitcoin Did)上開玩笑說:“我是中本聰,我們大家都是中本聰”。

Peter Todd雖然是比特幣早期的開發者之一,但他從來不是中本聰猜測名單上的頭號人物。過去媒體也曾多次嘗試揭開中本聰的身份,但均以失敗告終。包括2014年,(Newsweek)誤將美國物理學家、系統工程師Dorian Nakamoto認作中本聰,以及2019年自稱中本聰的澳大利亞計算機科學家Craig Wright(澳本聰),均被證明不是比特幣的真正創始人。這些年來,許多人不斷猜測中本聰究竟是誰?但答案始終撲朔迷離。

總的來說,這次的新紀錄片仍然沒有揭開中本聰的真實身份,更多的只是炒作。雖然人們的好奇心會持續存在,但中本聰身份永遠不被揭露或許反而是一件好事。畢竟目前看來,即使知道了中本聰是誰,對比特幣的未來發展沒有任何好處,而且正是由於中本聰的隱退,讓比特幣具備了特別的特徵。

1.避免權力集中

如果中本聰的身份被揭露,可能會導致個人對比特幣的控制或操縱。中本聰的匿名性使得比特幣避免了權威人士的影響力,確保了其去中心化的特性。這種去中心化的設計理念是比特幣成功的核心,能夠有效防止任何單一方對網絡的控制。

2.維護比特幣的中立性

中本聰的身份保持匿名,使比特幣不受到個人背景、國籍或政治立場的影響。比特幣被視爲全球性的數字貨幣,能夠跨越文化和國界的界限,成爲不同國家和地區用戶的共同資產。這種中立性使比特幣能夠更廣泛地被接受,而不被視爲某一特定國家或個人的產品。

3.減少法律和監管風險

若中本聰的身份被公開,可能會面臨來自政府和監管機構的壓力與挑戰。保持匿名能夠保護中本聰免受法律上的不利影響,也使比特幣這一創新金融工具在法律和監管環境中更加靈活。

4.激發社區參與感

中本聰的神祕身份促進了比特幣社區的活躍性,用戶們都感到自己是這個去中心化網絡的一部分。這種集體意識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推動了比特幣的進一步發展與普及。

5.提升比特幣的吸引力

中本聰的身份之謎爲比特幣增添了一層神祕的色彩,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討論。這種傳奇性使得比特幣不僅僅是一種數字資產,更成爲了一個富有魅力的文化現象,激勵着無數人探索和參與。

更現實的說,與中本聰相關的2.2萬個地址中,目前約持有110萬枚比特幣(約690億美元),這些資產已被市場認爲永久鎖倉了,要是中本聰真的重新出現,說不定反而帶來潛在的賣壓。

图片

總之,儘管關於中本聰身份的猜測和討論仍將繼續,但我們不應忽視其身份保持神祕的積極意義。正是這種神祕性,讓比特幣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中,依然能夠保持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隨着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演變,比特幣作爲一種革命性的數字貨幣,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影響着經濟和金融的未來。無論中本聰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其創造的比特幣將會繼續引領數字貨幣的潮流。

#中本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