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加密領域代幣分配的主導模型是所謂的“低流通量、高 FDV”發行。在這種模型中,項目發行時流通的代幣只佔總供應量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供應量被鎖定,通常在一年後逐漸解鎖。這種低流通量通常伴隨着高完全稀釋估值,甚至可能明確旨在鼓勵這種估值。根據 CoinGecko 的研究,如今該行業近四分之一的頂級代幣都是低流通量的。最近使用此模型的著名發行包括 Starknet、Aptos、Arbitrum、Optimism、Celestia 和 Worldcoin(截至本文撰寫時,其中 95.7% 的供應量仍處於鎖定狀態)。


這種模式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限制代幣流動會扭曲市場信號,誤導依賴該信號做出決策的實際和潛在網絡參與者。“低流通量、高 FDV”導致新發行代幣的大部分上行潛力被私人投資者所佔據,而公開市場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最終,這種發行代幣的模式會以犧牲長期可持續性和公衆信任爲代價來擡高短期指標。


我們在加密貨幣中所說的“歸屬”與傳統金融世界中歸屬機制的實際功能幾乎沒有相似之處,在傳統金融世界中,歸屬用於協調激勵措施並確保滿足利益相關者的義務。特別是,傳統公司(例如 RSU)中的歸屬帶有特定的績效期望,並且如果未滿足這些期望,則可以撤銷進一步的所有權。加密網絡中的歸屬鎖定沒有這樣的機制——相反,代幣只是被鎖定一段固定的時間,之後解鎖。


這些鎖定期(根本不配稱爲“歸屬​​”)通常會扭曲市場信號,給人一種需求遠高於實際需求的假象。如果我們將價格信號理解爲資產供需之間的清算點,那麼這些信號對市場的價值取決於供需雙方是否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偏好(例如,想賣就賣,想買就買)。鎖定期會阻止市場一方表達自己的偏好,從而降低信號質量。這可能會在市值排名或其他指標方面帶來一些暫時的好處,但由於價格信號攜帶的信息較少,因此會使整體市場質量變差。


更糟糕的是,在實踐中,這些鎖定只會欺騙公衆。在項目啓動後加入的代幣持有者會因爲逐步解鎖而處於不利地位,因爲解鎖會給他們帶來不準確的價格信號,而這些信號並不反映實際的市場情緒。擁有非公開市場和信息的鎖定代幣的老練持有者擁有不公平的優勢,他們通常會在場外出售鎖定代幣。要了解真正的市場信號,你必須準確分析誰可能想賣但無法賣,並推測幕後正在進行哪些交易。對於大多數公開市場參與者來說,這種分析過於複雜且耗時。


鎖定期並不能阻止人們出售,它們只是推遲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歸屬條款最終會到期,那些想要出售的人最終會這樣做,從而給市場帶來持續的下行壓力,並經常導致市值人爲的“緩慢流失”。就我個人而言,我會猶豫是否持有一項資產或參與一個網絡,因爲許多持有該資產的人可能想退出,但無法退出。這對驗證者等參與者來說也是一個問題,他們需要準確的價格信號來持續預測收入和運營成本。


如果加密貨幣領域的一個目標是生產能夠提供真正長期價值的有意義的產品,那麼旨在人爲擡高短期指標的做法將無助於我們實現這一目標。要準確評估任何特定項目的潛力,您需要能夠評估人們是否真正致力於該項目。如果您不知道人們持有代幣是因爲他們真正相信該項目還是因爲他們被禁止出售,那麼您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對低流通量 FDV 正統觀念的批評伴隨着對新“公平發行”代幣分配方法的呼籲。然而,這些提議中的許多隻是要求在發行時提高流通供應量的比例,並沒有質疑“歸屬”鎖定本身的合法性。


這還不夠。任何形式的人爲操縱市場信號仍然是人爲操縱市場信號。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新實驗打破加密貨幣的歸屬奧弗頓窗口。


這種方法,我們一直稱之爲“自由市場啓動”,它的巨大優勢在於它允許每個人自由表達自己的偏好。如果你想賣,你可以賣。如果你想買,你可以買。最重要的是,你可以自信地這樣做,因爲價格信號是有意義的,因爲每個人都可以在此時此地、透明地、實時地表達自己的偏好。


創建一個由真正相信該項目的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可持續社區所帶來的長期利益,大於爲那些不相信該項目的利益相關者提供提前退出機會的短期風險。我們需要能夠爲世界提供真正效用並具有真正持久力的項目,而很明顯,當前的正統歸屬觀念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或者說根本沒有)這樣的項目。


自由市場方法通常僅限於 meme 幣,這導致人們認爲它不適合“嚴肅”的項目。然而,有理由認爲,除了 meme 幣的模因吸引力之外,meme 幣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部分在於市場認識到,從長遠來看,這種模式對代幣持有者更有利,而且往往會創造更有活力、更有機的社區。


我們應該嘗試新事物,即使它們有風險,我希望自由市場的推出將開啓關於新前進方向的討論。羣體思維——做別人不做的事情,不是因爲我們對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有一些具體的想法,而是因爲其他人都做了這些事情,而且這些事情似乎都是根據短視的指標來運作的——在今天的加密領域是有害的。如果你計劃啓動一個項目,然後在一兩年內消失,那麼隨大流可能是一種合理的方法,但如果你想給世界帶來真正的價值,這不是一個好策略。是時候進行新的實驗了。


注意:本專欄中表達的觀點爲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 CoinDesk, Inc. 或其所有者和附屬公司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