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也好,樓市,幣圈,其他的金融市場也罷,在持續下跌的過程中,其實參與者是懵的,基本沒幾個人能跑出去,因爲前一天的錨點都在後一天的高位,於是就會持續產生一種“早知道昨天就賣了”的後悔感,導致“今天更不會賣”,於是就在一臉懵逼中,看着錢跌完而不會產生任何行動。

而從所有金融市場的歷史規律看,在歷史大底反彈了15%以內,市場就會跑出去數倍的用戶,因爲從他們的錨點來看,是上升了,等了許久的“終於能少虧點了”的期待成真了,太害怕繼續下跌的疼痛感,於是都跑出去了,幣圈也是如此。但是,這些跑的人“倒在黎明前”的前提,是這個市場真的跌到了底部,基本面發現了大的改變,然後遇上了一個外部的推動契機,這個時候,跑纔是不明智的。

A股真的到底了嗎?不要看價格,看結構和基本面。首先是結構和規則,A股還是那個A股,沒有任何變化;其次看基本面,年輕人找到工作了嗎?內需起來了嗎?消費不降級了嗎?你敢貸款了嗎?如果這些都沒有變化,你怎麼敢指望中國人可以靠炒股來增加財富?

我們獲得財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進行價值生產,還有一種是通過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在市場博弈中搬運財富——廣義上這也屬於價值生產,畢竟只有增進了社會效率的認知判斷,才能“掙”到錢,而不是“賭”到錢,但我們姑且從狹義上把它們區分一下。不過哪怕是第二種,你要有財富可搬,至少也得有人把財富生產出來是不是?現在是沒有人生產財富,這纔是重點,你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你才能說,在中國,是用股市搬運財富更靠譜,還是用樓市搬運財富更靠譜——先是有沒有,然後才能問什麼是更高效的工具。$SOL $BNB $BTC #本周美国将公布PCE、GDP数据 #新币挖矿已上线HMSTR #AI概念币普涨 #加密市场反弹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