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ick Maeda

編譯:深潮TechFlow

摘要

  • 儘管全球大多數地區圍繞 Web3 的監管環境仍然不明確,新加坡長期以來被認爲是爲行業內各種企業和資產管理者提供清晰框架的領導者。

  • 在本期 Presto Research 的亞洲焦點系列中,我們分析了監管環境的各個組成部分,以探討新加坡對加密企業的吸引力。

  • 我們以新加坡 Web3 公司 Nansen 和 Laevitas 的首席執行官 Alex Svanevik 和 Hassen Naas 的評論作爲研究的結尾,他們分享了對新加坡爲何繼續吸引加密公司的見解。

圖 1: MAS 總部

數據來源: Presto Research

1.概述

隨着數字資產領域的不斷髮展,城市國家新加坡已成爲希望在亞洲建立立足點的加密企業和項目的指引。新加坡獨特的監管清晰度、技術基礎設施和戰略位置,使其成爲各種 Web3 實體的熱門目的地,涵蓋加密貨幣交易所、代幣發行者、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協議。

本報告作爲希望將新加坡作爲運營基地的加密企業家、投資者和行業內成熟玩家的綜合指南。我們的分析深入探討了新加坡加密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了監管環境以及在其中運營的企業的實際經驗。

新加坡對加密監管的方式以在促進創新和降低風險之間保持精細平衡爲特徵。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作爲主要金融監管機構,建立了一個明確的監管框架,同時保持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快速變化特性的靈活性。本報告概述了包括 MAS 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在內的關鍵機構的職能,以及它們對加密行業不同領域的影響。

我們探討了包括交易所、支付服務提供商、代幣發行者、加密基金、保管人、場外交易 (OTC) 桌、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協議、NFT 平臺以及穩定幣發行者在內的一系列加密相關企業的許可要求和監管考慮。我們的分析突出了新加坡監管機構採取的細緻方式,說明了不同類型的數字資產和服務如何在現有框架下進行分類和監管,如支付服務法 (Payment Services Act, PSA) 和證券與期貨法 (Securities and Futures Act, SFA)。

爲了提供新加坡加密生態系統的全面視角,本報告納入了來自該城市國家的成熟加密參與者的觀點和經驗。通過訪談和案例研究,我們探討了在新加坡運營加密業務的實際情況,包括獲取必要許可證的步驟、應對合規要求、獲得銀行服務,以及利用新加坡作爲通往更廣泛亞洲市場的橋樑。

通過將監管分析與實際視角相結合,本報告旨在爲讀者提供必要的知識和見解,幫助他們在新加坡建立或擴展加密業務時做出明智的選擇。隨着全球加密市場的不斷變化,理解新加坡作爲創新與監管的交匯點的加密中心的獨特地位,對於任何希望利用這一動態市場所提供的機會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2.監管機構及其職能

新加坡健全和前瞻性的監管框架在吸引 Web3 創始人、協議、對衝基金和風險投資公司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城市國家對數字資產和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在於創新與風險管理之間的平衡。兩個主要監管機構負責監管加密和區塊鏈領域:

(1)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是新加坡的中央銀行和綜合金融監管機構。其職責包括:

  • 根據《支付服務法》(PSA) 進行數字支付代幣 (DPT) 服務的許可和監管。

  • 監管經批准交易所的加密衍生品交易。

  • 對加密企業的反洗錢和打擊恐怖主義融資 (AML/CFT) 合規性進行監督。

  • 就數字代幣發行和數字支付代幣服務發佈指南。

MAS 一直積極與行業溝通,定期更新其監管框架,以應對 Web3 領域中出現的風險和機會。

(2) 會計與企業監管局 (ACRA)

ACRA 儘管不專門針對 Web3,但在實體成立和企業合規方面仍然相關:

  • 監督新加坡商業實體的註冊和監管

  • 確保遵守公司治理標準

  • 維護公司註冊信息,包括 Web3 領域的公司

(3) 其他相關組織

  • 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雖然不屬於監管機構,但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在生態系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作爲行業與監管機構之間的橋樑

    • 宣傳新加坡作爲金融科技中心,促進創新

    • 搭建傳統金融與 Web3 公司之間的合作平臺

    • 爲區塊鏈和加密初創公司提供教育資源和網絡活動

這些實體之間的互動創造了一個全面的生態系統,支持 Web3 創新,同時保持新加坡在監管透明度和金融穩定性方面的聲譽。這種平衡的方法使新加坡成爲 Web3 創始人和企業的首選轄區。

圖 2: Presto Labs 的新加坡辦公室

來源: Presto Labs

3.各類加密業務所需的規則和許可證類型

涉及 Web3/加密貨幣行業的實體存在多種許可要求——接下來我們將探討一些類型的業務及其相關許可證。

(1) 支付服務提供商(包括數字支付代幣交易所):

  • 這些業務受支付服務法 (Payment Services Act, PSA) 的管轄,需要向 MAS 申請許可證。包括兩種相關許可證:

  • 標準支付機構許可證 (Standard Payment Institution licence, SPI):適用於較小的運營。

  • 主要支付機構許可證 (Major Payment Institution licence, MPI):適用於規模較大的運營,處理更高的交易量。目前在數字支付代幣服務業務類別中,有 28 個實體持有 MPI,包括 Blockchain.com、Circle、Coinbase 等公司。

  • 兩種許可證都要求遵守反洗錢/反恐融資 (AML/CFT) 法規、風險管理措施和客戶保護措施。

(2) 代幣發行者

  • 監管策略取決於代幣類型:

  • 證券代幣:受到證券與期貨法 (Securities and Futures Act, SFA) 的監管,需要獲得資本市場服務 (Capital Markets Services, CMS) 許可證。

  • “實用型”代幣:可能不需要特定許可證,但發行者應考慮是否有其他義務,例如如果他們的代幣屬於數字支付代幣,可能需要遵循支付服務法 (PSA) 的相關義務。

(3) 加密基金

  • 根據其結構和運營,它們可能必須獲得資本市場服務 (Capital Markets Services, CMS) 許可證以進行基金管理。

(4) 加密貨幣保管機構

  • 提供數字支付代幣的保管服務必須獲得支付服務法 (Payment Services Act, PSA) 許可證。

  • 必須遵循 MAS 關於保護數字資產安全的指導方針。

(5) 場外交易臺

  • 根據交易的產品,可能需要獲得資本市場服務 (Capital Markets Services, CMS) 許可證以進行資本市場產品交易,或者獲得支付服務法 (Payment Services Act, PSA) 許可證以提供數字支付代幣服務。

  • 必須遵循反洗錢/反恐融資 (AML/CFT) 法規。

(6) 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

  • 通常不需要特定的許可證,除非他們從事受監管的活動。

  • 必須遵守相關的商業法律。

(7) DeFi 協議

  • 目前在監管的灰色地帶運營。

(8) NFT 平臺

  • 根據交易的 NFT 性質(例如,如果 NFT 被視爲證券)或平臺是否具有法定貨幣或數字支付代幣 (DPT) 的進出渠道,可能需要許可證。

  • 如果涉及金融交易,則必須遵循反洗錢/反恐融資 (AML/CFT) 法規。

(9) 穩定幣發行者

  • 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於 2023 年 8 月實施的穩定幣監管框架的監管。

  • 與新加坡元或 G10 貨幣掛鉤的單一貨幣穩定幣 (Single-currency stablecoins, SCS) 在新加坡發行的將受 MAS 的穩定幣監管制度的約束。其他穩定幣將繼續受現有的支付服務法 (Payment Services Act, PSA) 監管制度的約束。

  • 根據 MAS 的穩定幣監管制度,SCS 發行者必須遵守特定的儲備支持、贖回和披露要求。

其他關鍵考慮事項

  • 所有實體必須在新加坡企業註冊局 (ACRA) 註冊,並遵循相關的公司法規。

  • 反洗錢/反恐融資 (AML/CFT) 合規在所有類別裏都是強制性的。

  • 外國實體可能需要在當地設立機構以獲得許可證。

  • 監管環境正在不斷髮展,MAS 定期更新指導方針並推出新框架。 本概述提供了當前監管環境的快照,但並不構成法律建議。鑑於加密領域的快速發展,企業與 MAS 直接溝通和/或尋求法律顧問的幫助,以確保遵循最新要求至關重要。

4. 超越監管因素:新加坡爲何在 Web3 領域依然具有吸引力

正如上述章節所探討的,監管環境相對完善,爲廣泛的加密行業參與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但新加坡的優勢不僅如此:作爲外籍中心的悠久聲譽、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國家的安全性、家庭友好的基礎設施,以及其戰略位置,這些都是非加密行業的因素,使得這個城市國家成爲創始人的理想基地。我們將聽取兩位創始人關於他們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公司的決定

Alex Svanevik, Nansen

Nansen 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領先鏈上分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Alex Svanevik 講述了他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公司的原因:

新加坡是東西方交融之地,是私營部門與公共部門交匯之處,也是金融與科技結合的地方。它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國家之一,幾十年來(直到相對最近)一直以“創始人模式”運作——由李光耀領導。如今,仍由世界上最有能力的政府治理。基於這些原因,我認爲這裏是開展業務的理想之地。

這種擁抱全球人才的理念一直是新加坡經濟戰略的基石,顯著增強了對企業家和企業的吸引力,包括 Web3 領域的企業。

新加坡作爲商業中心的吸引力不僅僅是傳聞。來自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監管局 (ACRA) 的數據顯示,公司註冊數量穩步增長(圖 3),而來自人力部 (MoM) 的數據則顯示後疫情時期就業準證 (EP) 的增長出現了反彈(圖 4):

圖 3:新加坡註冊企業數量持續增長

來源:來自 data.gov.sg 的 ACRA 數據

圖 4:儘管在新冠疫情期間就業準證 (EP) 數量有所下降,但反彈勢頭強勁

來源:人力部 (Ministry of Manpower)

Hassen Naas, Laevitas

Laevitas 是一家專門從事加密衍生品的量化分析公司。Hassen 作爲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提供了獨特的見解,因爲他將公司的總部遷至新加坡。

將公司總部遷移的決定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尤其對於 Web3 領域的公司來說,因爲在許多司法管轄區,該行業常常受到一定的懷疑。我認爲,這種自我強化的動態持續加強新加坡作爲創業科技(現在也是 Web3)中心的地位:企業因清晰的法規、優越的生活條件、蓬勃發展的金融和技術行業、高素質的人才庫以及稅收等優點而遷至此地,這促使監管機構和政府提供更清晰的監管和商業框架。這反過來又激勵更多企業在新加坡落戶,從而促使監管者進一步改善。

新加坡擁有一個龐大的企業和基金網絡,包括加密和傳統企業,自從我們遷到這裏以來,我們體驗到了所有預期的好處,甚至超出預期。隨着許多新進展在籌備中,例如市場結構變化、訂單簿失衡和時間加權平均價格 (TWAP) 的警報系統,我們很高興能夠自豪地繼續在新加坡開展業務。

這並不令人意外,Hassen 提到的支持性監管環境導致了加密貨幣的高採納率。根據投資移民諮詢公司 Henley & Partners 最近的報告,新加坡在全球加密貨幣採納方面位居首位(圖 5)。Henley 強調了強有力的監管環境、創新與技術,以及良好的監管環境是使這個城市國家在 2024 年榜單中名列前茅的關鍵因素。

圖 5:新加坡在整體加密貨幣採納中領先

來源:Henley & Partners

5. 總結

新加坡作爲亞洲領先的加密貨幣中心不是偶然的結果。這個城市國家精心營造了一個創新與監管相平衡的環境,爲 Web3 企業的良好發展創造了條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提供的清晰監管框架,加上新加坡的戰略位置、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和支持商業的政策,繼續吸引全球的創始人和公司。

隨着加密行業的發展,新加坡靈活的監管方式有助於其保持競爭優勢。行業領袖如 Alex Svanevik 和 Hassen Naas 的見證強調了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運營的切實好處。儘管仍面臨挑戰,特別是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新興領域,但新加坡良好的業績記錄表明,它將繼續完善其方法,平衡創新與謹慎的風險管理。

對於企業家和成熟的行業參與者來說,新加坡提供了東西方影響、金融智慧和技術能力的獨特結合。隨着全球加密貨幣格局的持續變化,新加坡作爲 Web3 領域穩定性和創新的燈塔的角色似乎將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