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當今市場管理投資組合,卻不關注以太坊,那麼你可能會錯失機會。這是華爾街富達投資公司的說法。

當然,比特幣佔據了人們的注意力,但以太幣一直在穩步佔據一席之地,特別是在我們談論性能、波動性和回報指標時。

定量指標在評估任何資產的表現及其與投資組合的契合度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對於 Ether,需要關注的關鍵指標包括 Beta 值、CAGR、波動率、夏普比率、索提諾比率和相關性。

這些將幫助我們分析以太幣與比特幣的對比情況,結果非常清楚。

比比特幣更好嗎?

當我們將以太幣在最近四年週期(2020-2024)中的表現與比特幣的早期週期(2016-2020)進行比較時,前者在許多領域都佔據上風,表明其回報強於風險。

對於那些不熟悉這些指標的人來說,夏普比率和索提諾比率衡量風險調整後的回報。數字越高,資產對其波動性的補償就越好。

有趣的是,該分析甚至沒有包括你可以獲得的質押收益,該收益約爲 3-5%。以太坊的主要收益來自價格升值,而不僅僅是質押獎勵。

在 2016 年週期中,比特幣的複合年增長率確實比以太幣高出 8%。但近年來,兩者的貝塔係數(與大盤相比的波動性衡量標準)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以太已經成熟。

波動性故事: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下降

波動性會嚇跑人們,但它已不再是過去的怪物。隨着時間的推移,兩種資產的波動性都已下降。當然,也存在劇烈波動,但這些波動一直在穩步下降。

富達的扎克·溫賴特 (Zack Wainwright) 指出,比特幣的波動性與一些交易量最大的股票相當。ETH 緊隨其後。

縱觀以太幣和比特幣三年的滾動回報率,長期持有者很少會遭遇虧損。

如果投資者持有三年,那麼九年中只有 78 天的虧損。相比之下,比特幣自 2010 年開始交易以來僅虧損了 33 天。

這是長期投資的有力論據。持有時間越長,回報就越好。

相關性

現在我們來談談相關性。人們經常認爲,將以太幣添加到投資組合中並不能實現多大程度的多元化,因爲它與比特幣高度相關。他們沒有錯,但事情遠不止於此。

儘管以太坊進行了重大技術升級,例如 2022 年合併爲權益證明,以及 2024 年 Deneb-Cancun 升級,但兩種資產之間的相關性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這很奇怪,對吧?

比特幣仍然被視爲一種價值存儲手段,而以太幣的實用性則隨着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智能合約的興起而不斷擴大。

然而,由於市場的表現,市場仍然將它們當作可以互換的貨幣進行交易。

隨着資產的成熟和投資者開始認識到它們的本質(即兩個不同問題的兩種不同解決方案),以太幣的相關性可能會下降。

穩定幣和以太坊

以太幣與比特幣最大的不同在於實用性。以太坊網絡已經成爲穩定幣的首選平臺,因爲交易需要速度和低費用。

與傳統金融系統相比,以太坊遙遙領先。結算時間大約需要 15 分鐘。現在嘗試讓您的銀行以如此快的速度轉移資金。

第 2 層解決方案甚至更快,可與信用卡速度相媲美。透明度是另一個優勢。每筆交易都可以實時審計,而且都在公共區塊鏈上。

2023 年,以太坊第 1 層穩定幣的轉移價值達到 3.5 萬億美元。比特幣呢?3.4 萬億美元。

以太坊的優勢在於它已經建立起來的東西。批評者喜歡說新的平臺最終會佔據主導地位,但他們忽視了網絡效應的力量。

以太坊花了八年多的時間建立了一個非常強大的生態系統,這種勢頭很難被打破。

儘管其他平臺可能在某些領域提供更好的表現,但以太坊既定的流動性是競爭對手的一大障礙。

在以太坊上構建的開發人員可以訪問大量的資金和用戶池——爲什麼要跳槽到沒有相同流動性的新網絡呢?

截至 7 月,以太坊有 36% 的全職區塊鏈開發人員致力於其核心協議。如果加上第 2 層,這個數字就會飆升至 80%。

想想看,區塊鏈開發領域 80% 的人才都與以太坊有關。

但以太幣也存在風險,首先,其網絡比比特幣更復雜,這帶來了技術風險。

以太坊的協議頻繁變更,每年都會進行升級,而每次升級總有出現問題的可能性。

另一個問題?你不必持有以太幣來投資以太坊的成功。網絡上的許多應用程序都有自己的代幣,因此資本可以流入生態系統而不會直接提高價格。

如果應用程序最終佔據了大部分收入,這可能會限制以太幣的長期價格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