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7歲不到的杜均自川入京,一年之內,餐館端盤子、KTV當網管的經歷之間,還以投資人角色與網吧管理員合作,在政府還沒有弄明白遊戲私服爲何物之前,就先賺了一筆六七萬的快錢。
2007年,杜均入職康盛,通過兩屆站長大會,杜均在站長圈爲代表的個人互聯網創業者羣體中從鋪展人脈到一呼百應。
2010年,隨着騰訊收購康盛公司,22歲的杜均成爲騰訊最年輕的P3級員工,手下六七個產品經理,此時,他的同齡人還在上大學,要擠破了頭才能參加騰訊的校園招聘。
2012年,用幾年來倒騰域名積累的財富,杜均以不到百元人民幣的單價,購入兩千枚比特幣。
2013年,還在騰訊打工的這個25歲的年輕人,與李林等四人一起投資火幣,踏上了今日全球虛擬貨幣實力派的不歸路。此後的杜均,在虛擬貨幣道路上開掛狂奔,投資金色財經、創立節點資本,更是奠定了杜均的江湖地位。
有人說,拿2000年的互聯網創業故事經典文章,把其中的“互聯網”三個字改成“區塊鏈”,也基本上能夠與當下的區塊鏈創業氛圍吻合,這說法大體也是有道理的,不過,這個套路,對杜均這個不到三十歲就身價幾十億的純粹中國式草根創業者例外。
當下這個巨頭割據的新經濟世界中,杜均讓我們依然能看到草根創業的希望之光:即便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只要你機靈、努力、敢於動手,一樣可以少年成名,甚至,會因爲你出道更早,而成就更大。
長江後浪推前浪。
10年後,依然青年的杜均不一定是全球區塊鏈經濟最後的王者,但他一定是區塊鏈創業故事的早期傳奇。
天時地利人和+運氣!杜老闆的發達纔是真真的"中國夢"!#美联储何时降息? #MtGox钱包动态 #新币挖矿DOGS #BTC #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