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Flush With Cash, Tether Has Got Microsoft, Google, and Amazon in Its Crosshairs
原文作者:JOEL KHALILI,WIRED
原文編譯:深潮 TechFlow
在新任首席執行官 Paolo Ardoino 的帶領下,這家加密公司正在大舉投資,試圖進入由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主導的人工智能市場。
Paolo Ardoino,Tether Holdings 的首席執行官,在 2024 年 4 月巴黎區塊鏈周峯會上。照片來源:NATHAN LAINE/BLOOMBERG; GETTY IMAGES
Paolo Ardoino,這位新任首席執行官,正在面對一個困難但令人羨慕的問題:如何最好地支配數十億美元。最近,Tether 資金充沛,正向不熟悉的新領域,如向 AI 推進。Ardoino 雄心勃勃的計劃是對抗 Microsoft、Google 和 Amazon。
Tether 註冊於英屬維爾京羣島,是全球最大的加密企業之一。其大部分收入來自其穩定幣 USDT,該幣通過一籃子現金和其他資產的儲備與美元掛鉤。
這種模式相對簡單:Tether 收取美元以換取客戶可以在加密市場自由交易的代幣。它將部分美元保留爲現金,將大部分用於購買有息證券,並將部分借出。如果客戶希望將 USDT 代幣兌換成相應的美元,Tether 將從儲備中提取,但與此同時,它從持有的資產中獲得收入。
Tether 的儲備主要由短期美國國債構成,其收入與當前利率掛鉤,這意味着隨着中央銀行因通貨膨脹而提高利率,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不斷提高。Tether 最近報告稱, 2024 年上半年利潤爲 52 億美元,儲備總額爲 1185 億美元。
在 Ardoino 的帶領下,他在擔任首席技術官六年後於去年 12 月接任首席執行官,Tether 正在尋找支配這些閒置資金的方式。Ardoino 表示,其中一部分資金用於建立 USDT 儲備的緩衝,但其餘資金則投入到公司的新風險投資部門 Tether Evo。該公司已經在神經植入技術初創公司 Blackrock Neurotech 中獲得了控股權,並投資於數據中心運營商 Northern Data Group,該公司的基礎設施用於訓練人工智能模型。
Tether 也曾引發爭議。2021 年,該公司與美國監管機構達成了 4100 萬美元的和解,監管機構指控其對儲備組成的聲明存在誤導。在 2023 年,Tether 被指控在其早期歷史中使用欺詐手段獲取銀行服務。此外,聯合國和區塊鏈分析公司聲稱 USDT 已成爲洗錢、恐怖融資和其他非法活動的工具,儘管 Tether 對這一定性提出異議。
Ardoino 表示,公司常常被誤解。他說,Tether 最迫切的關注點是將去中心化的加密理念——即權力應掌握在多數人手中,而非少數人手中——推廣至人工智能行業和其他新興技術領域。「擁有一個獨立於傳統參與者的公司將非常重要,」他說。
Ardoino 本月早些時候通過電話與《WIRED》進行了交談。以下采訪經過編輯以簡化和清晰化。
WIRED:今年,Tether 推動多元化業務模型,進軍風險投資。請告訴我背後的理由。
Ardoino:得益於利率的上升,Tether 在過去兩年中變得極爲盈利。當 Tether 啓動時,儲備收益率爲 0.2% ,而如今可以達到 5.5% 。當然,這種情況可能是時間有限的——我們聽說可能會降息——但即使通貨膨脹在 3% 或 4% 的情況下,很難回到 0.2% 的情境。
在過去的 24 個月裏,Tether 累計獲得了約 119 億美元的利潤。我們本可以將這筆錢全部分配給股東,讓每個人都開心。相反,其中一部分被添加到儲備中以進一步支持穩定幣,其餘部分基本上被保留在投資部門。
你的風險投資理論是什麼?看起來你們正在超越加密行業。
Ardoino:我們來自比特幣——我們內心深處是比特幣支持者。也許我們在做人方面並不完美,但我們努力在每個投資中攜帶比特幣的理念,即金融自由、言論自由和技術的獲取自由。
去中心化的概念可以應用於不同領域,比如人工智能。我們已經看到人工智能被嚴重政治化。我們相信,擁有一個獨立於傳統參與者(如 Amazon、Microsoft 和 Google)的角色將非常重要。
另一個重要技術也是如此:腦機接口(BCI)。這將在未來變得非常重要。構建尊重個人隱私的腦-計算機接口——確保數據保持本地,不會被運營社交媒體平臺的同一公司收集——將非常重要。
我們不是傳統的風險投資公司。我們不會隨便給公司投錢,只是爲了尋找能夠讓我們獲得 100 倍回報的獨角獸。當然,那樣很好,但必須與我們的願景相一致。相互依賴、韌性和去中介化——這些術語對我們非常重要。
Tether 將爲風險投資投入多少資本?
Ardoino:我們將始終優先考慮穩定幣業務,因爲風險管理非常重要。現在,我們在儲備上有一個良好的緩衝,但如果 USDT 繼續擴張,我們將按比例擴張。
但幾乎所有其他方面——我會說超過 90% 的 Tether 所賺取的利潤——我們將尋求再投資於對我們和我們的社區重要的事情。我們不需要給出大筆資金作爲股息。
一些風險投資公司在對待加密創始人的性格評估方面做得很糟糕,其中一些人(如 Sam Bankman-Fried)後來被判定爲欺詐。你們打算如何確保 Tether 不犯同樣的錯誤?
Ardoino:仔細檢查每一個細節,進行最深入的盡職調查是保護你投資資本的唯一方法。並不是每一項投資都是完美的,但我們會以我們的心和腦來確保獲得最佳結果。
我們與管理層直接合作;如果需要改進時,我們會提供幫助。否則,我們會準備更換管理層。技術本身沒有缺陷;如果一家公司運作不佳,通常是因爲管理層的問題。我們在投資時非常認真,因爲我們非常關心。
你對最近針對 Northern Data 的指控有什麼看法?這是一家我們的投資組合公司,被指控犯有證券欺詐。
這將由法院來評估。我們與 Northern Data 合作已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該公司擁有巨大的潛力;它可以爲數據中心業務中的三大公司提供獨立的視角。我不便對幾位不滿的前員工的指控發表評論。Northern Data 對這些指控做出了強烈迴應,我們支持我們的投資。
讓我們談談當前的監管環境。可以說 Tether 的運作方式類似於一家銀行:它接受存款,將其保留爲現金和證券或進行貸款。爲什麼 Tether 不應該受到與銀行相同的監管?
銀行的貸款佔其資產負債表的 90% ,這意味着它們的抵押品只有 10% 。而 Tether 目前的抵押率爲 105% 。我認爲將 Tether 和銀行進行比較是不公平的。這就像說:「一輛車的發動機和飛機的發動機一樣,所以我們要以相同的方式監管汽車和飛機。」
據報道,Tether 在市場加密資產 (MiCA) 體制下並未尋求在歐盟運營的許可證。Tether 有計劃退出歐洲市場嗎?
我們正在正式制定針對歐洲市場的戰略。MiCA 對非歐元穩定幣(如 USDT)施加了每日發行和交易量的限制。[其目的是防止以美元計價的穩定幣取代歐元,成爲歐盟內的主要交換媒介。] 我對此表示贊同,因爲這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傷害。
但另一個限制是對儲備的要求。對於像 USDT 這樣的穩定幣,根據 MiCA,最多 60% 的儲備必須以現金存款的形式存在。如果你有一個儲備爲 100 億歐元的穩定幣,你需要將 60 億歐元存入銀行。銀行可以貸出最多 90% 的金額,僅保留 6 億歐元。想象一下,如果客戶要求贖回 20 億歐元(價值的穩定幣),但銀行只有 6 億歐元。那麼你就會面臨銀行和穩定幣都破產的局面。我認爲這並不安全。實際上,這是一種讓穩定幣在歐洲創造額外系統性風險的方式,而不是減少風險。
Tether 儲備缺乏全面審計的持續缺失,引發了關於 USDT 並未或至少在過去未能一對一由其儲備支持的猜測。爲什麼 Tether 無法履行提供全面審計的承諾?
審計仍然是我們的高優先級事項。談到穩定幣時,美國的沃倫參議員告訴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他們在接納新加密客戶時應該謹慎,尤其是在 FTX 事件之後。[在 2023 年 3 月,沃倫參議員呼籲成立一個會計監管機構,以「制止對加密公司的虛假審計。」] FTX 完全沒有幫上忙。他們曾是主流媒體的英雄,卻把一切搞砸了。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明確拒絕了 Tether 嗎?Tether 是否申請過並被拒絕?
我們與其中一些事務所進行了討論。
他們提供了什麼理由?
基本上是說現在不是合適的時機。如果你是一家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你的成千上萬客戶都是銀行。如果你有一家穩定幣作爲客戶,他們可能不會高興。這是我的推測,但 Tether 創造了一種數字美元,讓人們擁有支票和儲蓄賬戶,因此穩定幣可能被視爲對銀行業的威脅。
不僅僅是 Tether,Circle(發行 USDC 的公司)也沒有審計——它有一個認證。這一點長期以來被誤解,並被主流媒體錯誤報道。如果其他穩定幣如此神聖,爲什麼它們沒有審計?甚至被認爲是世界上監管最嚴格的穩定幣 [USDC] 也沒有審計。這是一個行業問題。
[Circle 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Deloitte 的客戶,後者每月檢查關於 USDC 儲備規模和組成的聲明的準確性,但自 2021 年以來未發佈全面審計報告。]
爲了明確:Tether 是否曾發行過沒有美元儲備支持的 USDT 代幣?
Tether 始終是有支持的。在 2022 年,針對 Tether 的一次短期攻擊試圖引發銀行擠兌,我們在 20 天內處理了超過 200 億美元的贖回。我認爲 Tether 應該得到一些認可。
至少到 2024 年,應該承認對 Tether 信譽的初始評估可能並不完全正確。我們不需要獎牌,但在我們努力創造未來金融的過程中,希望大家能少一些抨擊。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