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AI) 政策辯論涉及許多有爭議的問題,其中包括一個在整個計算曆史上都存在的問題:開源系統和閉源系統之間的鬥爭。如今,這條斷層線再次出現,加州和歐洲的立法者試圖限制“開放權重 AI 模型”。

開放權重模型與之前的開源軟件一樣,是公開可用的系統,允許各方出於各種目的檢查和修改其底層代碼。一些批評者認爲,開源算法模型或系統“極其危險”,應該加以限制。然而,對開源人工智能系統的任意監管限制將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爲它會限制創新、競爭和透明度。

最近,隨着政府和行業發佈重要聲明,這一問題變得更加重要。首先,7 月 30 日,商務部發布了一份關於此類模型的重要報告,這是總統喬·拜登 10 月簽署的 AI 行政命令所要求的。最終報告對開放權重的 AI 系統表示了極大的歡迎,並“爲它們概述了一條謹慎而樂觀的道路”。報告的結論是,“關於具有廣泛可用的模型權重的兩用基礎模型的邊際風險,沒有足夠的證據來得出結論,即目前限制模型權重是合適的,也不意味着將來限制永遠不會合適。”

相關:只有國會和 DARPA 才能控制人工智能的危險

這份報告發布之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就開放權重模型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其“有潛力推動創新、降低成本、增加消費者選擇,並普遍造福公衆”。拜登政府的這些積極言論也得到了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 J.D. Vance 的呼應,他表示支持將開源人工智能作爲對抗大型科技公司的手段。這表明兩黨都支持開源人工智能。

另一項重大進展是 Meta 最近發佈了其“Llama 3.1”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的最新、最強大版本。Meta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一篇題爲“開源人工智能是前進之路”的文章中宣佈了這一消息。雖然 Llama 不是一個完美的開源系統——Meta 仍然控制着底層源代碼——但該模型允許在其基礎上進行額外的應用程序開發。這有利於人工智能領域的更多創新和競爭。

但即使開源人工智能開發商似乎得到了聯邦官員的綠燈,其他州和國際監管機構也可能會限制他們的潛力。

目前尚不清楚,在歐洲自上而下、高度嚴格的技術監管方式下,大規模開放權重人工智能模型是否合法。Meta 已經宣佈,由於“歐洲監管環境的不可預測性”,它不會在歐盟發佈其下一個多模式人工智能模型。此前,蘋果在 6 月底也宣佈,由於“與歐盟技術法規相關的監管不確定性”,它不會在歐洲推出最先進的人工智能功能。

這就是爲什麼美國必須避免歐盟爲人工智能創新者創造的那種倉促監管困境。歐洲的過度監管已經摧毀了數字投資和企業成立,導致歐洲大陸基本上沒有任何能夠參與全球競爭的大型科技公司。

不幸的是,這種扼殺創新的強制規定可能正在美國各州層面出臺。加利福尼亞州的民主黨立法者提出了 SB 1047 法案,該法案將成立一個“前沿模型部門”,以執行各種新的人工智能法規和處罰。該法律將要求前沿開發者提供“合理保證”,即“模型衍生品不會造成或造成嚴重損害的不合理風險”。這是開源提供商不可能滿足的標準,導致技術專家警告稱,該法案將“嚴重限制開源人工智能模型”,“將扼殺開源人工智能並降低安全性”。

這似乎有悖常理,因爲加州法律的支持者將其描述爲一項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然而,如果該法案阻礙了最先進的人工智能研究並破壞了創新,那麼重要的安全增強系統和應用也會受到限制。更糟糕的是,這一結果將以另一種方式破壞安全,即成爲送給中國的一份禮物,而中國正積極推動實現其既定目標,即到 2030 年超越美國,成爲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領導者。

中國在人工智能創新方面正在迅速縮小與美國的差距。毋庸置疑,中國政府不會擔心遵守加州官僚的任何要求。他們只會勇往直前。正如 Meta 的扎克伯格在 7 月的 Facebook 帖子中正確指出的那樣,“將美國創新限制在封閉開發中會增加我們完全無法領先的可能性”,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的最佳策略是建立一個強大的開放生態系統”。

OpenAI 的 Sam Altman 在 7 月份的一篇社論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主張與其他民主國家合作,對抗中國和俄羅斯等獨裁政權。Altman 寫道:“確保這些國家的開發人員能夠隨時使用開源模型,這將進一步增強我們的優勢。誰將領導人工智能的挑戰不僅在於輸出技術,還在於輸出技術所秉持的價值觀。”

事實上,強大而多樣化的人工智能技術基礎不僅可以增強我們的經濟,提供更好的應用和就業機會,還可以增強我們的國家安全,並讓我們的多元化、個人自由、個人權利和言論自由的價值觀塑造全球信息技術市場。只要政策制定者允許,開源人工智能將在促進這一目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Adam Thierer 是 R Street Institute 技術與創新項目的常駐高級研究員。他曾擔任美國傳統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和卡託研究所的電信研究主任。他擁有馬里蘭大學國際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的學士學位。

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並非法律或投資建議,也不應被視爲法律或投資建議。本文表達的觀點、想法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一定反映或代表 Cointelegraph 的觀點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