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大家對同樣的事情有不同的觀點沒什麼,但是大肆宣揚錯誤的邏輯跟混淆概念,我便坐不住要說幾句了,(僅代表個人觀點):

1. 作者認爲一切 RWA的資產都必須是先從證券化到數字化再到代幣化。(隱含的邏輯就是所有相關代幣都是證券,#SEC案子都還沒結,#XRP打臉還不夠響)

2. 作者認爲#RWA方案都優勢“不外乎” :增加流動性、簡化交易流程、去掉金融中介。(我真是笑死了,宏觀流動性是央媽給的,交易流程簡化是基於快速確權,金融中介的成本有多高,做過IPO的都懂,這還“不外乎”?!)

3. 作者舉了一大堆從1970年資產證券化到2017年ICO的例子,全部都是建立在以代幣化就是證券化的邏輯上,不想再駁斥,相當於2000年初非要在中國內推信用卡一樣,“因爲美國人都是用的信用卡,你們怎麼敢就用支付寶了呢? ”是一樣的邏輯。

4. 作者又開始掉書袋舉信息化浪潮的例子,並得出結論“大部分效率的提升是傳統金融科技就可以實現的,用不到區塊鏈”。我真是笑掉大牙,居然還認爲區塊鏈就是提高效率?! 是Ownership與Decentralization!而且凡是做過國際匯款的就知道,一個幾秒到賬一個幾天到賬,這個效率比傳統金融高了多少?真的是基礎共識都沒有....

5. 作者認爲回顧了一下證券化的歷史跟WEB2,就“不難發現RWA的大部分功能已經被過濾掉了”。我真是笑不過來了,RWA啥功能?前面全部都在講 Tokenization,連一個 RWA 案子的業務邏輯都沒舉過,一個流程圖都沒化過,這就突然沒功能了?

6. 作者對資產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傳統金融的車房等等,一邊說着堅定看好代幣化未來,一邊認爲市場沒有“鼓吹的那麼大”。精神分裂? 虛擬資產的體量與現實資產的體量可有算過?有沒有一個數據? 過去40年低息低通脹多印錢帶來的傳統證券價格/估值(特別是股票)的上漲跟現實資產的增加帶來的上漲到底哪個更強,有算過嗎?(約6:4)

7. 作者認爲 RWA 的真正推動力是黑灰產。 我都懶得駁斥了,通貨的流動才能推動一個資產類別的波動,底層資產質量高,自然流動性好,質量差(黑灰產)自然波動性高。拿一個市場化就能衡量的東西來比喻某行業推動力,有點拿X軸衡量Y軸的意思,根本不在一個dimension。

8. 然後作者開始大談政府與監管了,說“推動立法所要調動的資源跟RWA市場規模遠遠不成正比”。又是一個“不談劑量耍流氓的邏輯”。請問 歐洲的MiCA 法案調動了多少資源,你來量化一下;請問 RWA 市場貢獻了多少,你再來量化一下;請問一個法案落地的成本是如何市場化的?Lobbyist是從哪拿了多少錢,向誰,怎麼遊說的? 看不清以黑石爲代表的華爾街的行爲,居然還居高臨下的來批判國內的WEB3“從業者見到民警就心虛 ”,說人是土狗?

9. 最後可算談到“技術週期”了,開始扔了一堆名詞(zk, 公鏈等等),然而沒有看到一個技術術語,沒有一個數據,直接給結論:“無論是公鏈還是應用層協議還是應用,真正有生命力的一定是以 #Crypto 的邏輯重構的”。 拜託你先把自己的邏輯重構一下,啥是 #crypto 邏輯?證券化了就是 #Crypto 邏輯?哎....看得我腦殼疼...

10. 可算到了總結了,說是他寫過最喫力的文章,你這拿着聖經念 Python 那可不是腦子疼嗎?

11. 累了,有空我再來寫一篇 #RWA 相關的看法。

原文:《金融史、法治體系與技術週期:#RWA 的萬億敘事經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