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專員Hester Peirce對比特幣禁令的實施發表了評論。
“你必須關閉互聯網”
儘管市場資本化#Bitcoin 已超過十億美元,政府當局和商業領導人的聲明仍持續煽動關於美國可能對比特幣實施禁令的猜測。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公開批評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在“非法金融”中的角色。在私營部門,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創始人雷·達里奧則表示,比特幣可能會被禁令就像1930年代的黃金一樣。
位於美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的CEO Jesse Powell也警告說,“可能會對數字資產採取一些嚴厲措施”。
美國能否實現這樣的“措施”,與印度、尼日利亞和土耳其等國家聯合對比特幣進行“封鎖”?
雖然全面禁止確實有可能,但實施這種禁令的實際、法律、經濟和政治困難使其不太可能。相反,我們可以期待美國與世界其他發達經濟體共同努力,進一步規範比特幣。
當局將面臨起草可執行法律的挑戰,這樣不會扼殺比特幣為接受它的國家提供的新經濟增長機會。
實際挑戰
對於比特幣的禁令,對技術的基本理解#blockchain 突顯了實際挑戰。
“區塊鏈”一詞描述了一種去中心化和分佈式的帳本,記錄與數字資產相關的歷史和交易。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資產,通過該“區塊鏈”或鏈接訪問,並且也在其中進行註冊。
同樣,術語加密貨幣是錯誤的,因為比特幣更像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而不是一種可以被授權的保管人持有或沒收的傳統貨幣。擁有比特幣的人使用私鑰來解鎖在“區塊鏈”中註冊的數字資產,而該“區塊鏈”由去中心化和全球的計算機網絡維護。
這些私鑰通常由一系列單詞表示,稱為“恢復短語”,可用來記住並在世界任何有互聯網連接的地方訪問其比特幣。因此,比特幣的沒收就像沒收你自己的記憶一樣。
儘管美國可能會將比特幣的擁有權定為犯罪,但實施這種挑戰幾乎是不可能的。具體來說,政府無法從其去中心化的全球網絡中沒收比特幣。
政府無法捕捉到之前提到的“恢復短語”,這些短語是由其擁有者記住的,他們拒絕分享或聲稱已經遺失或被盜。此外,其他國家的禁令顯示,這一措施可能會適得其反。
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當尼日利亞中央銀行禁止當地金融機構為加密貨幣公司提供服務時,買家和賣家開始使用“P2P”或“點對點”交易平台進行比特幣的特殊價格交換。
法律挑戰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政治言論就是這一網絡的一部分,而這個網絡本身的聯繫性也將使對這項資產的任何禁令面臨第一修正案的挑戰。
比特幣是作為一個公共網絡創建的,參與者在電子或數字帳本中進行不可篡改的記錄。儘管這些記錄最明顯的體現是價值的交換,但比特幣不僅僅是金錢。根據比特幣的知名倡導者,
安德烈亞斯·安東諾普洛斯:
“說比特幣是數字貨幣就像說互聯網是一部精美的電話。這就像說互聯網只與電子郵件有關。貨幣只是它的第一種應用形式。”
事實上,自比特幣誕生以來,該網絡就被用作政治言論。比特幣區塊鏈中的第一個區塊或“創世區塊”包含了以下聲明:Times 03/Jan/2009:“財政部長在第二次救助銀行的邊緣。”在其納斯達克首次公開募股(IPO)當天,Coinbase使一個“挖礦池”在比特幣的“區塊鏈”中插入了以下標題:“NYTimes 10/Mar/21 眾議院對拜登1.9萬億美元的疫情救助法案給予最終批准。”
這些消息作為對中央銀行和政府當局所扮演角色的評論,無法被審查,任何擁有互聯網連接的人都可以閱讀。與我們在簡單而短暫的紙幣上看到的普通塗鴉不同,政治聲明自比特幣開始以來就永久且不可恢復地印在比特幣的“區塊鏈”上,並在其歷史上的幾個重要時刻中保持不變。
比特幣自創立以來表達的政治言論,作為一種不受集中權威控制的網絡聯盟,應使任何禁止的嘗試受到高度關注。由於第一修正案已廣泛應用於新興技術,合理地期待它以同樣的方式廣泛應用於“區塊鏈”技術。
反對在美國禁止比特幣的人也提出了根據美國憲法第四、第五和第十四修正案的正當程序的理由。
美國國稅局(IRS)將比特幣分類為財產,因此,任何禁令可能會被視為違憲的沒收。
美國政府本身已沒收並出售比特幣,進一步證明了其作為受憲法保護財產的地位。儘管政府可以通過提供一個空間讓持有者將比特幣轉換為美元來補償這一論點,但對上市公司個人和企業的數千億淨值的潛在損失幾乎不會導致憲法保證的“合理補償”。
經濟挑戰
即使美國政府能合法禁止比特幣,這樣做在經濟上也將是不可行的。
比特幣的大部分價值是由美國公司創造並掌握的。例如,特斯拉已購買了15億美元的比特幣,Coinbase是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市值超過850億美元,而重要的銀行如摩根大通和高盛正在推出加密貨幣投資產品。此外,像Visa和PayPal這樣的支付公司正在幫助數千家小企業接受比特幣作為商品和服務的交換。儘管反對者可能會像鸚鵡一樣重複恐怖分子和毒品販子使用比特幣的說法,但對區塊鏈的分析表明,僅有一小部分且越來越少的比特幣交易用於不法目的。
比特幣在存儲價值、驗證價值和共享知識產權方面的眾多應用,承諾創造許多新企業,就像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互聯網的出現一樣。美國政府如果施加任何禁令或壓倒性的監管,將浪費其國家繼續在新技術領域保持全球領導地位的機會。
政治挑戰
隨著比特幣網絡的指數增長,其政治影響力也在增長。這種影響力結合實際、法律和經濟因素,可能會導致美國政府創造出一種監管確定性,而不是對比特幣的全面禁止。
有顯著曝光的企業和個人也擁有重要的政治影響力。根據Coindesk,Sam Bankman-Fried是加密貨幣衍生品平台#FTX 捐贈給喬·拜登總統競選的第二大捐款者。最近,Fidelity Investments、Square和Coinbase聯手成立了一個比特幣“交易”小組,以向政治當局進行“遊說”。
隨著比特幣用戶數量的持續增長,任何禁止的嘗試不僅會面臨企業遊說團體的抵制,還會遭到日益增長並充滿激情的選民群體的憤怒。事實上,#Binance ,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發布了大約1.5億個經過驗證的用戶,因此,毫無疑問,這個快速增長的群體將對任何提出的禁止施加顯著的政治壓力。
結論
直到對比特幣有更明確的監管為止,一些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人的聲明將繼續煽動對這一新興資產即將消失的猜測。
儘管如前所述,全面禁令是不切實際的,但可以預期會有更多的監管。如果這些監管能夠合理地設計以避免扼殺新興的比特幣經濟,則可以為這一數字資產帶來新發現的合法性,最小化其不法使用,並為其價格帶來額外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