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的營收模式在改變,這也導致百倍幣千倍幣很難在出現,蛋總記得最早的一批交易所只有現貨,都是按現貨交易量、上幣費做做老鼠倉來盈利,但自從各個交易所開始上合約、期權等衍生品後,盈利方式發生了改變,不需要辛辛苦苦拉出幾百倍來吸引眼球,而是選擇市值做大,這樣參與合約和期權的人數就越多,收取的費用和爆倉的人也就越多,所以今年我們看到了交易所開始天天上新親自下場收割,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新增資金。

沒有新增資金,就沒有新韭菜;沒有新韭菜,高市值的幣就沒辦法維持,項目方也無法通過吹牛X賺錢,而項目方不賺錢,媒體就得不到贊助,得不到贊助就意味着沒落。現在整個產業鏈實際上依賴項目方維持,而項目方要賺錢,必須有新增資金帶來賺錢效應(俗稱割韭菜)。沒有賺錢效應,就無法吸引新增資金,這是現階段市場一個死局。​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新增資金如果遲遲無法進入,市場仍將是存量博弈的市場。老韭菜和老機構在市場中激烈搏殺,小幣種逐步歸零,因爲市場老手已經看清了小幣的真實面目,很難再有人重金參與。項目方看不到錢,會更加急於變現,加速小幣滅亡,惡性循環也會加速資金重新迴流比特幣。因此,未來市場除了比特幣和部分幣外,大部分幣種仍會持續回落。

$SOL #德國政府轉移比特幣 #Mt.Gox將啓動償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