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am 'Akiba' Wright,Cryptoslate;編譯:白水,金色財經

智能合約代理可升級性允許開發人員更新已部署智能合約的邏輯,同時保留合約的狀態和地址。這提供了修復錯誤或添加功能的靈活性,但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智能合約是區塊鏈網絡上的自動執行協議,傳統上一旦部署就會作爲不可變代碼運行。這種不變性是區塊鏈技術信任的基石,確保合約條款不能單方面更改。然而,部署後無法修改合約可能會帶來挑戰,主要是在發現錯誤或需要改進時。

智能合約中的代理可升級性

代理可升級性通過引入雙合約系統解決了這一限制。代理合約存儲狀態並持有用戶資金,而單獨的邏輯合約包含實際功能。代理將函數調用委託給邏輯合約,邏輯合約可以用升級版本替換,而無需更改代理的地址或干擾存儲的數據。

這種方法具有顯著的優勢。開發人員可以修補漏洞,實現新功能並優化性能,而不會中斷用戶交互或需要資金遷移。包括Compound,Aave和Uniswap V3在內的主要DeFi協議都採用了可升級合約,利用這種靈活性隨着時間的推移增強其平臺,同時通過嚴格的安全措施和透明的運營相結合將自己確立爲相對值得信賴的實體。

這些協議已經實施了全面的安全實踐,包括徹底的審計,正式驗證和持續的漏洞賞金計劃。他們的智能合約是開源的,允許公衆審查和驗證功能。此外,他們還採用了去中心化的治理系統,代幣持有者可以參與決策,從而提高透明度並降低可能損害用戶的單方面變化的風險。

他們既定的業績記錄進一步增強了這些協議的可信度。他們已經成功運營了很長一段時間,管理着數十億美元的資產。他們根據社區反饋和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不斷更新和改進他們的系統。強大的監控和警報系統以及詳細的事件響應計劃表明了他們對安全的承諾。

此外,儘管他們處於新興領域,但他們在監管合規方面的努力從監管機構的角度來看又增加了一層可信度。這些協議的高流動性也有助於它們抵禦某些類型的攻擊和市場操縱。然而,沒有一個系統是完全沒有風險的,用戶在與任何 DeFi 協議交互時應始終保持謹慎並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

可升級智能合約的風險

修改智能合約邏輯的能力引入了新的潛在利用途徑。中心化風險成爲主要關注點,升級能力通常由一小羣管理員或治理參與者控制。如果不與透明的 DAO 實踐相結合,這種權力集中可能會與許多區塊鏈項目的去中心化精神形成鮮明對比。

惡意升級是另一種潛在威脅。如果受到攻擊或惡意行事,管理員理論上可以改變合約邏輯來竊取用戶資金或操縱協議操作。雖然治理流程和安全措施旨在降低這種風險,但隨着複雜的人工智能網絡釣魚詐騙的興起,這種可能性仍然是社區內部爭論的焦點。

升級過程本身的技術漏洞帶來了額外的危險。升級過程中的錯誤可能導致資金損失、數據損壞或使合約無法運行。代理模式的複雜性增加了攻擊面,可能會引入一些微妙的錯誤,這些錯誤可能在被利用之前不會被注意到。

如何安全地與 DeFi 交互

對於瀏覽 DeFi 領域的用戶來說,識別和評估可升級合約變得至關重要。檢查合約代碼中的代理模式(例如 OpenZeppelin 的代理模式)可以揭示可升級性功能。協議文檔通常會披露升級功能,但用戶應該知道這些信息可能並不總是突出顯示。

評估可升級合約的安全性需要仔細考慮治理結構和升級流程。升級的時間鎖延遲允許用戶對提議的更改做出反應。管理功能的多重簽名控制可以分配權力並減少單點故障。協議團隊的聲譽和過往記錄爲評估可信度提供了額外的背景。

對於規避風險的用戶,在與可升級合約交互時,可能建議限制這些系統中的暴露和長期存儲大量資金。積極監控升級提案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參與治理流程,使用戶能夠隨時瞭解情況並可能影響協議決策。

圍繞智能合約可升級性的爭論反映了區塊鏈領域創新與安全性、靈活性和不變性之間更廣泛的緊張關係。雖然可升級合約爲協議開發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但它們要求用戶信任人類系統,而不是僅僅依賴不可變的代碼。

在可升級性和安全性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仍然是一個核心挑戰。用戶必須保持警惕,仔細評估與可升級系統交互的風險和好處。自主主權並非免費;安全的成本和風險由最終用戶支付。在傳統金融中,這些成本由銀行和金融機構等中心化機構處理。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銀行級安全”是一個用來定義高端安全系統的術語。

自主託管意味着責任最終落在用戶身上,而傳統的對安全和風險的自由放任態度與 Web 3 不相容。

爲了支持這一點,開發人員和協議團隊負責實施強大的治理機制和透明的升級流程,以維護用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