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的原則

2022-10-13

這是一份我正在編寫的文檔,我在嘗試寫下我所遵循的一些原則。並非所有原則都有對錯之分,其中大多數原則只是我做事/看待事物的方式。

1.一般原則

1.1.公平

這是一個涵蓋生活許多方面的廣泛原則,包括個人關係、同事關係以及商業交易等等。我相信公平待人的原則。不要佔別人便宜,也不要讓別人佔你便宜。如果你不能把握好這種平衡,你的人生就不會有多大的成就。但是,很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個人都是主觀的,並且都會略微偏向於自己。我們需要抵制這種想法,盡可能保持客觀。

1.2.建立長期、雙贏的關係或交易

這些詞的使用現在已經氾濫成災,導致它們的名聲並不是很好,但我卻非常相信這些詞的意義。成功建立在長期的基礎之上,若要維持健康的長期關係,就必須建立並參與長期的雙贏關係。若要使交易合理,就必須讓雙方都能獲利。所以,一定要問問對方能得到什麼回報。

只對單方有利的交易不會持久,因為你要不斷地去尋找新的(弱勢)合作夥伴。最終的投資回報率將為負值。短期的回報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我並不贊成去賺取短期回報。因為,短期回報往往會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它們會分散你的注意力,使你無法專注於長期回報,其中隱藏的機會成本極高。

因此,我們必須著眼於長期回報,取得更大的成功。

可以試試玩一款無限遊戲(https://simonsinek.com/books/the-infinite-game/)。

我在這裡所說的「短期回報」,是指一次性的短期回報。請不要與建立在更大的長期目標之上的漸進式回報相混淆,因為後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1.3.避免建立「糟糕」的關係

有些人是不道德的,還有些人是「不道德/有毒」的;有些人並不認同你的價值觀或使命; 還有一些浪費你很多時間的人。讓這些人都離開吧,把他們趕出你的生活,但我們往往會遺漏最後一類浪費我們時間的人。

有些人「很難伺候」,就像「難伺候的朋友」一樣。他們總是需要得到你的關注,為一些小事煩惱,需要與你交談,或者需要你向他們不斷重複他們有多重要/多好等。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我(CZ)無法容忍,我只想和無須費神維護和自信的人打交道。

還有那些「愛聊天」的人。我再說一遍,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在我人生的這個階段,我沒有時間去閒聊。所以,我也會避免這些類型的人,這一點稍後再聊。

1.4.合乎道德

千萬不要跨越道德界限,否則總有一天會遭到反噬。

在與用戶打交道時,始終要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最容易的事。

1.5.專注

成功不在於你做了多少事,而是在於你在少數幾件事上做得有多好。專注可以讓你努力工作,消除生活中的干擾。

對於我來說,我並沒有太多的愛好。我每天健身30分鐘。我並沒有太多需要維護的物質財產,因為時間成本十分高昂。

但是,這樣做的潛在風險是關注的範圍過於狹窄,以至於你會錯過一些機會。不過在當今資訊過載的世界裡,幾乎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1.6.積極向上

我們在生活中都面臨著許多挑戰,無論是處理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還是工作方面的問題,如果你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往往也會產生積極的結果。我不確定究竟為什麼會這樣,但世界就是這樣運轉的。

有一句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裡,多年來一直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當你走到谷底時,你會怎麼做?只要繼續走下去,就一定會走出來。」

而且,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在做合乎道德的事情,所有負面因素都會隨之消失。你將擁有正能量,這是合乎道德的主要好處之一。

1.7.認真負責

正確的心態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要有責任心,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自豪。

不要認為自己只是在做任務,不要認為自己只是在牆上砌磚,而是要認為自己是個修建大教堂的人。如果你不認為自己是在「修建一座大教堂」,那麼表明這份工作不適合你,你應該去找一份不同的工作。

如果你要做一件事,那就應該認真負責。想一想自己還需要做些什麼,才能把別人沒有告訴你的事情做得更好。要對成果負責,同時也要對一切結果負責,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如果你採取這種心態,你的工作成果將會不斷得到改善,並且會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更快地取得進步。

1.8.持續學習

我們生活的世界在不斷發展變化。我們必須持續學習,閱讀書籍,在不同的城市生活,並且要有世界觀。 

我一般不看新聞。我發現認同一些僅需10分鐘閱讀時間的文章是很容易的,但這些文章往往不夠深入,讀完後也不會留下什麼印象。

但當我閱讀書籍時,書籍一般會深入細節,例如詳細探討背後的原因,在閱讀8個小時之後,一些新的概念就會被牢牢記住。我發現在自我提升方面,閱讀書籍的投資回報率是最高的。我買了很多書,每年會購買300本左右,但並沒有全部讀完。我每年大約會讀完80本書。 

我還嘗試每天寫一點東西,可以是一篇部落格,也可以是一篇文章(比如這篇一樣)。寫作會幫助我鞏固我的想法,並更好地對這些想法加以組織。

2.了解世界

如果一個人想要取得任何程度的成功,那麼了解世界是如何運轉的顯然很重要。

若要了解人類是如何運作的,請閱讀《人類簡史》(Sapiens)一書。我們生活在人類世界裡。每個人的頭腦中都有一個不同版本的世界,也就是說,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我們要去了解他們生活的世界。

不要抱持太多非黑即白的觀點,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許多人對世界的看法過於簡單,這很難讓他們取得較大的成就。我們要從更深層次的角度看待事物。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事情都是平衡的。

例如,有些人天真地認為所有規則都是好的,但規則是人定的,並非盡善盡美。請閱讀:《法律》(1850年)、《 一課經濟學》等著作。

我們還要明白,這個世界存在一些侷限性,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

不要去打你打不贏的戰爭,而是避開它,去別的地方,去做點別的事。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請專注於你能做出正面貢獻的事情。

3.決策框架

做出好的決策是一種可以透過練習掌握的技能。無論是快速決策,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我都會經歷這樣一個心理決策框架。

3.1.首要原則

如果決策觸及核心原則之一,那麼就遵循這些原則。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否則,就透過決策框架來做出決策。

3.2.小決策與重大決策

首先要確定的是決策的規模或影響。

如果是小決策,需要迅速做出或者委託給別人去做,然後繼續前進,比如去哪裡吃飯,或者一筆小投資。

如果是重大決策,先收集數據在小組中討論,然後考慮24小時,比如大型贊助、投資等。

3.3.可逆決策與永久決策

有些決策是可逆的,比如開發新的產品功能。你可以隨時停下來做別的事情,或者在完成後將其關閉。這會有一些時間和精力的沉沒成本,但這是有限的。

但有些決策是不容易逆轉的,比如一筆贊助協議的大額預付款,併購一家我們計劃與我們團隊進行整合的大公司等。

3.4.我是否具備專業知識?

如果是我非常熟悉的事物,或者有一些背景資訊,比如技術、產品,那麼我就能更快地做出決策。在我不太熟悉的領域,比如市場行銷,我要不委託或讓其他專家參與進來,要不更謹慎地做出決策。

3.5.充足的資訊

最後需要問的是,我/我們是否擁有充足的資訊。對於小決策,我不需要很多資訊; 但對於重大決策,我們應該盡可能獲得必要的資訊。但往往到最後,我們將不得不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決策。 

最後:通常情況下,先做決策然後再執行比不做決策要好得多。

4.團隊和組織

4.1.團隊大於自我

在一個表現不佳的團隊中,個人表現得再出色,也很少能給個人帶來滿意的結果,反之亦然。但是如果一個團隊表現出色,那麼每個成員,包括那些苦苦掙扎的成員,都可能會有好的發展。

團隊通常應該排在第一位,這也是對團隊中每個人來說最好的長期個人結果。從短期來看,你可能不得不在各種場合「為團隊犧牲」,但從長遠來看,你會贏得最終勝利。

4.2.頻繁地調整團隊

不要讓組織變得陳舊過時,要為新領導人提供更多的歷練機會。快速解決「坐錯位置的人」問題(雖然也可能會增加這個問題)

團隊結構決定了系統架構。請閱讀《團隊拓撲》一書。我們不希望我們的架構變得陳舊過時,我們需要經常改變團隊結構。

4.3.內部競爭很好

我們總是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外部)競爭,有一些內部競爭也是好的,只要表現得專業一點。

4.4.受控的混亂狀態也是一種結構類型

這個解釋起來有點違反常理。讓我們來看看混亂與結構化的兩個極端。完全混亂是不好的,這一點很容易理解。

許多人都傾向於認為一個組織的結構化程度越高就越好,我不同意這個觀點。當然,一個清楚的結構有很多好處,包括明確的權力和責任劃分,減少重疊或浪費精力等。一般來說,它可以提高組織的效率,但大多數人不會想到的是,它通常只能使組織在做一件事情時變得更有效率。 (事實上,「組織」這個詞意味著一件事的結構和優化。)過度組織的最極端形式是官僚主義。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走到那一步。

當世界發生變化時,一個結構嚴密的組織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適應變化。這個世界瞬息萬變,尤其是在我們這樣的年輕行業中。在結構嚴密的組織中,有機的創新較少,並且內部競爭(或不斷改進的壓力)也較少。在一定的規模下,自上而下的決策將變得不那麼有效。

然而,這並不是說「混亂」就更好。在「混亂」與「結構化」之間的某個地方存在一個平衡點。我們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一個新的行業裡生活和工作。我們這個行業重新定義了許多傳統的概念,比如總部、公司、團隊,甚至金錢。考慮到我們在全球範圍內遠端工作,許多傳統結構將不適合我們。

與此同時,我們確實需要在許多領域實行強有力的控制。我們需要處理用戶的資金,必須堅決執行安全、合規、道德和中立原則。我們在一個受監管的環境中營運,合規性至關重要。一個受控的混亂環境需要最優秀的人才,充滿激情和責任感的人才。如何找到這個平衡點,對我們自己而言是一個持續挑戰。關鍵是,有時候混亂也是一種特徵。

4.5.經常進行本地團隊建設

我們的目標是一個月舉行一次團隊建設,但實際上,由於日程安排等原因,通常為每兩個月舉行一次。

一起吃飯就是最好的團隊建設活動。讓大家聚在一起吃頓飯,既簡單,又有效。 

團隊建設可在本地、跨團隊進行。我通常反對搭乘飛機進行團隊建設,因為太昂貴了,時間成本也太高。我不想造成這樣的印象:即我們只是讓人們搭飛機去「度假」。對於真正分散的小型團隊,作為例外情況,每18個月進行一次團隊建設也可能是可以的,理想情況下,還可以利用一些現有的旅行或活動。

4.6.提供回饋

無論何時何地提出想法,無論是在一對一的討論中還是在大型小組中,我都會直接提供回饋。這是從Netflix的書(《無規則的規則》)中學到的。實際上,我更喜歡在一大群人當中給出回饋,這樣其他人也可以學習,而我不必重複多次。

很多人告訴我,在最初幾次收到這樣的回饋時,他們都感到很震驚,但最終還是習慣了。

我想在幣安建立一種坦誠的回饋文化。我覺得99%的人都沒有向其他人提供足夠的回饋。遠端工作,我們無法在線下會議中獲得肢體語言回饋,我們必須透過提供直接和坦率的回饋來對此進行補償。

Bridgewater(Ray Dalio )有一個我非常喜歡的DOT回饋系統 。我們將來會想辦法採用這個系統。

4.7.不要太多的口頭讚美

如果你把某件事做得很好,你可能會從別人那裡聽到「幹得好,幹得漂亮」等的讚美。但可能不會從我這裡聽到這麼多的讚美。相反,當你做得不好時,如果我看到了,你很可能會聽到建議。

我的理由是:

1. 我們堅守高標準,我們期待卓越,取得良好的結果應該是常態。如果我們對每一個「小」成就都大驚小怪,感覺就像我們設定了一個很低的標準,這不是我們想做的事。

2. 在遠端工作中,我並沒有看到所有團隊都能取得成功,我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我向一些人表示祝賀,但沒有向另一些人表示祝賀,就會造成心理失衡或偏袒的感覺。這個問題並不是為了批評,我會直接對我看到的事情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這樣其他人就不會抱怨偏袒。

3. 滿足感應該來自於內心。當我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我內心的回報就足夠了。

4. 時間效率不高。 一旦某件事做好了,我們就應該專注於下一件事。

我不是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只是我的做法。事實上,我認為「胡蘿蔔」加「棍子」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方法,但我還沒有想出如何以一種平衡的方式有效地做到這一點。

不同的文化也會產生不同的期望。《文化地圖》 一書很好地解釋了這一點。美國人通常有更多的「讚美」文化,而亞洲人則更多的是「棍子」文化。

更有效的方法是在下一個審查週期調整他們的薪資。所以我確實會給他們「胡蘿蔔」,只是不是口頭上的。

4.8.匯報與謠言

匯報是正常業務的一部分,但匯報的方式有對有錯。 

謠言是你一對一地向我抱怨別人時,卻沒有告訴對方。謠言很可怕,但我不會去處理謠言,我只是不予理會。事實上,當你向我散播謠言時,我只會對你(而不是他們)產生負面印象。

涉及第三人的匯報是指你預訂與CZ、你自己、你想抱怨的人的三方會議。這樣,我就可以一次聽到雙方的說法。 

更重要的是,這樣會迫使你在跟我說之前,先跟對方進行一次坦誠的對話。

我只需要開一次會就可以處理涉及第三人的匯報問題。相比之下,如果我要處理謠言,我需要進行多次一對一的對話。你們知道我對時間的感受(稍後會細談)。

所以,要使用公開的方式進行涉及第三人的匯報,而不是謠言。這種方式雖然比較強硬,但是,能夠以專業的方式表達出你為什麼對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滿,也是成功的關鍵技能之一。不要太軟弱,但也不要太強硬,找到適當的平衡點是關鍵。

4.9.末位淘汰

我相信「末位淘汰」的原則。我看過許多反對員工排名、不製造內部競爭等的論點。這些論點雖然也有其優點,但我不認為他們實現了最佳平衡。

根據我的經驗,高績效人員都喜歡與高績效人員一起工作。當一個由高績效人員組成的團隊合作愉快時,工作本身就會讓人上癮。當團隊中有一個表現很差的人員時,一切都會被摧毀。表現最差的人應該被淘汰。

我還相信《無規則的規則》一書中描述的「是團隊而非家庭」的原則。雖然聽上去不太好聽,但組織和家庭還是有區別的。我們雖然關心彼此,但我們不會把表現差的人帶在身邊,因為這對團隊中的其他成員來說是不負責任的。

5. 招募

永遠要聘用最優秀的人才。你需要成為一個強大團隊中的一員才能取得成功,無論是招募下屬、招募平級、招募上級。招募自己的老闆是職業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這表明你已處於一個高度成熟的水平。

5.1.激情

激情是我所關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需要遠端工作。我們無法(也不應該)進行事無鉅細的管理。沒有激情的人會懈怠,然後被淘汰。我們要招聘修建大教堂的人。

5.2.聘用「有抱負」的人

要聘用那些能夠成長為該角色的人,而不是那些「曾經在那裡、做過那件事」的人。雖然以往的經驗在許多情況下肯定是有幫助的,而且是某些角色(如合規工作)的先決條件,但後者會感到無聊。這也常常會造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因為人們往往會被他們之前的經歷過度塑造。

5.3.實幹者與空談者

要聘用能夠表達自己想法的實幹者,而不是不會做事的空談者。無法清晰表達自己想法的實幹者也很棘手。在某些狹隘的技術環境下,他們可能還不錯,但我們的團隊中也不能有太多這樣的人。

5.4.有目標的招募

每個新員工都必須擔任明確的職責,最好是設定積極的數字目標,並有大約70%的成功機會。

5.5.拒絕過於看重頭銜

不要聘用那些擔心頭銜的人。這雖然不是一個原則問題,但絕對不是一個好兆頭。

5.6.使命超越金錢

不要聘用那些過分看重薪水和薪酬的人,但我們應該支付公平的報酬。

5.7.如有疑慮,請勿聘用。

如果在招聘過程中存有任何疑慮,請勿聘用。在面試階段的小疑慮,日後總會變成大問題。

6.領導風格

6.1.不要試圖激勵沒有上進心的人

這就像拖著一匹死馬,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並不值得去做。你也不可能激勵那些不認同你的使命或價值觀的人,或者不喜歡你作為領導者的人,或者只是懶惰的人,讓他們去別的地方工作吧。人們要不有上進心,要不沒有上進心,我們只與有上進心的人一起工作。

我們需要遠端工作。懶惰的人很容易偷懶,因為沒有人看著他們。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們可以偷懶一天,一周,甚至一個月,但是幾個月後,他們拿不出任何工作結果,你就會知道了。遠端工作實際上會讓你很容易在一段時間內辨別這些人。一旦發現團隊中那些沒有上進心的人,就立即讓他們離開。

6.2.從不進行事無鉅細的管理

事無鉅細的管理比親力親為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如果你需要對其進行事無鉅細的管理,那麼你就應該讓那個人離開。

6.3.面試資格、聘用後績效

僅在招募過程中使用「工作經驗年數」。當一個人加入團隊後,要使用結果來衡量其績效。

6.4.要:努力工作,堅持我們的價值觀,以身作則。

7.目標、OKR/KPI

使用輸出指標(用戶、收入、市占率),而不是輸入指標(任務、功能、會議、工作時間)。

7.1切勿把目標看得太重

制定目標或設定目標有許多潛在的弊端。關於這一點,已經有很多文章討論過,我就不細談了。其中一些弊端包括:無法實現目標時會有挫敗感,輕易實現目標後不努力工作,方向不靈活等。

我認為目標的最大問題是:1. 目標從來不準確,也不科學,總是胡亂猜測。在我們這個行業,市場環境變化太快了。2. 討論目標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成本太高)。

基於這些原因,設定一個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如果已經實現了目標,就設定一個新目標。不要把目標看得太重,也不能太執著於目標。

我舉一個例子來結束這個話題。在幣安成立之初,我們設定了一個目標,即在3年內成為全球排名前十的交易所,但我們僅僅在5個月內就成為世界第一的交易所,我們並沒有就此停下。

8.商業交易

8.1.簡化交易

涉及許多變量的複雜交易往往會失敗,即使在簽署之後也是如此。複雜的交易令人很難理解,往往會出現混淆或誤解的情況。一方總是覺得在某些方面搞砸了,想要改變一些事情。要簡化交易:即甲方提供這個,並得到那個;乙方提供這個,並得到那個。

8.2.儘早說「不」

太多的人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無用的「夥伴關係」討論上。當你的大腦空間都花在這些無用的討論上時,你就不會考慮有用的夥伴關係。

8.3.非排他性

長期互利共贏的關係不需要排他性。要求排他性的人通常對競爭力或他們能提供的價值缺乏安全感,至少從長遠來看是這樣的。在這些情況下,短期(或一次性)的補償計劃可能更適合。但你們知道我的觀點,不要花費太多時間進行短期交易。世界變化太快,無法鎖定,你無法預知未來。 

切勿簽署獨家合約。不要把自己鎖定,也不能指望別人把你鎖定。

8.4. 終止

合約中一定要包含終止條款。我們需要一個擺脫非雙贏關係的方法,這讓我們總是有選擇的餘地。許多人在合同階段會考慮一般情況(通常是樂觀的),這是錯誤的。應當要想一想最糟糕的情況,這就是簽訂合約的作用。

8.5.始終承擔有限責任

絕不能簽署可能最終導致承擔巨額或「無限」賠償責任的合約。在合約階段應考慮極端最壞的情況,而不是「正常/最佳情況」。

8.6.不搞特殊

切勿向某個客戶提供別人沒有的私下交易,要始終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客戶。

9.被動式業務開發,追求「容易摘得到的果實」

我(CZ)通常採用被動的業務開發方法,在生活中一般也是如此。人們常常不了解我的這個方面,或者不知道它是怎麼樣的。

這絕不能與激情相混淆。我對我/我們所做的事情充滿激情,但在如何與他人打交道、建立業務夥伴關係等方面比較被動。

我不會去追求那些閃閃發光的事物。在業務開發過程中,我通常不會去找大客戶或大合作夥伴,因為教他們關於加密資產的知識,透過他們自己的內部法律、董事會流程來完成交易,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轉化時間太過漫長,而且他們經常要求不公平的條款,投資回報率低。

相反,我喜歡花時間與主動來找我們的頂級公司合作。他們已經打算進入加密資產領域,希望與我們合作,我們只需要確定交易方式和交易條款即可。這樣的投資回報率要高得多。即使這些公司可能不是蘋果或Google,但如果我們能夠持續不斷地取得小成功,大型合作夥伴遲早會來找我們,而且大多是「主動找上門」。 

其他例子包括:我不會浪費時間試圖說服那些下定決心不喜歡加密貨幣的人,比如沃倫·巴菲特。我會與那些想要學習的人交談,即使他們可能不那麼出名。

我不會訪問那些對加密貨幣持否定態度的國家或政府,而是會訪問那些希望採用加密貨幣的國家或政府,並幫助他們,即使他們是小國。

從本質上講,就是努力達成我們能夠達成的交易。

但請不要把這與「短期」心態混為一談。儘管可能不是與全球最著名的10家公司達成的交易,但大多數這些容易達成的交易仍然是長期的交易。

對於這種方法,有幾點需要注意。

我們需要做得足夠好,好到讓別人想要來找我們。幸運的是,幣安目前就處於這種狀態。我們需要繼續保持這種狀態。甚至在幣安取得成功之前,我就有這種心態,但很明顯,在幣安成功之後,這種心態會更好。

我們需要精心挑選客戶。我們收到的請求總是很多,特別是考慮到幣安今天的地位。選擇最佳的請求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容易。再次強調,我採用的方法往往是快速達成核心交易。

儘管如此,我們有時還是需要開展一些聯繫工作,以防對方也有「被動」的心態。我們會讓聯繫工作具體而明確,之後,如果他們沒有回應,那我們就知道他們不感興趣。

在生活中,我也不會嘗試去與某某名人見面。我喜歡與主動來找我們的人打交道。

10.工作風格-不要浪費時間

時間是比金錢更有限的資源。不要浪費時間,當你開始珍惜時間時,金錢就會隨之而來。

10.1.儘早和經常說「不」

節省時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說「不」。

有人想討論一個「重要」但模糊的合作關係時,我拒絕了;有人邀請我去見一些大人物,但沒有明確的目的,我說不去;有人邀請我去畫廊看畫展,我也說不去;有人邀請我去看F1比賽,我也拒絕了;足球比賽,不去……雖然我也會和朋友一起去參加這些活動,但默認回答是「不」。

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把時間留給更重要的事情,即使只是一個人待在酒店房間裡。我會開始思考,把注意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寫這篇文章。

11.溝通

11.1.簡潔明了

一定要把你的意圖或目標表達清楚。您想要什麼?在開始解釋背景之前,先說「我想要...」。對方可能會同意你的意見,而你也不需要解釋。

11.2.書寫簡潔

請閱讀《寫作精髓》一書。我非常不喜歡看到人們要麼不寫,要麼寫得太長。這意味著他們要不沒有花時間,要不無法組織他們的想法。

你需要把想法寫下來,但要寫得簡短一點(不要太長),而且要寫得好一點。

對我來說,我只想看到:

  • 3-5個要點(15分鐘的會議)

  • 半頁到一頁(30-60分鐘的小組會議)

  • 最多5頁(月度或季度業務回顧)

    ○  拒絕PPT。不需要花俏的投影片,只需要文字和簡單的柱狀圖。

  • 對於部落格、文章或書籍,可以寫得更長一點,

但要學會寫得好一點。我自己也還在練習……

11.3.盡可能使用最有效的方法/工具。

有一句老話我不太贊同:「如果你能給對方打電話,就不要使用電子郵件;如果能見面,就不要打電話」我的觀點恰恰相反:「如果打一個電話就可以了,就不要見面;如果發一條即時訊息就足夠了,就不要打電話。」這兩種方法都沒有錯。如果電話裡說不清楚,面對面溝通會更好。但是,對於大多數常見的溝通,我更在乎的是效率而不是形式。你需要與經常溝通的人保持足夠強大的關係(或聲譽)來相互理解,而不是猜測,並始終保持懷疑。我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遠端工作,因此我採用了我的這種方法。

11.4.避免溝通鏈

不要與轉達別人消息的人交談,這樣你得到的訊息肯定是不正確的。請直接與消息來源交談。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有專案經理或其他領導者作為中間人。我們需要避免冗長的溝通鏈。讓消息來源加入一個小組/會議中,但不要使會議規模過大。

11.5.使用即時通訊工具進行同步或工作協調。

11.6.使用一條訊息而不是多條訊息。

這樣發訊息會在接收端產生5條通知,可能會讓我等待更長的時間來閱讀回覆。相反,應該這樣發訊息:

一個通知,完成。

是的,我嘗試通過這種方式來優化我的時間。我不喜歡和聊天風格「不好」的人聊天。他們有很多時間,而我沒有。

11.7.不要使用即時通訊工具進行爭論

不要為了辯論或爭論而發簡訊聊天。拿起電話,進行視訊或語音通話進行辯論。

11.8.過多的溝通是糟糕的

溝通太少不好;而過多的溝通也很不好。如果你必須不斷地過度溝通才能使事情順利進行,那一定是出了問題,你需要解決根本問題。

11.9.在提問題時說明背景

我們在遠端環境中工作,我們沒有機會見到很多同事。有些問題很容易被誤解。所以,一定要說明你提出問題的背景。

12.會議

12.1.盡量簡短

盡量縮短會議時間。最好是5分鐘。如果你不能與親密同事進行5分鐘的會議,說明你還沒有找到與他們相處的最好狀態。想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12.2.準時開始

提前1分鐘加入會議。把鬧鐘調到3:59而不是4:00。這樣會議就可以在4: 00: 00準時開始了。

12.3.不要做的事

  • 不要說老一套的「下面是我將要告訴大家,現在告訴大家,以及剛剛告訴大家的……」

    ○  直接說「告訴大家」的內容這一部分就行了。

  • 不要以「今天的議程是...」開始。

    ○  直接進入會議。

  • 不要問「你們能聽到我說話嗎?你們能看到我嗎?」

    ○  提前測試你的設備,然後直接進入會議。

  • 不要說「感謝你加入……」

    ○  直接進入會議。

12.4.討論人數不要超過10人

一次討論應該只涉及5-10名熟悉主題的人員參與。人數越多,討論的速度就越慢。

超過10人的通話應該是快速同步通話。

12.5.剔除不發言的人

如果你正在參加討論會,並且不需要發言,那麼你可能不應該參加這個會議。你可能只需要得到會議記錄。

12.6.寫下要點

在會議之前寫下要點。把要點寫下來有助於理清思路。我(CZ)是一個視覺型的人。那些只是口頭解釋給我聽的東西,我能記住的就少得多了。書面文檔也更容易轉發。口頭表達是不可能進行轉發的。Google的「電話遊戲」。

書面文件不要寫得太長。30分鐘的會議,1頁紙就應該足夠了。

12.7. 拒絕PPT

PPT是在浪費時間,使用要點符號和柱狀圖來顯示歷史和趨勢即可。

12.8.不舉行「介紹」會。

我不參加見面會、認識會、探索會等。我不是一個樞紐,也不擅長維護許多關係。我更喜歡有明確目的的會議。有人可能會說這太「現實」了,但這是有效率的。雖然可能會得罪一些人,但我的目標不是跟每個人都成為朋友,而是把事情做好

13.產品與交付

13.1.僅限可擴展的產品

僅使用可擴展的產品工作。MVP,然後關閉、調整或擴展(全力以赴)。如果產品無法擴展,請不要使用它來工作。

13.2.以用戶為中心

擁有用戶才是關鍵,其他一切都不那麼重要。沒有用戶就等於沒有價值,所以要好好對待我們的用戶。

14.公關

14.1.無大爆炸式發布

不要在發布的第一天就進行大規模的公關活動,總會有些事會出錯。在我們進行大規模的公關活動之前,先給系統/產品一周左右的時間來適應和穩定下來。

14.2.不要對空洞的諒解備忘錄或意向書開展公關活動。

要注重公關活動的成果,除非公關能給我們提供有意義的幫助。要小心那些只想利用我們的品牌來提高可信度的小型合作夥伴。

14.3.無延遲的公關活動,準備好了就宣布。

我不同意的是:有時候,公關團隊會建議等到某個特定的日期或時間再宣布已經準備好的事情。原因可能包括但不限於:今天是周五晚上,公關的內容會比較少,我們等到週一早上吧;我們剛剛宣布了一些其他消息,我們想把公關時間隔開一點時間;我們把這個公關內容留到一周後的聖誕節吧,因為那時我們的新聞會比較少。這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延遲,將未來的所有工作流程進一步向後推,因此效率的損失遠遠超過在「更好地獲得」新聞方面所實現的微小優化。拖延我們的工作是極其昂貴的。推遲公關只會讓其在人們頭腦中停留更長一段時間,但這是不必要的。

準備好了就宣布,然後進入下一個事項。

推特。許多社群媒體專家都建議了一天中發推文的最佳時間。如果你的工作是專門針對社群媒體的,這種方法可能會奏效。我只是在腦海裡有想法的時候發推特。否則,把它記在腦海裡所需的精神成本,與我幾個小時後在推特上發布這些資訊所能獲得的好處相比,是不值得的。發完推文後,我就去做別的事情了。

14.4. 回應記者

如果你不回應,他們只會寫出最糟糕的故事版本。做出回應,記錄下來,並在以後需要時發布。

14.5. 快速回應負面新聞

否則,負面新聞只會不斷擴散。除非你確定它只是一家小型新聞媒體,不會得到任何轉發報導。

15.休息、保持冷靜和放鬆

有人問我有關睡眠時間長短,還有時差反應等問題。所以我加入了這一節。

15.1.睡眠

我建議大家找到自己的睡眠模式,這樣就能獲得最大的能量。

對我來說,我晚上睡5-6個小時,然後通常在下午睡30-45分鐘的午覺。我通常在午睡後最清醒。第二個最清醒的時間段是早上,也就是我醒來後的一個小時。所以,在我最清醒的這段時間裡,我會進行認真思考或做出艱難的決定。然後利用這一天的剩餘時間處理更多「比較普通」的任務。

我有一個小秘密,午睡也是我應對時差的一種方式。當我調整時差的時候,午睡時間會更長一點。有兩次睡覺的機會很有幫助。

另外,當我累了的時候,我要不放鬆一下,要不小睡一會兒。

15.2.冷靜

我的性格比較冷靜。如果別人感覺到自己的情緒有一定的波動,那我的情緒波動可能會小一些。我也會有強烈的情緒,但我不會過度興奮或過度悲傷。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行業中,作為一家新創公司,擁有這種冷靜的性格有助於應對我們經常遇到的高壓環境。

這種性格的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還有一部分是經過後天訓練的。我相信模仿理論,這對我保持情緒冷靜有很大幫助。

以高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也是有幫助的。知道我們正在做正確的事情,就沒什麼好擔心的。這讓我在精神上變得強大。而知道我們正在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同樣也有幫助。

15.3.放鬆與娛樂

我也會和大多數人一樣放鬆。我每天都會去訓練一下,我會從事一些體育活動,比如我喜歡滑雪板。我會觀看一些電影(通常是在別人推薦之後);當我去一個新城市的時候,也會進行一些旅遊活動;我會和朋友們一起放鬆,吃飯,喝酒等。

我對奢侈品、汽車、珠寶等不感興趣,儘管我的生活方式可能已經被大多數人認為很高端了。我經常旅行,我會住在高檔的酒店裡。我經常被邀請參加一些豪華派對(實際上我並不喜歡這種派對)。

我喜歡各種小玩意,手機、相機、無人機,甚至是數位手錶,有些功能我甚至從未使用過。

251,597,380 位用戶選擇了我們。立即一探究竟。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