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您参与过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相关项目,那您对“无常损失(Impermanent Loss)”这个名词不会陌生。简单来说,无常损失是当您向流动性池存入相应数字资产时,存入资产前与存入资产时由于数字资产价格变化,导致您持有的资产产生暂时性的账面损失。
为什么会发生无常损失?
用户通过向流动性资金池提供流动资金,即成为流动性提供者(简写为LP, 即Liquidity Providers)。流动性池的背后原理即采用了自动做市商(AMM, Automated Market Maker)机制,更具体的说,它叫做恒定函数做市商 (Constant Function Market Makers,or CFMMs) 机制。相应,交易者在交易时将需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些手续费的一部分也将作为流动性提供者的回报。但同时,在流动性提供者存入资产到资金池期间,数字资产的价格如果发生任何波动市场价格的波动与流动性池的价差将产生套利空间。套利者会不断地进行套利操作,直至资产比例变动接近市场真实的价格。在这期间,流动性提供者从套利者的交易中获取了费用;而套利者从中获取价差利润,即导致流动性提供者产生潜在损失。
以采用恒定乘积原理的两种资产组成的流动性池为例,我们来看一下无常损失是如何发生的。它通过X*Y=K来计算流动池内的两种货币价格。其中X与Y分别为两种资产存量,K为常数。
假设流动性池里的两种资产X和Y分别为ETH和DAI,用户在流动资金池中存入1 ETH和100 DAI。在对应自动做市商(AMM)机制中,要求存入数字货币的资金对必须具有同等价值。这意味着在存款时,1ETH价格=100 DAI。那么,用户存款资产价值为200美元。如此时资金池中总共有10 ETH和1,000 DAI,总流动资金为2000美元。那么,用户在资金池中占有10%的份额,常数K=10*1000=10,000。
当ETH的市场价格上涨到400 DAI,而资金池中ETH价格仍为100 DAI。此时套利交易者发现套利机会,会将DAI添加到池中并从池中移除ETH,直到资产比例变动至接近市场价格。根据恒定乘积原理,常数K为10,000。如忽略交易费,流动池内共有5 ETH和2,000 DAI。
如果用户决定此时提取资金,根据其资金池中所占的10%份额,他可以提取0.5 ETH和200 DAI,总计400美元。虽然此时用户是盈利的,但如果该用户选择不成为流动性提供者,而只是持有1 ETH和100 DAI,他可获得500美元利润!由此可见用户成为流动性提供者,与仅持币相比,损失了100美元。这100美元即为用户的无常损失。
该案例忽略了用户成为流动性提供者可获取的手续费。虽然在很多情况下,用户赚取手续费可能会抵消损失。但请您在为流动性池提供流动性前,评估相应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币价的变化会给流动性提供者带来多大的无常损失?
通过图表可以看到,与单纯持币相比,币价波动越大,无常损失越大。但如该无常损失小于所赚取的手续费,用户仍可盈利。
因此,如您希望成为流动资金池提供者或自动做市商,除了解流动资金池有利可图的同时,还应关注“无常损失”这一现象。在相关交易中,务必由您自行评估项目的各类风险(Do Your Own Research)!
更多具体解释,请阅读币安学院《什么是无常损失》一文了解更多。
相关阅读:币安流动性挖矿的自动做市商的算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