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达卡和渣打银行香港 (SCBHK) 正在开辟新天地。他们刚完成了万事达卡多代币网路 (MTN) 的首次现场试验,在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内完成了碳信用额代币化的概念验证。

碳信用额代币化越来越受欢迎

这一切都始于渣打银行香港数位部门 Mox Bank 的一位客户。客户向 Mox 存了一些现金,旨在获得碳信用。 Mox 联系了 SCBHK,将这种信用代币化。他们使用了 Libeara,这是由 SCBHK 自己的创投部门 SC Ventures 孵化的代币化服务领域的新面孔。

渣打银行香港宣布,已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监管沙盒与虚拟银行 Mox、万事达卡和 Libeara 完成了代币化存款和代币化碳信用额的概念验证测试。pic.twitter.com/sbymKLd2yl

— metasgameOfficial (@metasgame9) 2024 年 5 月 14 日

在 MTN 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将存款代币化并实现了原子交换。这是跨不同区块链实时交换资产的技术术语。很棒,对吧?

万事达卡并非凭空捏造了 MTN。它于 2023 年 6 月推出,建立在自己的私有区块链上。

在此之前,他们正忙于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使用包装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进行试验,并与其合作使用电子港币 CBDC,尽管这些 CBDC 尚未上线。

万事达卡香港和澳门业务负责人 Helena Chen 直言不讳。万事达卡全力推动香港成为数字资产的首选之地,支持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和代币业务的发展。

香港一直有加密货币监管规定

但这不仅仅是花哨的技术。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大力支持包括渣打银行在内的本地银行提高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服务水平。

渣打银行香港分行还积极参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 Ensemble 项目和香港数字货币试点项目,并参与了全球 mBridge 项目。香港数字货币试点项目于今年 3 月启动第二阶段。

在当地之外,渣打银行还与 SWIFT 和 U.K. Finance 等大公司合作,涉足 CBDC 项目。去年 11 月,SC Ventures 甚至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推出了一只加密货币基金。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这些规则。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SFC) 在去年 11 月 2 日发布的一份通告中制定了一套针对代币化证券和其他投资产品的新规则。

受区块链优势推动,香港对这些代币化产品的需求促使香港证监会制定了一些关于如何通过代币化处理证券和期货市场的公共指导方针。

这份通告列出了十几个关键点,但集中讨论了四个重点:标记化的设置、向人们介绍标记化的内容、中介机构是谁以及工作人员的能力如何。

他们非常看好香港证监会批准的代币化产品在市场上的蓬勃发展,前提是这些产品符合所有监管要求,并增加额外的层级来覆盖任何风险。

对于那些未经许可使用公共区块链的人?香港证监会给出了建议:加强管控。

他们希望供应商完全拥有自己的代币化产品、严格保存记录,并表明他们的运营行为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