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加密货币最初是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被设想为传统银行业务的替代品,如今正受到许多华尔街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青睐。这些机构不仅从事比特币ETF等加密货币业务,还开始采用底层区块链技术。

这一过程被称为“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即在区块链上将债券、股票、艺术品甚至办公楼所有权股份等真实资产表示为数字代币。这些代币的所有权等同于资产的所有权,可以通过将代币从一个数字钱包转移到另一个数字钱包几乎立即转移。这一过程可以消除因清算交易和跨多个记录保存系统记录交易以及使用众多中介机构而产生的结算延迟。

通过将合同信息(例如所有权条款和转让条件)放在区块链上,资产可以分批买卖,并在市场营业时间之外进行交易。代币还可以被编程为以特定方式运行,例如在商品交付给买家后释放给卖家。代币化资产可能会吸引那些可能没有经纪账户但已经交易加密货币的年轻客户。

今年 3 月,有人提出,所有资产,包括股票、艺术品、房屋、高尔夫球场和专属会员资格,理论上都可以代币化。甚至像耐克运动鞋这样的产品也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以便在交易实物时验证其真实性。

然而,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尚未批准存款代币等创新,并表示担心即时结算可能会加剧银行挤兑。这是因为客户有可能在危机时期使用可编程代币自动从银行提取资金。尽管存在这些担忧,但世界其他地区的监管机构对这些创新持更开放的态度。

代币化可能会消除一些公司的中介作用,比如目前为许多金融交易提供便利的经纪自营商。代币化项目的具体设置也至关重要。在区块链中,每项资产只有一条记录,资产持有者拥有该资产。因此,如果代币被转移到错误的地址或被盗,如果使用公共区块链,代币可能会永远丢失。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银行正在开发或已经开发了自己的私有区块链。如果银行想要处理大量的银行间交易,这些区块链将需要相互通信。鉴于对这一功能的大量资金和人才投入,这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会发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