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集体维权,行业业态剧变的开始,大家都要做好准备。
昨天看到深潮出了一篇文章《这届VC开始维权了》,看着好笑又很感慨。
意料之中的事情。自从zks空投反撸开始,整个市场积累的怨气一起爆发了,交易所、VC、项目方甚至是KOL,人均户口本上死个妈。
现在的市场,也不怪大家每次都盯着流量大佬们的每一句话去炒MEME币,但凡马斯克、特朗普哪个单词说的多就要去炒作一下。这里面的逻辑是流量大,容易记,还都煞有介事的把之前暴涨的土狗共性整理了一通,还做了攻略教程...
这道理比康师傅牛肉面里的牛肉还少,说不怪大家,是因为行业现在就是呈现出尬炒的状态,大家是宁愿去MEME币上亏钱,也不相信那些“价值币”、“叙事逻辑”了。起码MEME币看起来是真有涨了100倍的,而所谓的VC币没有。
也借着VC维权这个由头,再聊聊现在行业到底变成了什么样,未来何去何从,我们玩家该怎么办?
1.VC的生态位收割现象比散户之间更严重。
深潮说VC开始维权,但那些维权的VC也都是三四流。
通常来说,顶级项目的种子轮、A轮都轮不到中小型VC,领投的都是A16Z、Polychain或者Paradigm这些巨擘。中小VC能够参与进来,基本都是在B轮、C轮估值翻了N倍以后,或者直接就是从Top级VC手上拿溢价的份额。(这些都还算是好的,很多时候底层VC连给人叼盘子的机会都没有)
即便是有机会跟投,能投进去的钱也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大部分都是投在明星级项目生态里的龙头。
这些项目也很有意思,TOP级VC可能搂草打兔子一样投个几百万,接着中小型VC闻风而动开始接触项目,接着TOP级VC直接退出。最后项目官网上堂而皇之的把TOP级VC挂在官网的融资机构列表里钓鱼,实际这些机构早就赚到钱跑路了...
并且深潮说得没错,中小型VC话语权极低,钱进到项目方手里,就是听天由命的状态。一般来说,明星项目会要求3+2+N,即3年锁仓,2年退出,N年不限期延时。
一轮周期就是4年,锁仓就是三年,中小型VC们基本都没机会赶在二级市场最好的时候卖出。
甚至于说,币都是项目方分配,什么时候给你发币,都得看项目方的脸色,据我所知,想要提早退出,一定要跟项目创始人搞好关系的,不然跑都不让你跑。
比如DYDX为了减少市场抛压,想让大家尽可能的去质押,自己延长锁仓周期,你VC能有什么办法呢?受着呗。
如果不是明星项目,话语权是会高一点,但就风险就更大了。说实话大部分VC懂个JB,DCG吹的牛逼,9个员工投了125家加密相关的企业,背调深度能有多深?还不就是瞎JB投。
剩下的中小型VC也都是跟风,看看有没有大佬投,有就跟投一点,没有就说“再等等,再看看?”
总而言之,整个VC的生态总结是:
顶级VC赚LP的管理费,让中小型VC接盘退出,中小型VC指望二级退出。
市场好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市场不好的时候,大鱼吃小鱼和虾米,小鱼饿死。
但是,市场什么时候才会好呢?这就要聊到下一个问题了。
2.区块链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会是一个赌场。
VC进场都是找到了对标。愿意投以太坊,是看到了比特币的成功,愿意投各种公链是看到了以太坊的成功。
但区块链现实情况是怎样呢?整个一大个行业,只有“支付转账”这一个应用,剩下的99.99%项目,连项目方自己都讲不清自己到底是准备做个什么玩意儿。
只是谈一些大家都看不懂的技术,讲一些数学公式,聊一聊代币的经济学模型,商业模式一概没提。在市场火热,项目没有落地之前,大家可以保持充足的想象力,但真正落地时就是期望破灭之日。
可以说,BTC、以太坊、DeFi之后,市场上所有看似成功的概念,都是换壳的旁氏,现阶段没创造一点价值。
公链?用来干什么?对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帮助?真实用户有稳定的复合增长率么?有商业模式么?都没有。大家看的就是币价的涨跌,也只能看这个来决定某个项目到底是不是好项目。
之前我说Solana是个赌场,但其实在比特币、以太坊、DeFi之外,整个行业都是个赌场。
顶级交易所提供相对公平的赌博环境和用以赌博的项目,所有用户都是赌徒,VC资助项目上币安,做市商就是托儿,来保证这个赌博摊位足够热闹,以吸引更多的赌徒。
一个用于赌博的项目能谈什么长期逻辑和估值?谈不了,谈的只是更新鲜的赌博方式(或者叫模式创新?)
老项目老概念,问问VC自己愿不愿意去二级市场接盘?不会。唯一能接盘的散户玩家,也都输怕了亏怕了。但人类的发展史给我们的反省就是人们只会重蹈覆辙,一样会被换了新花样的骗局骗。
因此中小型VC也是一茬换一茬,老同志被溺死在老项目老概念上,新VC崛起于新概念新骗局中,这时候,就要求场外市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美联储的利率调整确实对加密山寨季有极其直观的影响。
加密行业长久都很难有应用落地的时候,新概念都会层出不穷。散户,中小型VC,往往都死在新老交替的途中。一来他们都没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二来他们不会站在新概念的最前沿。
3.大量VC被迫撤离后市场出现的变化。
市场都是动态平衡的。一个赛道如果出现了非常高的利润率(即便是账面利润率),那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入场,这时候利润率就会被摊薄,随着进场人数的增多,利润率就会持续下降。
当利润率下降的时候,很多玩家就会因为亏损而大面积离场,这时候利润率又会变高。这是市场经济下的行业自发平衡。
当大量的VC都挣不到钱后,他们就会离开一级市场。但已经扎根加密行业,离开行业也不容易。因此会有一部分VC,转移到二级市场。
好了,这些VC投过很多项目,知道很多项目的底细,他们会投哪些项目?明星项目投不投?不会投,天量的代币等着解锁,愿意去接盘吗?不会。
怎么办?2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成为做市商,或者跟做市商勾结,去找全流通,或者大量流通的项目做币值管理;另一个选择就是投蓝筹项目,比如DeFi的各赛道龙头,流通率高的公链,以及比特币,以太坊。
所以大家会看到,山寨币一蹶不振,比特币、以太坊、DeFi龙头以及部分公链反身性极强,这些钱,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那些中小型VC。
换句话说,就是接下来的市场,龙头效应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作为一个散户玩家。我们也面临选择。
是继续参与MEME币玩负和博弈,成为那0.3%赚钱的人,还是加注到那些稳定性更高的项目中,还是空仓以待?
我个人反正是大仓位持有BTC\ETH,剩下的才是分配到其他我看好的项目,以及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新概念上。事实证明,我的策略是对的,甚至没有出错过--------因为但凡大仓位只有更低价格的BTC和ETH就不可能错。
当然,每个人过去的经历所造就的三观不一样,风险偏好不一样,甚至兜里的钱都不一样多,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方式。有的只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调整。
其实吧,在资金配置上来说,我们都比VC更有优势,VC的钱就不一样了,有时间限制,有标的限制,甚至还会受到办公室政治的影响,而我们的钱都是自己的,想投什么,什么时候投,投多少,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理论上就是应该比VC更容易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