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Rollup
115,841 次浏览
169 个内容
热门
最新内容
LIVE
LIVE
链捕手ChainCatcher
--
对话 Omni Network:传闻中的 “Rollups 502” 将如何解决 Layer2 流动性碎片化问题采访:bayemon.eth, ChainCatcher 嘉宾:Omni Network 团队 随着Solana、Near、Aptos等新锐Layer1潮起潮落,“以太坊杀手”的故事已经不再新鲜,甚至显得有些老套,但又的确是行业实实在在的痛点。 随着用户与日俱增,以太坊等“透明大账本”的记账速度却早已经达不到对于“即时交易”的需求——以太坊日夜不休地支持着来自全球的大量交易,生态的无限扩张和区块的有限空间,让以太坊在某些时候堵得像早八的南北高架。因此,为了解决不可能三角中的“扩展性”,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着手构建以太坊生态的Layer2扩容方案,以寻求交易体验的增强。 据 L2Beat 数据显示,当前 Layer2 网络总TVL 高达 134.8 亿,须知,开年之时,Layer2 总 TVL 仅有 45.36 亿,这也意味着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Layer2 锁定总量几乎翻了2倍。此外,预计在明年完成的以太坊坎昆升级无疑也是“官方下场”助推Layer2成为以太坊大拥堵时代中贯穿始末的宏大叙事。 然而,速度的提升和带宽的扩容带来的却是以太坊生态的碎片化——用户的资金常常被控制在单个扩容方案之中,Layer2整体尚不存在天然的互操作性,而上半年跨链桥频发的安全事件,又为跨Layer2操作关上了一扇窗。与此同时,Layer2切换也要求开发者对部署代码进行大量修改,从而无法将应用丝滑地部署在不同Layer2上。因此,无论是从用户还是开发者角度,如何安全稳定且不大幅提升成本的完成跨Layer2互操作,已经成了Layer2寒武纪大爆发之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今年 4 月 26 日,一份 1800 万美元的融资将社区的目光吸引到了一个名为 Omni Network 的跨链互操作协议上。自 2017 年起,Omni Network 团队持续关注形如孤岛的以太坊Layer2 Rollup 引发的诸多争议。为此,Omni团队专注于为不同的 Layer2 Rollup 方案提供基础设施层,通过以太坊再质押协议 EigenLayer 与 Cosmos SDK 聚合到一个平台中,完成以太坊模块化生态融合以及Layer2 Rollup的互操作,同时设施底层安全依然建立在以太坊主网上。因此,Omni Network 可以说具备了以太坊的安全性与可编程性,很大程度上为开发人员带来了更可观的用户流量,也为用户搭建了更简便的应用访问通道。 最初是怎样的契机让Omni Network发现了Rollup互操作难题等痛点?团队长达6年的持续努力又将为坎昆升级L2大爆发带来怎样的意义?本次 ChainCatcher 邀请到 Omni Network 团队分别从Restaking,跨链操作技术以及长期愿景等角度,讲述 Omni Network 一路走来作为以太坊扩容宏大叙事的“最后一块拼图”的故事。 项目 & 团队简介 1.ChainCatcher: 请介绍 Omni Network 项目结构,以及其试图解决的问题。 Omni Network: Omni Network 是以太坊实现未来模块化扩展缺失的基础架构,需要三个基础功能的模块化协议 Rollups 数据可用性 Data Availability 聚合 Aggregation Rollups解决了扩展性问题,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降低了成本,而Omni聚合了所有这些模块化组件,解决了碎片化问题。 用户及其资金目前分散在各种L2网络中,这特别影响开发人员,因为他们在部署在Rollup上时只能访问市场的一小部分。Omni Network 让开发人员能够将其应用扩展到所有Rollup以解决以太坊当前流动性碎片化问题。 我们认为这三个细分协议将在即将到来的市场采用周期中能创造并捕获垂直领域大部分价值。 2. ChainCatcher: Omni Network 是怎样起步的?最初是什么推动整个团队开始构建这样一个跨 Roll-up 互操作基础设施? Omni Network: 在2020年,Omni背后的团队构建了一个名为Rift的DeFi协议,迅速扩大规模。在启动的头几天,其总锁仓价值(TVL)就达到了5000万美元的协议上限。我们开始将Rift扩展到其他智能合约平台,并遇到了Omni解决的所有问题: 流动性碎片化 糟糕的开发人员体验 不安全的跨链操作 自2017年以来Omni团队一直在这个领域进行建设,始终专注于研究社区,我们看到了将Rift转化为一个对以太坊极其重要的通用平台的可能性。随着Rollups采用率持续提升,在积极探索当时的前沿研究成果后,我们意识到以太坊协议堆栈这一层的机会将创造比任何DeFi协议都多几个数量级的价值。因此,我们全力以赴地转向构建Omni,以便在以太坊转向模块化未来时能够得到正确的扩展方案。 3. ChainCatcher: 请简单介绍当前 Omni Network 的团队情况,以及团队工作目前的分工与侧重点。 Omni Network: Omni团队主要由资深工程师组成。团队更倾向于与有建造大规模生产系统经验的资深工程师一起工作,这使我们能够将许多前沿创新结合成一个平台。 目前,我们有7年的资金储备,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将团队规模扩大2-3倍。尽管加密货币领域的大多数公司都在减少规模,但我们正在扩大规模。我们相信在未来5年内,创造以太坊模块化未来中这个缺失的基础设施的机会将会实现,Omni Network有信心在这一领域取得主导地位。 如果您是一名有建造分布式网络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并有兴趣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是全球分布的,您可以在此申请。 4. ChainCatcher:LinkedIn Profile 显示,Omni 的创始团队(包括 CEO Austin King,CTO Tyler Tarsi,以及 COO Matt Poreda 在内)都毕业于 Harvard University 并且整个团队都有非常强的技术背景,您认为这样的团队背景在项目发展方面有怎样的优势? Omni Network: 我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早地开始构建Omni,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自2017年以来一直涉足加密货币领域的极其技术密集的团队。 Omni Labs的CEO Austin在哈佛时期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加密货币公司,在两年内融资并将其出售给了Ripple。该公司开发了一个类似的大规模分布式网络(Interledger),处理了超过100亿次支付,有时处理的交易速度达到了与Visa相当的每秒交易数量。 我们的CTO Tyler是在哈佛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时认识Austin的,在毕业后,他进入了开发机构交易算法的领域,管理了超过十亿美元的资产。而我们的COO Matt在哈佛商学院学习,加入Omni之前先后有亚马逊、Spotify和BCG的经验。 他们将在密码学、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公司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推动了Omni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 Cross-Rollup 打破Layer2发展僵局? 5.ChainCatcher: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加密货币市场的“寒冬”,然而 Layer2 Rollup的发展似乎没有放慢脚步,包括前段时间 Linea 和 Scroll 分别发布主网等等。这样看似“矛盾”的市场环境,是否对 Omni Network 产生影响?Omni 又在开发和运营方面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这种大环境和细分市场潜在的状态差异? Omni Network: 以太坊最初并未设计成通过采用 L2 进行扩展。然而,由于以太坊本身无法实现扩展,而形形色色的团队发明了例如 Rolups 等外部扩展解决方案。这为以太坊生态系统带来了更有前景的可扩展性,但扩展的代价是碎片化。每当用户想要使用这些 Rollups 时,他们必须将其资产迁移到该 Rollup 的“隔离领域“中。 目前,这些 Rollups 之间没有有效且安全的通信方式,这意味着用户只能使用临时解决方案,甚至需要返回到Layer1,然后再迁移到另一个 Rollup,以便访问所有最新的应用程序。 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它造成了非常糟糕的用户体验,并使开发人员被孤立在一个 Rollup 中,只能访问可寻址用户市场的一小部分。 Omni 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使开发人员能够构建跨所有 Rollups 可用的应用程序,通过创建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网络,聚合所有 L2 网络。 6. ChainCatcher: Omni 的官方 doc 中提到了“跨 Rollup 可编程性(Cross-Rollup Programmability)”与“无需可扩展(Permissionless Expansion)”两条重要的特性,您认为二者对于Layer2 网络、以太坊生态乃至整个Web3世界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OmniNetwork: 跨 Rollup 可编程性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以太坊的EVM看起来就像是一台单一的计算机。尽管以太坊由分布在全球的数十万台计算机提供支持,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决策,因为它简化了开发并减少了在智能合约中引入程序错误的机会。 对Omni而言,我们的目标是统一以太坊的L2生态系统,并提供类似的开发人员体验,让智能合约可以无需修改直接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使用。Omni让开发人员能够构建应用程序,并使它们在所有L2上都可用,但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这看起来就像在单一的EVM环境中构建一样简单。 因为我们的两位联合创始人都是工程师,所以产品设计上为优化开发人员体验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这对于Omni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因为没有其他协议能够为开发人员提供与Omni类似的开发体验,同时还能将用户受众扩大10倍以上。 无许可扩展 了解无许可扩展对于理解Omni的最终愿景至关重要。类似于TCP/IP,Omni对底层平台除了它结算到以太坊之外不做任何假设。因此,Rollups在加入Omni网络时无需进行任何要求或调整。 Omni正在构建以太坊的全球聚合层,因此有必要拥有一个涵盖在以太坊之上启动的所有扩展平台的设计。 7. ChainCatcher: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Omni Network 还坚持EVM 兼容,而当前Web3生态也出现了不少非EVM兼容的 Protocol,“EVM vs. Non-EVM”也在社区引发了大量讨论。对于 Omni 来讲,EVM 兼容相比于 EVM会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Omni Network: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EVM和非EVM平台都各有优点。 EVM:我们认为EVM是加密货币领域等同于互联网的JavaScript。作为一种语言,JavaScript远非完美。然而,由于其大规模的采用,它已经成为全球网络中使用的事实上的语言。因此,从规模角度而言我们认为Solidity和EVM在加密货币领域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Non-EVM:与此同时,我们确实看到在加密货币执行层存在巨大的改进机会。考虑到Solana Virtual Machine在速度和吞吐量方面的优势,非EVM平台也具有其优势,还有其他很好的机会在执行层实施其他虚拟机和语言,为这些平台提供进一步的优化。然而,让我们最为兴奋的事情之一是利用非EVM平台作为一种机制,将更多的开发人才引入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如果我们使人们能够在他们已经熟悉的语言中构建智能合约,我们可以大大减少扩展整个加密货币开发人员采用的摩擦,从而加速创新和全球采用。 再次回到无许可扩展的概念——Omni也可以集成非EVM Rollups。在Omni协议中没有要求Rollups使用特定语言或虚拟机。这已经通过我们与Starkware及其生态系统的当前开发和合作得到了证明。 8. ChainCatcher: Omni 官方文件中有提到开发者可以非常“丝滑地“使用Solidity等主流开发工具,同时我们还注意到 StarkWare 也在 Omni 理想的合作方之列,而 StarkWare 有自己的官方语言Cairo。Omni Network 与 StarkWare 的合作将为这些使用相对”小众“开发语言的项目带来哪些好处? Omni Network:具体而言,Cairo是一种非EVM语言,从头开始构建,更容易与StarkWare基于零知识证明的Rollup技术配合使用。这充分展示了在Rollup内构建自定义执行环境的强大功能,因为通过StarkWare集成Omni,突然之间对于其生态系统中的开发人员来说有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开发人员可以在Cairo中构建其核心应用程序,并使其在StarkWare Rollup VM中运行,但通过Omni让其在整个Rollup生态系统中可访问。因此,可以在不损害可寻址用户和流动性的情况下,通过利用Omni将应用程序全球化,获得来自StarkWare的超级优化执行能力。 Restaking:安全、共识与应用 9. ChainCatcher:除了让 Rollup 互操作变得更加容易之外,Omni Network 还引入了 “ETH Restaking” 概念。请简述 Restaking 在 Omni Network 共识机制与安全性发挥的作用。以及当前使用 EigenLayer 作为 Restaking 基础设施的原因? Omni Network:我们在发明Omni时使用的一个核心洞察是引入一个通信网络,用于像Rollup这样的模块化系统,最终由Layer1本身进行保护。我们的首席执行官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加密货币领域构建通信网络,他的上一家公司构建了处理超过100亿次支付的Interledger网络。但通过Omni,由于它可以利用层1作为真相的来源,我们能够构建一个基本上更安全且性能更强的网络。 我们有意让Omni尽可能接近核心以太坊协议——它是以太坊扩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就好像我们直接构建到核心以太坊协议中一样。因此,在代币经济的角度来讲,一个重要的设计决策是使用ETH这个资产来提供密码经济学安全性。除了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水平之外,发展角度能够让Omni达到数千亿美元的规模,这是通过利用ETH提供密码经济学安全性而实现的。 我们目前在Layer1上使用EigenLayer进行合约 slashing,是出于该团队在这个领域的高质量工作。 10.ChainCatcher:今年 5 月,Omni 同 Starknet 与 Kakarot 举办的 AMA 上,就计划增强 Layer2 流动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就流动性增强方面,Omni Network 是否会在未来增加应用场景?如果有的话,请简单介绍一下。 Omni Network: Omni最令人兴奋的一点是,它引入了一类全新的应用程序,人们可以构建这些应用程序以服务整个以太坊用户市场。我们的团队已经考虑了许多应用场景,一些人已经在Omni上构建了新颖的应用程序,但仅举几例: 为所有加密货币提供全球保证金账户:今天,中心化交易所仍然主导着加密货币现货交易,尤其是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这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能够在多个金融工具之间提供抵押品的统一全球保证金账户所引起的资本效率低下。Omni能够让这种类型的产品成为可能,这将是解锁规模上的链上金融活动的关键创新之一。 纯粹的抽象化收益优化:今天,唯一可以获取顶级收益机会的用户是编写软件同时不断迁移和重新平衡其仓位的复杂网络参与者。使用Omni,可以构建一个在每个领域都具备最高收益能力的协议,这也就意味着基于 Omni 的应用场景是首个能创建了一种可以从市场上的每个机会中生成收益的产品。这对于向更多用户开放DeFi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允许所有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简单的存款访问DeFi所提供的最佳服务。 全球自主机器人:利用Omni与所有Rollups的互操作性,开发人员可以构建动态响应以太坊L2生态系统中所有状态更新的软件。这本身就可以作为各种协议的平台,对加密应用设计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这些是由Omni独特实现的一些新创新的例子,但我们还看到我们的开发者生态系统通过更简单、直观的用例而大大增长: NFT铸造:对于NFT艺术家而言,显然希望所有加密货币的人都能购买,而不仅仅是单个Rollup上的用户。 代币启动平台:同样的逻辑,让全球的人们都能参与,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市场的一小部分。 游戏:游戏开发者只关心扩大用户群体,为什么不通过Omni在整个加密货币系统中全部提供呢? 迄今为止,Omni已经完成了两次网络测试,已有超过30个项目在上面构建——我们已经处理了超过600万次交易,并吸引了超过37万用户。这使得对开发者来说在Omni上构建项目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长期愿景:Layer3,OP Stack…… 11.ChainCatcher: 长远来看,Layer2 Rollup 的繁荣是否会持续下去?以及目前生态已经出现了Layer3。您如何看待 Layer3 的发展前景,以及 Omni Network 将怎样处理 Layer2 与 Layer3 之间的关系。 Omni Network: 首先,Omni可以在Layer2平台之外无缝地连接所有Layer3平台。我们认为Layer2领域将继续扩展,出现新的平台和解决方案,因为在Rollup领域存在有充分理由存在多样性的平台。开发者可以提供具有不同语言、虚拟机、安全保证、去中心化级别、KYC合规性以及其他一些维度的产品。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进入了Layer2领域,这一趋势将会继续。 这对于将加密货币扩展到主流用户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区块,以在不引发Gas 急剧上升、造成新用户采用困难的情况下吸引下一亿用户。 随着这一切的发生,Omni将成为Ethereum基础设施的缺失组成部分,用于将所有这些平台联系在一起,并将所有这些基础设施扩展抽象为最终用户,以便提供更简单的用户体验。 12.ChainCatcher: Layer2 目前虽然整体还处在“百家争鸣”的状态,但我们也能看到OP Stack为首的RaaS工具吸引了很多开发者和用户的目光,Optimism 也直言试图创造“Super-Chain Kingdom”,RaaS的兴起是否会对 Omni Network 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的话,Omni 将在未来如何应对类似的冲击? Omni Network: 当然,实际上,这对Omni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而不是挑战。我们已经在与领先的RaaS解决方案Caldera合作。Rollup越多,对Omni的需求就越大。随着RaaS提供商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Rollup,Omni将成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它们作为独立平台存在时出现的复杂性抽象掉,使这些新的Rollup更容易吸引新用户和流动性。 下一个里程碑 13. ChainCatcher: Omni 的路线图中指出将在 2024 年集成 Arbitrum、Polygon zkEVM、Scroll、Linea 以及 StarkWare 等主要 Rollup 网络并推出主网,能否透露当前的开发进度? Omni Network: 是的,目前我们已经有了领先的Rollup,包括Arbitrum、Linea、Optimism和Scroll,它们都在使用Omni互相连接。我们与Polygon和Starkware都有密切的合作关系,随着主网的发展,我们将在未来完成集成工作。 14. ChainCatcher: 在未来,Omni Network是否会继续主要关注以太坊生态系统,还是会考虑为其他区块链提供类似的解决方案,比如Aptos、Solana、Sui等等? Omni Network: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Omni是一个通用的架构,其他生态系统可以使用它来实际创建第一个restaking用例。然而,由于以太坊仍是绝大多数用户、资本和活动集中的地方,我们团队目前仍专注于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构建协议。

对话 Omni Network:传闻中的 “Rollups 502” 将如何解决 Layer2 流动性碎片化问题

采访:bayemon.eth, ChainCatcher

嘉宾:Omni Network 团队

随着Solana、Near、Aptos等新锐Layer1潮起潮落,“以太坊杀手”的故事已经不再新鲜,甚至显得有些老套,但又的确是行业实实在在的痛点。

随着用户与日俱增,以太坊等“透明大账本”的记账速度却早已经达不到对于“即时交易”的需求——以太坊日夜不休地支持着来自全球的大量交易,生态的无限扩张和区块的有限空间,让以太坊在某些时候堵得像早八的南北高架。因此,为了解决不可能三角中的“扩展性”,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着手构建以太坊生态的Layer2扩容方案,以寻求交易体验的增强。

据 L2Beat 数据显示,当前 Layer2 网络总TVL 高达 134.8 亿,须知,开年之时,Layer2 总 TVL 仅有 45.36 亿,这也意味着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Layer2 锁定总量几乎翻了2倍。此外,预计在明年完成的以太坊坎昆升级无疑也是“官方下场”助推Layer2成为以太坊大拥堵时代中贯穿始末的宏大叙事。

然而,速度的提升和带宽的扩容带来的却是以太坊生态的碎片化——用户的资金常常被控制在单个扩容方案之中,Layer2整体尚不存在天然的互操作性,而上半年跨链桥频发的安全事件,又为跨Layer2操作关上了一扇窗。与此同时,Layer2切换也要求开发者对部署代码进行大量修改,从而无法将应用丝滑地部署在不同Layer2上。因此,无论是从用户还是开发者角度,如何安全稳定且不大幅提升成本的完成跨Layer2互操作,已经成了Layer2寒武纪大爆发之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今年 4 月 26 日,一份 1800 万美元的融资将社区的目光吸引到了一个名为 Omni Network 的跨链互操作协议上。自 2017 年起,Omni Network 团队持续关注形如孤岛的以太坊Layer2 Rollup 引发的诸多争议。为此,Omni团队专注于为不同的 Layer2 Rollup 方案提供基础设施层,通过以太坊再质押协议 EigenLayer 与 Cosmos SDK 聚合到一个平台中,完成以太坊模块化生态融合以及Layer2 Rollup的互操作,同时设施底层安全依然建立在以太坊主网上。因此,Omni Network 可以说具备了以太坊的安全性与可编程性,很大程度上为开发人员带来了更可观的用户流量,也为用户搭建了更简便的应用访问通道。

最初是怎样的契机让Omni Network发现了Rollup互操作难题等痛点?团队长达6年的持续努力又将为坎昆升级L2大爆发带来怎样的意义?本次 ChainCatcher 邀请到 Omni Network 团队分别从Restaking,跨链操作技术以及长期愿景等角度,讲述 Omni Network 一路走来作为以太坊扩容宏大叙事的“最后一块拼图”的故事。

项目 & 团队简介

1.ChainCatcher: 请介绍 Omni Network 项目结构,以及其试图解决的问题。

Omni Network: Omni Network 是以太坊实现未来模块化扩展缺失的基础架构,需要三个基础功能的模块化协议

Rollups

数据可用性 Data Availability

聚合 Aggregation

Rollups解决了扩展性问题,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降低了成本,而Omni聚合了所有这些模块化组件,解决了碎片化问题。

用户及其资金目前分散在各种L2网络中,这特别影响开发人员,因为他们在部署在Rollup上时只能访问市场的一小部分。Omni Network 让开发人员能够将其应用扩展到所有Rollup以解决以太坊当前流动性碎片化问题。

我们认为这三个细分协议将在即将到来的市场采用周期中能创造并捕获垂直领域大部分价值。

2. ChainCatcher: Omni Network 是怎样起步的?最初是什么推动整个团队开始构建这样一个跨 Roll-up 互操作基础设施?

Omni Network: 在2020年,Omni背后的团队构建了一个名为Rift的DeFi协议,迅速扩大规模。在启动的头几天,其总锁仓价值(TVL)就达到了5000万美元的协议上限。我们开始将Rift扩展到其他智能合约平台,并遇到了Omni解决的所有问题:

流动性碎片化

糟糕的开发人员体验

不安全的跨链操作

自2017年以来Omni团队一直在这个领域进行建设,始终专注于研究社区,我们看到了将Rift转化为一个对以太坊极其重要的通用平台的可能性。随着Rollups采用率持续提升,在积极探索当时的前沿研究成果后,我们意识到以太坊协议堆栈这一层的机会将创造比任何DeFi协议都多几个数量级的价值。因此,我们全力以赴地转向构建Omni,以便在以太坊转向模块化未来时能够得到正确的扩展方案。

3. ChainCatcher: 请简单介绍当前 Omni Network 的团队情况,以及团队工作目前的分工与侧重点。

Omni Network: Omni团队主要由资深工程师组成。团队更倾向于与有建造大规模生产系统经验的资深工程师一起工作,这使我们能够将许多前沿创新结合成一个平台。

目前,我们有7年的资金储备,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将团队规模扩大2-3倍。尽管加密货币领域的大多数公司都在减少规模,但我们正在扩大规模。我们相信在未来5年内,创造以太坊模块化未来中这个缺失的基础设施的机会将会实现,Omni Network有信心在这一领域取得主导地位。

如果您是一名有建造分布式网络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并有兴趣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是全球分布的,您可以在此申请。

4. ChainCatcher:LinkedIn Profile 显示,Omni 的创始团队(包括 CEO Austin King,CTO Tyler Tarsi,以及 COO Matt Poreda 在内)都毕业于 Harvard University 并且整个团队都有非常强的技术背景,您认为这样的团队背景在项目发展方面有怎样的优势?

Omni Network: 我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早地开始构建Omni,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自2017年以来一直涉足加密货币领域的极其技术密集的团队。

Omni Labs的CEO Austin在哈佛时期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加密货币公司,在两年内融资并将其出售给了Ripple。该公司开发了一个类似的大规模分布式网络(Interledger),处理了超过100亿次支付,有时处理的交易速度达到了与Visa相当的每秒交易数量。

我们的CTO Tyler是在哈佛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时认识Austin的,在毕业后,他进入了开发机构交易算法的领域,管理了超过十亿美元的资产。而我们的COO Matt在哈佛商学院学习,加入Omni之前先后有亚马逊、Spotify和BCG的经验。

他们将在密码学、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公司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推动了Omni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

Cross-Rollup 打破Layer2发展僵局?

5.ChainCatcher: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加密货币市场的“寒冬”,然而 Layer2 Rollup的发展似乎没有放慢脚步,包括前段时间 Linea 和 Scroll 分别发布主网等等。这样看似“矛盾”的市场环境,是否对 Omni Network 产生影响?Omni 又在开发和运营方面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这种大环境和细分市场潜在的状态差异?

Omni Network: 以太坊最初并未设计成通过采用 L2 进行扩展。然而,由于以太坊本身无法实现扩展,而形形色色的团队发明了例如 Rolups 等外部扩展解决方案。这为以太坊生态系统带来了更有前景的可扩展性,但扩展的代价是碎片化。每当用户想要使用这些 Rollups 时,他们必须将其资产迁移到该 Rollup 的“隔离领域“中。

目前,这些 Rollups 之间没有有效且安全的通信方式,这意味着用户只能使用临时解决方案,甚至需要返回到Layer1,然后再迁移到另一个 Rollup,以便访问所有最新的应用程序。

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它造成了非常糟糕的用户体验,并使开发人员被孤立在一个 Rollup 中,只能访问可寻址用户市场的一小部分。

Omni 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使开发人员能够构建跨所有 Rollups 可用的应用程序,通过创建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网络,聚合所有 L2 网络。

6. ChainCatcher: Omni 的官方 doc 中提到了“跨 Rollup 可编程性(Cross-Rollup Programmability)”与“无需可扩展(Permissionless Expansion)”两条重要的特性,您认为二者对于Layer2 网络、以太坊生态乃至整个Web3世界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OmniNetwork:

跨 Rollup 可编程性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以太坊的EVM看起来就像是一台单一的计算机。尽管以太坊由分布在全球的数十万台计算机提供支持,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决策,因为它简化了开发并减少了在智能合约中引入程序错误的机会。

对Omni而言,我们的目标是统一以太坊的L2生态系统,并提供类似的开发人员体验,让智能合约可以无需修改直接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使用。Omni让开发人员能够构建应用程序,并使它们在所有L2上都可用,但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这看起来就像在单一的EVM环境中构建一样简单。

因为我们的两位联合创始人都是工程师,所以产品设计上为优化开发人员体验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这对于Omni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因为没有其他协议能够为开发人员提供与Omni类似的开发体验,同时还能将用户受众扩大10倍以上。

无许可扩展

了解无许可扩展对于理解Omni的最终愿景至关重要。类似于TCP/IP,Omni对底层平台除了它结算到以太坊之外不做任何假设。因此,Rollups在加入Omni网络时无需进行任何要求或调整。

Omni正在构建以太坊的全球聚合层,因此有必要拥有一个涵盖在以太坊之上启动的所有扩展平台的设计。

7. ChainCatcher: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Omni Network 还坚持EVM 兼容,而当前Web3生态也出现了不少非EVM兼容的 Protocol,“EVM vs. Non-EVM”也在社区引发了大量讨论。对于 Omni 来讲,EVM 兼容相比于 EVM会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Omni Network: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EVM和非EVM平台都各有优点。

EVM:我们认为EVM是加密货币领域等同于互联网的JavaScript。作为一种语言,JavaScript远非完美。然而,由于其大规模的采用,它已经成为全球网络中使用的事实上的语言。因此,从规模角度而言我们认为Solidity和EVM在加密货币领域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Non-EVM:与此同时,我们确实看到在加密货币执行层存在巨大的改进机会。考虑到Solana Virtual Machine在速度和吞吐量方面的优势,非EVM平台也具有其优势,还有其他很好的机会在执行层实施其他虚拟机和语言,为这些平台提供进一步的优化。然而,让我们最为兴奋的事情之一是利用非EVM平台作为一种机制,将更多的开发人才引入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如果我们使人们能够在他们已经熟悉的语言中构建智能合约,我们可以大大减少扩展整个加密货币开发人员采用的摩擦,从而加速创新和全球采用。

再次回到无许可扩展的概念——Omni也可以集成非EVM Rollups。在Omni协议中没有要求Rollups使用特定语言或虚拟机。这已经通过我们与Starkware及其生态系统的当前开发和合作得到了证明。

8. ChainCatcher: Omni 官方文件中有提到开发者可以非常“丝滑地“使用Solidity等主流开发工具,同时我们还注意到 StarkWare 也在 Omni 理想的合作方之列,而 StarkWare 有自己的官方语言Cairo。Omni Network 与 StarkWare 的合作将为这些使用相对”小众“开发语言的项目带来哪些好处?

Omni Network:具体而言,Cairo是一种非EVM语言,从头开始构建,更容易与StarkWare基于零知识证明的Rollup技术配合使用。这充分展示了在Rollup内构建自定义执行环境的强大功能,因为通过StarkWare集成Omni,突然之间对于其生态系统中的开发人员来说有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开发人员可以在Cairo中构建其核心应用程序,并使其在StarkWare Rollup VM中运行,但通过Omni让其在整个Rollup生态系统中可访问。因此,可以在不损害可寻址用户和流动性的情况下,通过利用Omni将应用程序全球化,获得来自StarkWare的超级优化执行能力。

Restaking:安全、共识与应用

9. ChainCatcher:除了让 Rollup 互操作变得更加容易之外,Omni Network 还引入了 “ETH Restaking” 概念。请简述 Restaking 在 Omni Network 共识机制与安全性发挥的作用。以及当前使用 EigenLayer 作为 Restaking 基础设施的原因?

Omni Network:我们在发明Omni时使用的一个核心洞察是引入一个通信网络,用于像Rollup这样的模块化系统,最终由Layer1本身进行保护。我们的首席执行官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加密货币领域构建通信网络,他的上一家公司构建了处理超过100亿次支付的Interledger网络。但通过Omni,由于它可以利用层1作为真相的来源,我们能够构建一个基本上更安全且性能更强的网络。

我们有意让Omni尽可能接近核心以太坊协议——它是以太坊扩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就好像我们直接构建到核心以太坊协议中一样。因此,在代币经济的角度来讲,一个重要的设计决策是使用ETH这个资产来提供密码经济学安全性。除了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水平之外,发展角度能够让Omni达到数千亿美元的规模,这是通过利用ETH提供密码经济学安全性而实现的。

我们目前在Layer1上使用EigenLayer进行合约 slashing,是出于该团队在这个领域的高质量工作。

10.ChainCatcher:今年 5 月,Omni 同 Starknet 与 Kakarot 举办的 AMA 上,就计划增强 Layer2 流动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就流动性增强方面,Omni Network 是否会在未来增加应用场景?如果有的话,请简单介绍一下。

Omni Network: Omni最令人兴奋的一点是,它引入了一类全新的应用程序,人们可以构建这些应用程序以服务整个以太坊用户市场。我们的团队已经考虑了许多应用场景,一些人已经在Omni上构建了新颖的应用程序,但仅举几例:

为所有加密货币提供全球保证金账户:今天,中心化交易所仍然主导着加密货币现货交易,尤其是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这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能够在多个金融工具之间提供抵押品的统一全球保证金账户所引起的资本效率低下。Omni能够让这种类型的产品成为可能,这将是解锁规模上的链上金融活动的关键创新之一。

纯粹的抽象化收益优化:今天,唯一可以获取顶级收益机会的用户是编写软件同时不断迁移和重新平衡其仓位的复杂网络参与者。使用Omni,可以构建一个在每个领域都具备最高收益能力的协议,这也就意味着基于 Omni 的应用场景是首个能创建了一种可以从市场上的每个机会中生成收益的产品。这对于向更多用户开放DeFi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允许所有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简单的存款访问DeFi所提供的最佳服务。

全球自主机器人:利用Omni与所有Rollups的互操作性,开发人员可以构建动态响应以太坊L2生态系统中所有状态更新的软件。这本身就可以作为各种协议的平台,对加密应用设计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这些是由Omni独特实现的一些新创新的例子,但我们还看到我们的开发者生态系统通过更简单、直观的用例而大大增长:

NFT铸造:对于NFT艺术家而言,显然希望所有加密货币的人都能购买,而不仅仅是单个Rollup上的用户。

代币启动平台:同样的逻辑,让全球的人们都能参与,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市场的一小部分。

游戏:游戏开发者只关心扩大用户群体,为什么不通过Omni在整个加密货币系统中全部提供呢?

迄今为止,Omni已经完成了两次网络测试,已有超过30个项目在上面构建——我们已经处理了超过600万次交易,并吸引了超过37万用户。这使得对开发者来说在Omni上构建项目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长期愿景:Layer3,OP Stack……

11.ChainCatcher: 长远来看,Layer2 Rollup 的繁荣是否会持续下去?以及目前生态已经出现了Layer3。您如何看待 Layer3 的发展前景,以及 Omni Network 将怎样处理 Layer2 与 Layer3 之间的关系。

Omni Network: 首先,Omni可以在Layer2平台之外无缝地连接所有Layer3平台。我们认为Layer2领域将继续扩展,出现新的平台和解决方案,因为在Rollup领域存在有充分理由存在多样性的平台。开发者可以提供具有不同语言、虚拟机、安全保证、去中心化级别、KYC合规性以及其他一些维度的产品。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进入了Layer2领域,这一趋势将会继续。

这对于将加密货币扩展到主流用户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区块,以在不引发Gas 急剧上升、造成新用户采用困难的情况下吸引下一亿用户。

随着这一切的发生,Omni将成为Ethereum基础设施的缺失组成部分,用于将所有这些平台联系在一起,并将所有这些基础设施扩展抽象为最终用户,以便提供更简单的用户体验。

12.ChainCatcher: Layer2 目前虽然整体还处在“百家争鸣”的状态,但我们也能看到OP Stack为首的RaaS工具吸引了很多开发者和用户的目光,Optimism 也直言试图创造“Super-Chain Kingdom”,RaaS的兴起是否会对 Omni Network 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的话,Omni 将在未来如何应对类似的冲击?

Omni Network: 当然,实际上,这对Omni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而不是挑战。我们已经在与领先的RaaS解决方案Caldera合作。Rollup越多,对Omni的需求就越大。随着RaaS提供商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Rollup,Omni将成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它们作为独立平台存在时出现的复杂性抽象掉,使这些新的Rollup更容易吸引新用户和流动性。

下一个里程碑

13. ChainCatcher: Omni 的路线图中指出将在 2024 年集成 Arbitrum、Polygon zkEVM、Scroll、Linea 以及 StarkWare 等主要 Rollup 网络并推出主网,能否透露当前的开发进度?

Omni Network: 是的,目前我们已经有了领先的Rollup,包括Arbitrum、Linea、Optimism和Scroll,它们都在使用Omni互相连接。我们与Polygon和Starkware都有密切的合作关系,随着主网的发展,我们将在未来完成集成工作。

14. ChainCatcher: 在未来,Omni Network是否会继续主要关注以太坊生态系统,还是会考虑为其他区块链提供类似的解决方案,比如Aptos、Solana、Sui等等?

Omni Network: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Omni是一个通用的架构,其他生态系统可以使用它来实际创建第一个restaking用例。然而,由于以太坊仍是绝大多数用户、资本和活动集中的地方,我们团队目前仍专注于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构建协议。
一键式Rollup部署框架Vistara宣布完成Pre-Seed轮融资,D1 Ventures和Factor领投CoinVoice 最新获悉,11 月 22 日,一键式 Rollup 部署框架 Vistara 宣布完成 Pre-Seed 轮融资,D1 Ventures 和 Factor 领投,Celestia Labs 联合创始人 Nick White 和 Mustafa Al-Bassam 等参投。 Vistara 正在构建硬件可用性层(HAL),以支持模块化网络采用。Vistara 最近推出的 Vimana CLI 可简化不同网络中的节点操作。[原文链接]

一键式Rollup部署框架Vistara宣布完成Pre-Seed轮融资,D1 Ventures和Factor领投

CoinVoice 最新获悉,11 月 22 日,一键式 Rollup 部署框架 Vistara 宣布完成 Pre-Seed 轮融资,D1 Ventures 和 Factor 领投,Celestia Labs 联合创始人 Nick White 和 Mustafa Al-Bassam 等参投。

Vistara 正在构建硬件可用性层(HAL),以支持模块化网络采用。Vistara 最近推出的 Vimana CLI 可简化不同网络中的节点操作。[原文链接]
重仓以太坊摘要 即将到来的以太坊Cancun/Deneb升级预计将减少Rollup运营商为区块空间支付的费用,所以在短期内将给以太坊的费用衍生协议在收入上造成不利影响。ETH可能会因此表现不佳,尤其是当建立在以太坊基础上的Rollup项目与其他性能更强、成本相对更低的结算和数据可用性链的互操作性越来越强时。从长远来看,如果区块链模块化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像以太坊和Celestia这样的一层公链的主要网络费用驱动因素将是二层Rollup服务提供商,而不是最终用户。正因如此,再加上二层公链越来越多地采用账户抽象,为区块空间付费而持有以太坊的主要个人预计将是Rollup运营商,而不是最终用户。 简介 加密货币行业的一个古老问题是,如何在扩展公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或至少保持)网络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属性。最近推出的Celestia代表公链扩展不可能三角问题的新解决方案的成熟。Celestia是首个经过高度优化的公链,可为Rollup提供数据可用性(DA)。作为一个数据可用性层,Celestia没有执行交易原生功能。相反,Celestia为Rollup提供区块空间,以临时发布成批的用户交易数据。作为一个DA层,Celestia采用数据可用性采样(DAS)等策略来降低区块空间成本,这些区块空间专门用于执行层,如代表链上用户发布数据的智能合约rollups。 以太坊也在努力降低用于DA目的的区块空间成本,但代价是更高的节点要求。Proto-Danksharding是以太坊下一次网络升级的主要代码变更。这次升级被称为Cancun/Deneb,预计会将以太坊节点的临时数据存储空间增加768kB。据估计,用于Rollup交易的额外区块空间将使以太坊的DA成本至少降低10倍。 与扩展公链相关的模块化理论的核心是,公链不应由单一网络来执行通用公链计算的所有核心功能(即整体或集成区块链理论),而应将责任(如执行或DA)外包给专门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增强功能和性能。 随着以太坊实施网络升级以更好地支持 Layer 2 Rollups,来自Rollup Sequencers(即从最终用户向DA层发布数据的实体)的协议收入份额可能比直接的L1最终用户更大。目前,在以太坊上支付的所Gas中,Rollup占12%,高于年初的3%。 每月用于结算L2 Rollup交易的Gas 本报告将深入探讨从L2 Rollup到L1公链的价值累积的短期和长期前景,同时考虑到重置和账户抽象的影响。Cancun/Deneb等近期升级的激活,加上L2从使用以太坊作为结算和DA层迁移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可能会在短期内对以太坊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Rollup技术的成熟和以太坊DA功能的提高,以太坊的价值将表现优异。 本报告是我们之前关于区块链模块化理论的报告《区块链模块化的意义》的延伸,该报告介绍了许多与模块化理论相关的术语和概念,并对分层区块链的费用产生和收入驱动因素提出了更多见解--我们建议将该报告作为本报告讨论的先导来阅读。 2023年L2采用情况 自1月份以来,以太坊L2的交易活动增加两倍多。2023年,L2每日交易总数的名义增长和百分比增长都是最高的。 以太坊L2s与以太坊主网的日均TPS总和 在L2中,Optimism和Arbitrum在2023年锁定在以太坊L2中的总价值份额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11%和7%。Base和zkSyncEra的价值增长最多,在L2中锁定的总价值份额分别增长9%和4%。(注:锁定的总价值指标基于代币的美元价值,并不一定代表存入协议的代币名义价值的变化。) 以太坊L2中锁定的总价值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今年推出的名为Base的Rollup,在L2用户中的采用率和受欢迎程度迅速上升。截至12月12日,Base的锁定总价值(TVL)在L2中排名第三。在交易活动方面,Base的日交易量有时会高于以太坊上使用最广泛的两个L2(按TVL 计)Arbitrum和Optimism。 在以太坊TVL排名前三的L2中,Base Sequencer(排序器)通过排序用户交易并将其批量转化为区块,产生收入约占总收入的20%。截至目前,Optimism、Base和Arbitrum排序器已从用户费用中产生1.4亿美元收入。 Optimism、Base以及Arbitrum组合排序器收入 展望2024年,随着Cancun/Deneb升级的激活,批量用户交易并在以太坊上完成交易的成本将大幅降低,从而提高Rollup排序器的利润率,同时降低以太坊的费用收入。 Cancun/Deneb(坎昆升级) Cancun/Deneb升级中的主要代码变更是以太坊改进提案(EIP)4844,也称为Proto-danksharding。原生Proto-danksharding为Rollup交易创建专用区块空间。这些被称为「blobs」的交易将根据独立于普通用户交易的收费市场进行定价,并且只在大约三周的时间内临时存储交易数据。通过激活EIP 4844,每个区块将增加768 KB的数据空间,供Rollup交易使用。 Cancun/Deneb升级可能会在短期内减少以太坊的费用收入,因为 EIP 4844 将使Rollup向以太坊支付的区块空间费用减少10倍以上。此外,由于Rollup技术在缺乏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和互操作性方面一直存在技术挑战,以太坊的大部分费用收入可能将继续来自直接在以太坊上执行交易的最终用户,而不是L2。在Rollup技术成熟之前,以太坊的收入不太可能从 EIP 4844 中显著受益。 短期技术挑战 下面将深入探讨Rollup运营商在2023年优先考虑并将在2024年继续推进的三个关键发展领域: 可扩展性:Rollup不能免收费用波动的影响。正如我们在之前关于区块链模块化的报告中强调的那样,2022 年6月,当Project Galxe 的Arbitrum Odyssey 营销计划引发大量链上活动时,Arbitrum(以太坊锁定总价值领先的Rollup)的交易费用短暂高于以太坊。从那时起,Arbitrum的费用明显下降,尤其是在2022年8月发布Nitro后。 Optimism于2023年6月完成的Bedrock升级也旨在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并降低Gas费。Rollup的可扩展性是开发人员重点改进的一个活跃开发领域。 Optimism和Arbitrum的日均交易费(美元) 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开发者关注的另一个Rollup开发领域是去中心化。以太坊上的所有加密货币都很容易受到中心化攻击,因为它们依赖于单个节点操作员来排序或排序交易并生成区块。为提高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加密货币的三个核心重点领域包括 (i)实施有效性/欺诈证明,(ii) 扩展用于验证和排序的操作员集,以及 (iii) 删除管理员权限并通过治理分配Rollup控制权。 Optimism & Arbitrum:安全与治理 互操作性:以太坊占据通用公链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强大的网络效应。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以太坊,用户在以太坊上交互的资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加,网络的价值也在正反馈循环中增加。这种流动性的分散性是Rollup采用的一个障碍。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系统得益于流动性的集中和Dapps 在一个协议上的可组合性。因此,解决资产从L1到L2的无缝迁移,以及在L2生态系统内的无缝迁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将有助于推动最终用户从以太坊迁移到L2。 替代性 DA 解决方案的优势 短期内,以太坊的收入仍将主要由终端用户直接在L1上发起的交易产生。随着在L2上进行交易的成本节省因L2的可扩展性升级而增大,以及Rollup的去中心化和互操作性得到改善,用户对L2的采用将会增加。此外,选择使用Celestia等替代性去中心化层以提高成本效益的加密货币公司,只需将节省的部分成本转嫁给加密货币用户,就能获得更高利润。除了以太坊和Celestia,NEAR等其他L1级公链也已宣布打算转向为作为DA层的Rollup 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下图所示,L2上的用户可以比以太坊上的用户少花90%以上的交易费用: 年初至今 以太坊L2上累计净存款 通过将Rollup上用户交易数据发布到Celestia而不是以太坊上,由于 Celestia上的交易费用较低,Rollup运营商可以获得更高利润率。平均而言,Celestia上的手续费比以太坊上的手续费低了数倍,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Celestia公链的诞生时间较早,于2023年10月 31日在主网上线。下图描述Celestia和以太坊之间的费用比率,该比率基于每个协议的日均交易费用(美元)。Celestia日交易费平均比以太坊便宜80倍。(注:以下数据显示的是Celestia和以太坊上所有类型的用户交易费用,而不仅仅是Rollup排序器支付的交易费用)。 以太坊与Celestia每日平均费用比率 作为一个上线不到两个月的新生公链,Celestia还没有像以太坊那样被L2广泛用于DA。Celestia上大部分交易活动并不是Blob交易的确认,而是与Celestia 原生资产的质押和质押委托相关的活动。随着 Celestia上Blob 交易活动增加,交易费用可能会波动并呈上升趋势。然而,由于Celestia对DA 进行了优化,而目前以太坊上并不存在这种优化,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elestia上的Rollup费用不太可能高于以太坊。 总之,我们预计,随着2024年Cancun/Deneb升级的启动,以太坊上的区块空间成本降低,以太坊网络收入将下降,或者至少低于没有Cancun/Deneb升级时的水平。此外,由于Rollup的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和互操作性方面的持续挑战,预计以太坊网络收入的大部分仍将来自最终用户而非L2。最后,如果排序器没有将节省的所有加密成本转嫁给付费的加密用户,而是转而使用Celestia等其他Rollup解决方案,那么Rollup的利润率预计将在短期内增加。 长期展望 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长期来看,随着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大规模采用,以太坊的收入可能会上升,以及交易执行的Rollup使用率将是以太坊的10倍甚至更高。更低廉的L2费用可以为游戏、社交媒体、娱乐、体育等多个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带来新的用例。推动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也称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更广泛采用的新用例预计将增加对以太坊区块空间的总体需求,从而增加以太坊的总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以太坊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作为结算和DA层的Rollup服务。此外,随着对最终用户活动竞争加剧,Rollup排序器的利润空间也在收紧。 未来几年,多个高度优化的DA层的存在可能会加速以太坊L2从专门向以太坊发布数据迁移到提供更便宜区块空间的其他DA层。这些新的DA层最终可能会更直接地挑战以太坊,这可能会削弱以太坊目前作为最广泛使用的Rollup基础层的地位。不过,正如上一节所讨论的,网络效应很重要,Rollrp开发者正在努力提高在不同Rollup协议上推出的Dapp 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可组合性。为确保用户及其流动性在未来能在不同的DA层之间轻松切换,Caldera、Hyperlane和Polymer等项目正在构建工具,使Rollup协议能在多个DA层上顺利运行,而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只要像以太坊这样的共享结算和DA层在用户体验方面提供优势,让用户在不同的Rollup和在这些Rollup上运行的Dapp之间进行资产迁移,那么以太坊很可能会继续作为最有价值的DA层而占据主导地位。 以太坊的竞争优势 尽管以太坊在2023年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具有最高安全性、价值、去中心化和网络效应的结算和DA公链,但来自Celestia和其他从设计之初就专门支持Rollup 活动的公链的竞争将愈发激烈。虽然与以太坊相比,Celestia的数量较少,发展也刚刚起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太坊作为支持Rollup交易的DA公链的主导地位有可能被削弱,尽管这种可能性仍然很小。为此,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正在努力推出Cancun/Deneb升级版本,以增强以太坊的DA功能。然而,在讨论二层Rollup对以太坊收入的长期影响时,必须考虑一种情况是,Rollup永远无法为用户提供与基础层同等水平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互操作性。 尽管有费用更低优势,但通过L2 Rollups分割应用层流动性可能会在短期和长期内将大部分用户交易活动锚定在以太坊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Celestia作为DA层的表现优于以太坊,以太坊作为世界上最去中心化的通用公链的竞争优势可能会继续胜出并吸引新用户。届时,以太坊的收入将继续极不稳定,并取决于直接在其基础层上与应用程序互动的用户数量。与更便宜的L2和替代L1相比,一些用户可能会在以太坊上执行交易,以利用该网络作为通用公链无与伦比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如前所述,在短期内,大多数终端用户活动留在以太坊上而不是迁移到L2上,将导致高收费和网络收入的暂时性激增。但是,如果没有可扩展性,以太坊的收入仍将受到有限的交易吞吐量限制,并且由于缺乏足够的区块空间来满足新需求,收入仍将是不可预测的。用户付费带来的短期收入最终会因网络无法支持更大规模的用户活动而受到拖累,这将对以太坊作为通用公链的长期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下图描述以ETH为单位的以太坊日均交易费用波动情况: 以ETH为单位的日均交易费用 在以太坊诞生后的头六年时间里,作为以太坊区块生产者的矿工们集体投票增加区块Gas限制,有效地将单个区块可容纳的交易数量增加至少12倍。2021年8月,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执行硬分叉(一种向后不兼容的全网升级),将最大区块气体限制从1500万倍提高到 3000万倍,并改造手续费市场以减少手续费波动。 以下图表说明自以太坊诞生以来,由于用户对区块空间的压倒性需求,以太坊区块Gas限制增加了: 以太坊每日总区块空间限制与已用区块空间对比 尽管这些年来以太坊的区块Gas限制发生这些变化,但费用波动性和有限网络可扩展性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Rollup被证明无法长期有效地继承大部分最终用户活动,那么就需要一个长期解决方案。 其他考虑因素 关于从L2到L1的长期价值累积,还有两个值得讨论因素,即在L2 上激活原生账户抽象的趋势,以及在以太坊上的重新质押解决方案。 账户抽象 如果L2Rollup排序器最终成为最终用户与基于公链的应用程序交互所依赖的中间服务商,而不是直接与以太坊交互,那么在未来,用户也很可能不再直接持有以太坊,而是能够以稳定币甚至法定货币支付交易费用,这取决于排序器和Rollup的设计,然后Rollup排序器代表用户将这些付款转换为以太坊,以支付以太坊交易费用。 在L2上如何支付费用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一种名为「账户抽象」的技术实现的,该技术尚未在以太坊上实现,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也不会实现。虽然账户抽象给用户体验带来很多好处,但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之间缺乏协调,没有将这项技术的实施放在其他更紧迫代码变更之前,包括提高验证器的最大有效余额、Verkle树、以太坊虚拟机对象格式、提议者构建器分离等。 虽然有建议提出在不改变核心以太坊协议的情况下实现账户抽象(ERC 4337),但该建议不太可能获得广泛采用,因为它依赖于Dapp 开发者更新其智能合约,以及最终用户选择使用替代的内存池。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兴技术,Rollups是在协议层面实现原生账户抽象的完美试验场。目前,zkSync和Starkware 等Rollup已经做到这一点,这意味着终端用户在这些协议上创建的账户会自动增强可编程性和可用性。 当用户与Dapps交互时,Rollups上原生账户抽象将改变用户体验,因为账户抽象为用户交易释放多项新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改善重复或频繁交易的用户体验:对于某些链上游戏和DeFi应用程序,用户需要提交多次交易。可以对AC进行编程,使其自动允许与某些Dapp进行交易,这样用户就可以避免使用私钥重复授权与同一智能合约交互。 在黑客攻击时停止资产流动的能力:如果用户的账户超过一定的提现限额度,就可能会有停止资金流动的嵌入式逻辑。 支持社会恢复私钥:用户账户的设计还可以依靠用户的私钥和其他社会恢复装置来转移资金。如果用户丢失私人密钥,可对账户进行编程,使用三分之二或五分之三的其他社交恢复设备重新生成新密钥。 重新质押 在未来五年内,与以太坊的Rollup增值有关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是 EigenLayer 等重新记账协议的成熟。正如Galaxy Perspectives关于重新质押的文章所解释那样,EigenLayer将使最终用户能够重新利用他们已质押的ETH来确保其他协议和Dapp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收益率。截至2023年12月,EigenLayer开发人员正在测试EigenDA的再质押工作流程,EigenDA是一个额外的DA层,由已质押的ETH保护,Rollup程序将能够向其发布数据,而不是直接向以太坊发布数据。选择通过EigenLayer重新质押的验证器节点操作员在验证以太坊和 EigenDA 上的交易时,将受到额外的削减条件(惩罚),但作为回报,他们也能从两种协议(而不是一种)的质押中获得更高收益。EigenLayer团队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在主网上推出EigenDA。此后,EigenLayer将加入新的协议,验证器节点操作员可以在EigenDA 之外对这些协议进行再质押。 EigenLayer重新质押工作流程图 像 EigenLayer 这样的重新质押协议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在以太坊上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EigenLayer 上的首批主动验证服务(AVS)将通过重新质押的方式提供给节点运营商支持,这些服务最初将经过精心策划和实际测试。EigenLayer 开发人员有意限制可存入协议的 ETH和流动质押代币的数量。目前,EigenLayer团队已将EigenDA AVS 流动性重新质押的初步ETH存入上限设定为11.7万ETH。到 2023年12月18日,这一上限将增至约200,000 ETH。此外,在12月18日,EigenLayer将开始接受来自六种新的流动质押代币存款:osETH、swETH、oETH、EthX、WEBETH 和 AnkrETH 的存款。 截至2023年12月14日,包括rETH、stETH和cbETH 在内的流动性代币以及原生ETH代币的质押ETH存款金额均不到以太坊ETH存入总量的1%。随着时间推移,EigenLayer团队将逐步提高向EigenDA和其他AVS存入ETH的能力,以确保以太坊和相关AVS的经济安全在协议得到充分测试之前不会受到威胁。EigenLayer的完整开发路线图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并且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特别是随着 AVS池的增长。 在某种程度上,重新质押成为以太坊上一种可靠且可扩展的活动,类似于通过Lido协议已经变得非常普遍的流动性质押活动,那么通过重新利用质押以太坊来为操作(如排序)提供额外的安全性,预计将使Rollup受益。此外,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验证器节点运营商的发行量下降,以太坊的质押收益率预计也会增加,这可能会增加对以太坊的需求,而不仅仅是Rollup排序器,还包括DeFi应用程序和基金会。即使ETH在以太坊上执行交易的效用下降,而Rollup应用增加,重新质押活动仍有可能带来丰厚的收益,这可能会鼓励Rollup运营商以外的个人和实体购买和质押ETH。 结论 以太坊的收入将受益于能够通过L2维持更大规模的交易活动,尽管在短期内,该网络可能会面临收入减少问题,原因是缺乏Rollup采用以及实施升级补贴Rollup成本。由于迫在眉睫的升级应该会减少而不是增加费用支付,ETH在短期内可能会表现不佳,至少就投资者根据其费用衍生协议收入对以太坊进行估值而言是如此。 Rollup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在短期内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和应用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Rollup技术的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互操作性的提高,大部分终端用户活动可能会从以太坊迁移到L2。当这种情况发生,L2s之间争夺用户的竞争将会加剧,Rollup运营商的利润率可能会下降。 从长远来看,L2s上的原生账户抽象等技术将进一步减少最终用户直接持有ETH的需求。更有可能的是,随着流动性解决方案的存在以及EigenLayer等重新质押解决方案的成熟,最终用户和 DeFi 协议将持有ETH的代币代表及其累计收益。原生ETH的主要持有者可能是Rollup运营商,他们使用代币代表最终用户购买以太坊上的区块空间。与L2的L1价值累积相关的进一步研究领域包括:最大可提取价值对模块化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零知识证明对Rollup设计、其桥接和经济学的演变。

重仓以太坊

摘要

即将到来的以太坊Cancun/Deneb升级预计将减少Rollup运营商为区块空间支付的费用,所以在短期内将给以太坊的费用衍生协议在收入上造成不利影响。ETH可能会因此表现不佳,尤其是当建立在以太坊基础上的Rollup项目与其他性能更强、成本相对更低的结算和数据可用性链的互操作性越来越强时。从长远来看,如果区块链模块化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像以太坊和Celestia这样的一层公链的主要网络费用驱动因素将是二层Rollup服务提供商,而不是最终用户。正因如此,再加上二层公链越来越多地采用账户抽象,为区块空间付费而持有以太坊的主要个人预计将是Rollup运营商,而不是最终用户。

简介

加密货币行业的一个古老问题是,如何在扩展公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或至少保持)网络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属性。最近推出的Celestia代表公链扩展不可能三角问题的新解决方案的成熟。Celestia是首个经过高度优化的公链,可为Rollup提供数据可用性(DA)。作为一个数据可用性层,Celestia没有执行交易原生功能。相反,Celestia为Rollup提供区块空间,以临时发布成批的用户交易数据。作为一个DA层,Celestia采用数据可用性采样(DAS)等策略来降低区块空间成本,这些区块空间专门用于执行层,如代表链上用户发布数据的智能合约rollups。

以太坊也在努力降低用于DA目的的区块空间成本,但代价是更高的节点要求。Proto-Danksharding是以太坊下一次网络升级的主要代码变更。这次升级被称为Cancun/Deneb,预计会将以太坊节点的临时数据存储空间增加768kB。据估计,用于Rollup交易的额外区块空间将使以太坊的DA成本至少降低10倍。

与扩展公链相关的模块化理论的核心是,公链不应由单一网络来执行通用公链计算的所有核心功能(即整体或集成区块链理论),而应将责任(如执行或DA)外包给专门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增强功能和性能。

随着以太坊实施网络升级以更好地支持 Layer 2 Rollups,来自Rollup Sequencers(即从最终用户向DA层发布数据的实体)的协议收入份额可能比直接的L1最终用户更大。目前,在以太坊上支付的所Gas中,Rollup占12%,高于年初的3%。

每月用于结算L2 Rollup交易的Gas

本报告将深入探讨从L2 Rollup到L1公链的价值累积的短期和长期前景,同时考虑到重置和账户抽象的影响。Cancun/Deneb等近期升级的激活,加上L2从使用以太坊作为结算和DA层迁移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可能会在短期内对以太坊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Rollup技术的成熟和以太坊DA功能的提高,以太坊的价值将表现优异。

本报告是我们之前关于区块链模块化理论的报告《区块链模块化的意义》的延伸,该报告介绍了许多与模块化理论相关的术语和概念,并对分层区块链的费用产生和收入驱动因素提出了更多见解--我们建议将该报告作为本报告讨论的先导来阅读。

2023年L2采用情况

自1月份以来,以太坊L2的交易活动增加两倍多。2023年,L2每日交易总数的名义增长和百分比增长都是最高的。

以太坊L2s与以太坊主网的日均TPS总和

在L2中,Optimism和Arbitrum在2023年锁定在以太坊L2中的总价值份额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11%和7%。Base和zkSyncEra的价值增长最多,在L2中锁定的总价值份额分别增长9%和4%。(注:锁定的总价值指标基于代币的美元价值,并不一定代表存入协议的代币名义价值的变化。)

以太坊L2中锁定的总价值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今年推出的名为Base的Rollup,在L2用户中的采用率和受欢迎程度迅速上升。截至12月12日,Base的锁定总价值(TVL)在L2中排名第三。在交易活动方面,Base的日交易量有时会高于以太坊上使用最广泛的两个L2(按TVL 计)Arbitrum和Optimism。

在以太坊TVL排名前三的L2中,Base Sequencer(排序器)通过排序用户交易并将其批量转化为区块,产生收入约占总收入的20%。截至目前,Optimism、Base和Arbitrum排序器已从用户费用中产生1.4亿美元收入。

Optimism、Base以及Arbitrum组合排序器收入

展望2024年,随着Cancun/Deneb升级的激活,批量用户交易并在以太坊上完成交易的成本将大幅降低,从而提高Rollup排序器的利润率,同时降低以太坊的费用收入。

Cancun/Deneb(坎昆升级)

Cancun/Deneb升级中的主要代码变更是以太坊改进提案(EIP)4844,也称为Proto-danksharding。原生Proto-danksharding为Rollup交易创建专用区块空间。这些被称为「blobs」的交易将根据独立于普通用户交易的收费市场进行定价,并且只在大约三周的时间内临时存储交易数据。通过激活EIP 4844,每个区块将增加768 KB的数据空间,供Rollup交易使用。

Cancun/Deneb升级可能会在短期内减少以太坊的费用收入,因为 EIP 4844 将使Rollup向以太坊支付的区块空间费用减少10倍以上。此外,由于Rollup技术在缺乏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和互操作性方面一直存在技术挑战,以太坊的大部分费用收入可能将继续来自直接在以太坊上执行交易的最终用户,而不是L2。在Rollup技术成熟之前,以太坊的收入不太可能从 EIP 4844 中显著受益。

短期技术挑战

下面将深入探讨Rollup运营商在2023年优先考虑并将在2024年继续推进的三个关键发展领域:

可扩展性:Rollup不能免收费用波动的影响。正如我们在之前关于区块链模块化的报告中强调的那样,2022 年6月,当Project Galxe 的Arbitrum Odyssey 营销计划引发大量链上活动时,Arbitrum(以太坊锁定总价值领先的Rollup)的交易费用短暂高于以太坊。从那时起,Arbitrum的费用明显下降,尤其是在2022年8月发布Nitro后。

Optimism于2023年6月完成的Bedrock升级也旨在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并降低Gas费。Rollup的可扩展性是开发人员重点改进的一个活跃开发领域。

Optimism和Arbitrum的日均交易费(美元)

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开发者关注的另一个Rollup开发领域是去中心化。以太坊上的所有加密货币都很容易受到中心化攻击,因为它们依赖于单个节点操作员来排序或排序交易并生成区块。为提高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加密货币的三个核心重点领域包括 (i)实施有效性/欺诈证明,(ii) 扩展用于验证和排序的操作员集,以及 (iii) 删除管理员权限并通过治理分配Rollup控制权。

Optimism & Arbitrum:安全与治理

互操作性:以太坊占据通用公链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强大的网络效应。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以太坊,用户在以太坊上交互的资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加,网络的价值也在正反馈循环中增加。这种流动性的分散性是Rollup采用的一个障碍。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系统得益于流动性的集中和Dapps 在一个协议上的可组合性。因此,解决资产从L1到L2的无缝迁移,以及在L2生态系统内的无缝迁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将有助于推动最终用户从以太坊迁移到L2。

替代性 DA 解决方案的优势

短期内,以太坊的收入仍将主要由终端用户直接在L1上发起的交易产生。随着在L2上进行交易的成本节省因L2的可扩展性升级而增大,以及Rollup的去中心化和互操作性得到改善,用户对L2的采用将会增加。此外,选择使用Celestia等替代性去中心化层以提高成本效益的加密货币公司,只需将节省的部分成本转嫁给加密货币用户,就能获得更高利润。除了以太坊和Celestia,NEAR等其他L1级公链也已宣布打算转向为作为DA层的Rollup 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下图所示,L2上的用户可以比以太坊上的用户少花90%以上的交易费用:

年初至今 以太坊L2上累计净存款

通过将Rollup上用户交易数据发布到Celestia而不是以太坊上,由于 Celestia上的交易费用较低,Rollup运营商可以获得更高利润率。平均而言,Celestia上的手续费比以太坊上的手续费低了数倍,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Celestia公链的诞生时间较早,于2023年10月 31日在主网上线。下图描述Celestia和以太坊之间的费用比率,该比率基于每个协议的日均交易费用(美元)。Celestia日交易费平均比以太坊便宜80倍。(注:以下数据显示的是Celestia和以太坊上所有类型的用户交易费用,而不仅仅是Rollup排序器支付的交易费用)。

以太坊与Celestia每日平均费用比率

作为一个上线不到两个月的新生公链,Celestia还没有像以太坊那样被L2广泛用于DA。Celestia上大部分交易活动并不是Blob交易的确认,而是与Celestia 原生资产的质押和质押委托相关的活动。随着 Celestia上Blob 交易活动增加,交易费用可能会波动并呈上升趋势。然而,由于Celestia对DA 进行了优化,而目前以太坊上并不存在这种优化,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elestia上的Rollup费用不太可能高于以太坊。

总之,我们预计,随着2024年Cancun/Deneb升级的启动,以太坊上的区块空间成本降低,以太坊网络收入将下降,或者至少低于没有Cancun/Deneb升级时的水平。此外,由于Rollup的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和互操作性方面的持续挑战,预计以太坊网络收入的大部分仍将来自最终用户而非L2。最后,如果排序器没有将节省的所有加密成本转嫁给付费的加密用户,而是转而使用Celestia等其他Rollup解决方案,那么Rollup的利润率预计将在短期内增加。

长期展望

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长期来看,随着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大规模采用,以太坊的收入可能会上升,以及交易执行的Rollup使用率将是以太坊的10倍甚至更高。更低廉的L2费用可以为游戏、社交媒体、娱乐、体育等多个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带来新的用例。推动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也称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更广泛采用的新用例预计将增加对以太坊区块空间的总体需求,从而增加以太坊的总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以太坊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作为结算和DA层的Rollup服务。此外,随着对最终用户活动竞争加剧,Rollup排序器的利润空间也在收紧。

未来几年,多个高度优化的DA层的存在可能会加速以太坊L2从专门向以太坊发布数据迁移到提供更便宜区块空间的其他DA层。这些新的DA层最终可能会更直接地挑战以太坊,这可能会削弱以太坊目前作为最广泛使用的Rollup基础层的地位。不过,正如上一节所讨论的,网络效应很重要,Rollrp开发者正在努力提高在不同Rollup协议上推出的Dapp 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可组合性。为确保用户及其流动性在未来能在不同的DA层之间轻松切换,Caldera、Hyperlane和Polymer等项目正在构建工具,使Rollup协议能在多个DA层上顺利运行,而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只要像以太坊这样的共享结算和DA层在用户体验方面提供优势,让用户在不同的Rollup和在这些Rollup上运行的Dapp之间进行资产迁移,那么以太坊很可能会继续作为最有价值的DA层而占据主导地位。

以太坊的竞争优势

尽管以太坊在2023年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具有最高安全性、价值、去中心化和网络效应的结算和DA公链,但来自Celestia和其他从设计之初就专门支持Rollup 活动的公链的竞争将愈发激烈。虽然与以太坊相比,Celestia的数量较少,发展也刚刚起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太坊作为支持Rollup交易的DA公链的主导地位有可能被削弱,尽管这种可能性仍然很小。为此,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正在努力推出Cancun/Deneb升级版本,以增强以太坊的DA功能。然而,在讨论二层Rollup对以太坊收入的长期影响时,必须考虑一种情况是,Rollup永远无法为用户提供与基础层同等水平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互操作性。

尽管有费用更低优势,但通过L2 Rollups分割应用层流动性可能会在短期和长期内将大部分用户交易活动锚定在以太坊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Celestia作为DA层的表现优于以太坊,以太坊作为世界上最去中心化的通用公链的竞争优势可能会继续胜出并吸引新用户。届时,以太坊的收入将继续极不稳定,并取决于直接在其基础层上与应用程序互动的用户数量。与更便宜的L2和替代L1相比,一些用户可能会在以太坊上执行交易,以利用该网络作为通用公链无与伦比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如前所述,在短期内,大多数终端用户活动留在以太坊上而不是迁移到L2上,将导致高收费和网络收入的暂时性激增。但是,如果没有可扩展性,以太坊的收入仍将受到有限的交易吞吐量限制,并且由于缺乏足够的区块空间来满足新需求,收入仍将是不可预测的。用户付费带来的短期收入最终会因网络无法支持更大规模的用户活动而受到拖累,这将对以太坊作为通用公链的长期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下图描述以ETH为单位的以太坊日均交易费用波动情况:

以ETH为单位的日均交易费用

在以太坊诞生后的头六年时间里,作为以太坊区块生产者的矿工们集体投票增加区块Gas限制,有效地将单个区块可容纳的交易数量增加至少12倍。2021年8月,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执行硬分叉(一种向后不兼容的全网升级),将最大区块气体限制从1500万倍提高到 3000万倍,并改造手续费市场以减少手续费波动。

以下图表说明自以太坊诞生以来,由于用户对区块空间的压倒性需求,以太坊区块Gas限制增加了:

以太坊每日总区块空间限制与已用区块空间对比

尽管这些年来以太坊的区块Gas限制发生这些变化,但费用波动性和有限网络可扩展性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Rollup被证明无法长期有效地继承大部分最终用户活动,那么就需要一个长期解决方案。

其他考虑因素

关于从L2到L1的长期价值累积,还有两个值得讨论因素,即在L2 上激活原生账户抽象的趋势,以及在以太坊上的重新质押解决方案。

账户抽象

如果L2Rollup排序器最终成为最终用户与基于公链的应用程序交互所依赖的中间服务商,而不是直接与以太坊交互,那么在未来,用户也很可能不再直接持有以太坊,而是能够以稳定币甚至法定货币支付交易费用,这取决于排序器和Rollup的设计,然后Rollup排序器代表用户将这些付款转换为以太坊,以支付以太坊交易费用。

在L2上如何支付费用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一种名为「账户抽象」的技术实现的,该技术尚未在以太坊上实现,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也不会实现。虽然账户抽象给用户体验带来很多好处,但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之间缺乏协调,没有将这项技术的实施放在其他更紧迫代码变更之前,包括提高验证器的最大有效余额、Verkle树、以太坊虚拟机对象格式、提议者构建器分离等。

虽然有建议提出在不改变核心以太坊协议的情况下实现账户抽象(ERC 4337),但该建议不太可能获得广泛采用,因为它依赖于Dapp 开发者更新其智能合约,以及最终用户选择使用替代的内存池。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兴技术,Rollups是在协议层面实现原生账户抽象的完美试验场。目前,zkSync和Starkware 等Rollup已经做到这一点,这意味着终端用户在这些协议上创建的账户会自动增强可编程性和可用性。

当用户与Dapps交互时,Rollups上原生账户抽象将改变用户体验,因为账户抽象为用户交易释放多项新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改善重复或频繁交易的用户体验:对于某些链上游戏和DeFi应用程序,用户需要提交多次交易。可以对AC进行编程,使其自动允许与某些Dapp进行交易,这样用户就可以避免使用私钥重复授权与同一智能合约交互。

在黑客攻击时停止资产流动的能力:如果用户的账户超过一定的提现限额度,就可能会有停止资金流动的嵌入式逻辑。

支持社会恢复私钥:用户账户的设计还可以依靠用户的私钥和其他社会恢复装置来转移资金。如果用户丢失私人密钥,可对账户进行编程,使用三分之二或五分之三的其他社交恢复设备重新生成新密钥。

重新质押

在未来五年内,与以太坊的Rollup增值有关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是 EigenLayer 等重新记账协议的成熟。正如Galaxy Perspectives关于重新质押的文章所解释那样,EigenLayer将使最终用户能够重新利用他们已质押的ETH来确保其他协议和Dapp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收益率。截至2023年12月,EigenLayer开发人员正在测试EigenDA的再质押工作流程,EigenDA是一个额外的DA层,由已质押的ETH保护,Rollup程序将能够向其发布数据,而不是直接向以太坊发布数据。选择通过EigenLayer重新质押的验证器节点操作员在验证以太坊和 EigenDA 上的交易时,将受到额外的削减条件(惩罚),但作为回报,他们也能从两种协议(而不是一种)的质押中获得更高收益。EigenLayer团队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在主网上推出EigenDA。此后,EigenLayer将加入新的协议,验证器节点操作员可以在EigenDA 之外对这些协议进行再质押。

EigenLayer重新质押工作流程图

像 EigenLayer 这样的重新质押协议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在以太坊上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EigenLayer 上的首批主动验证服务(AVS)将通过重新质押的方式提供给节点运营商支持,这些服务最初将经过精心策划和实际测试。EigenLayer 开发人员有意限制可存入协议的 ETH和流动质押代币的数量。目前,EigenLayer团队已将EigenDA AVS 流动性重新质押的初步ETH存入上限设定为11.7万ETH。到 2023年12月18日,这一上限将增至约200,000 ETH。此外,在12月18日,EigenLayer将开始接受来自六种新的流动质押代币存款:osETH、swETH、oETH、EthX、WEBETH 和 AnkrETH 的存款。

截至2023年12月14日,包括rETH、stETH和cbETH 在内的流动性代币以及原生ETH代币的质押ETH存款金额均不到以太坊ETH存入总量的1%。随着时间推移,EigenLayer团队将逐步提高向EigenDA和其他AVS存入ETH的能力,以确保以太坊和相关AVS的经济安全在协议得到充分测试之前不会受到威胁。EigenLayer的完整开发路线图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并且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特别是随着 AVS池的增长。

在某种程度上,重新质押成为以太坊上一种可靠且可扩展的活动,类似于通过Lido协议已经变得非常普遍的流动性质押活动,那么通过重新利用质押以太坊来为操作(如排序)提供额外的安全性,预计将使Rollup受益。此外,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验证器节点运营商的发行量下降,以太坊的质押收益率预计也会增加,这可能会增加对以太坊的需求,而不仅仅是Rollup排序器,还包括DeFi应用程序和基金会。即使ETH在以太坊上执行交易的效用下降,而Rollup应用增加,重新质押活动仍有可能带来丰厚的收益,这可能会鼓励Rollup运营商以外的个人和实体购买和质押ETH。

结论

以太坊的收入将受益于能够通过L2维持更大规模的交易活动,尽管在短期内,该网络可能会面临收入减少问题,原因是缺乏Rollup采用以及实施升级补贴Rollup成本。由于迫在眉睫的升级应该会减少而不是增加费用支付,ETH在短期内可能会表现不佳,至少就投资者根据其费用衍生协议收入对以太坊进行估值而言是如此。

Rollup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在短期内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和应用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Rollup技术的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互操作性的提高,大部分终端用户活动可能会从以太坊迁移到L2。当这种情况发生,L2s之间争夺用户的竞争将会加剧,Rollup运营商的利润率可能会下降。

从长远来看,L2s上的原生账户抽象等技术将进一步减少最终用户直接持有ETH的需求。更有可能的是,随着流动性解决方案的存在以及EigenLayer等重新质押解决方案的成熟,最终用户和 DeFi 协议将持有ETH的代币代表及其累计收益。原生ETH的主要持有者可能是Rollup运营商,他们使用代币代表最终用户购买以太坊上的区块空间。与L2的L1价值累积相关的进一步研究领域包括:最大可提取价值对模块化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零知识证明对Rollup设计、其桥接和经济学的演变。
HashKey:从模块化的角度讨论 Rollup 和应用链选择Rollup 概念由以太坊扩容兴起,下一阶段的以太坊主网升级也将围绕增强 Rollup 扩容效果的主题。自 Rollup 诞生后,应用无需部署在公链上,而可以选择手续费更便宜的 Rollup,应用链也可以不再以侧链的形式与底层链相连,而是采用独立 Rollup 的形式以实现定制化的功能。本文将借助模块化区块链的概念,以模块化的角度讨论 Rollup 和应用链可选择的形式。 一、Rollup 的种类 (一)模块化概念 Rollup 的扩容方式简单理解为将交易的执行放到链下,再将交易结果传回链上,传回链上的数据和结果是可用且可验证的,以保证 Rollup 中交易的真实性。由于 Rollup 链下数据可用性和状态转换结果发布到底层链上,所以底层链能够对其进行验证,因此在理想情况下,Rollup 执行交易不仅可以实现扩容,还能与底层链捆绑安全。 在区块链模块化概念中,Rollup 等 Layer 2 的扩容方案是将区块链的执行层独立由单独的项目实现,减轻了区块链的工作。随着模块化概念的发展,区块链的每个模块组件越来越专业化,并且产生了对应的辅助工具产品,增加了区块链的可组合性,能够更便捷地生成一些定制化功能的区块链。Rollup 的种类也不止于独立执行层这一种,而是衍生出多种形式。在介绍 Rollup 种类之前,首先要理解模块化的概念。 模块化公链以 Celestia 为代表,其模块化概念将区块链分为四层:数据可用层(Data Availability)、共识层(Consensus)、结算层(Settlement)、执行层(Execution),这四种模块分别代表了交易在被记录在链上所经历的过程。数据可用性简称为 DA,用来保证交易信息在链上可用,即数据被发布到链上,让所有人接触。共识层中节点需要对区块中交易记录的顺序达成一致。结算层用于处理争议和保证交易结果的最终性,例如为执行交易提供了验证证明和欺诈证明。执行层用来执行交易并实现状态正确更新。在单一的公链上,这四部分在同一区块链上实现,加重了公链的负担,因此无法负载大量应用,将区块链进行模块化分类可以让各专业化工具辅助区块链实现更多功能和扩容。 (二)Rollup 的组合 Rollup 等 Layer 2 视为执行层为公链提供可扩展性时,会被要求将数据可用性传回底层链(Layer 1)上,并且由底层链实现结算和共识。不难发现,Rollup 的扩容效果存在短板,如果底层链的数据可用性、结算或共识速度和资源不足以维持 Rollup 时,就会限制 Rollup 中的交易速度。底层公链自身也需要同步为执行层优化,例如以太坊在区块上增加 Blob 空间,是为了增加 Rollup 的数据可用性空间和降低 Rollup 使用 Layer 1 的成本。 为了保证 Rollup 上执行结果是正确的,Rollup 可以分成 Optimistic Rollup 和 ZK Rollup 两条路径,这也是早期对 Rollup 的分类方式。现在可以由 Rollup 所选择的模块化组件进行分类,不同的模块化选择让 Rollup 具有不同特性。 例如,在 Delphi Digital 对 Rollup 的解读中,Rollup 被划分成下图的形式。在区块链被抽象出模块后,出现了针对模块的基础设施,因此 Rollup 可以借助不同的工具进行排列组合,以适应 Rollup 中的应用。Rollup 可以在四个模块中选择不同的组件,尤其体现在执行层和数据可用层。 图 1:Rollup 的模块化组件,资料来源:《The Complete Guide to Rollups》 (三)Rollup 的模块化选择和特征 下表展示了不同种 Rollup 所借助的模块组件特点。 表 1:各种 Rollup 特点  1、单层区块链(Monolithic) 对于单层区块链来说,这四种模块由同一区块链完成,因此负担较重,应用部署在单层区块链上的费用也较高。例如以太坊中的节点需要执行交易、更新以太坊状态、验证交易和状态,还需与其他节点达成共识。因此单层区块链上的交易费用相对较高,速度较慢。 2、智能合约 Rollup(SC Rollup) 智能合约 Rollup 通过在底层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来接收和验证交易,也是经典 Rollup 的形式。当 Rollup 中执行交易后,Rollup 会将数据可用性传回底层链上,并由智能合约呈现状态更新结果。除了执行外,智能合约 Rollup 中交易确认的其他步骤由底层链实现。智能合约 Rollup 主要分为 Optimistic Rollup 和 ZK Rollup 两类,他们的区别在于对执行结果的验证方式分别为欺诈证明和零知识证明。 3、嵌入式 Rollup(Enshrined Rollup) 嵌入式 Rollup 的执行层不独立于底层链架构,而是作为底层链的一部分存在。在以太坊中,嵌入式 Rollup 主要围绕 ZK 方向,目的是向以太坊网络提供 zkEVM 功能,以降低以太坊上的验证成本,现在仍处于开发状态。与其他种类 Rollup 相比,嵌入式 Rollup 更像是一种分片,其中的交易会随区块结算,交易速度等性能方面相对处于劣势。 4、结算 Rollup(Settlement Rollup) 结算 Rollup 是具有结算功能的 Rollup,这一概念常常与 Rollup 之上的扩展层相关联,例如 Layer 3 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位于 Layer 2 的 Rollup 将成为 Layer 3 Rollup 的结算层。Layer 3 最常见的形式为智能合约 Rollup,因此结算 Rollup 需要具备智能合约功能。 5、主权 Rollup(Sovereign Rollup) 主权 Rollup 是相较于智能合约 Rollup 区别的主权,重点体现在分叉方面。在智能合约 Rollup 中,分叉规则由智能合约决定,进行分叉只能升级智能合约,因此智能合约无法修改时默认 Rollup 没有分叉的能力。在主权 Rollup 中,规则由客户端决定。虽然数据可用性是发布在底层链上的,但对数据可用性的解读由客户端完成,因此结算功能也由主权 Rollup 负责。 这一过程类似于以太坊的共识转换过程,当以太坊转为 PoS 机制时,节点需要下载 PoS 客户端用于共识,原有的 PoW 客户端会升级去掉共识层的功能。虽然理论上节点可以选择不升级,继续通过旧的 PoW 客户端挖矿,但在难度炸弹之后 PoW 挖矿的经济收益微乎其微,并且不受以太坊基金会支持,所以没有节点坚持 PoW。在主权 Rollup 中,数据会发布在底层链上保证可用性,但用户可以通过不同客户端对 Rollup 进行分叉,并且不会影响其他客户端版本解读的内容。 6、链下 DA Rollup 将数据可用性传回链上是保证其安全的重要步骤,但链上成本阻碍了 Rollup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于是有些项目将数据可用性放在链下保管以节约成本,例如 Validium。曾经 Validium 被视为一种特殊的 Layer 2,但由于默认以太坊 Layer 2 要与以太坊的安全性相一致,不在以太坊上传 DA 的项目很难确认其安全性的原因,以太坊基金会成员公开宣布不利用以太坊作为 DA 层的不会被视为以太坊的 Layer 2。 (四)关于开放 Rollup 和单一应用 Rollup 除了以模块化的分类方式外,Rollup 还能以承载应用来划分,这是更明显的区别,可以分为两类:开放 Rollup 和单一应用 Rollup,他们都可以通过以上文介绍的方式与底层链相连。开放 Rollup 中的功能更通用,会采用 EVM 虚拟机、允许其他应用部署在 Rollup 上,例如 Arbitrum 和 zksync。而单一应用 Rollup 只为一个应用构建,例如 Loopring。单一应用 Rollup 的状态转换功能和虚拟机可以针对应用来定制,提高其性能并且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需要高性能的应用更需要这类 Rollup。 应用成为独立 Rollup 与底层链的连接成本要远低于直接部署在底层链上,同时独立 Rollup 还能为应用实现定制化的设计。市场上也出现了针对构建单一应用 Rollup 的工具,帮助他们开发 Rollup,降低部署成本。有些应用还会选择成为 Layer 3,通过一条 Rollup 与底层链相连,这样成本更低。 二、Rollup 存在的问题 (一)Rollup 中的五种风险 Rollup 仍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针对 Rollup 名词、概念和所具功能依旧在发展。Rollup 起源于以太坊,但模块化让 Rollup 的功能和形式得到丰富,并且模块中专业化解决方案降低了 Rollup 部署成本。虽然 Rollup 的设定是继承底层链安全性且能扩容,但实际上 Rollup 的风险依旧存在。一些 Rollup 项目虽自称为安全性与以太坊绑定你,但事实不一定如此,开发者仍有很大权力修改 Rollup 中的交易。 参考 L2BEAT 的评级标准,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 Rollup 存在五类风险。但这些风险是通用的,其他种类的 Rollup 也存在对应的问题,同时这些风险也需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图 2:Rollup 的风险 资料来源:L2BEAT,2023 年 10 月 1、状态验证(State Validation) 状态验证主要指 Rollup 中状态转换的正确性和完整性,Rollup 外的人需要能够验证 Rollup 中交易的正确性。在 Optimistic Rollup 中,状态验证采用的是欺诈证明,如果有人在挑战期内(一般为 7 天)发现 Rollup 上传了错误信息,则可以发送状态是错误的证明来阻止错误内容发布到底层链中,同时此错误状态后的内容回滚。欺诈证明分为很多种,例如 Arbitrum 采用的是多轮交互式证明。其他项目的欺诈证明仍在开发中,而欺诈证明上线前是允许错误状态更新的。 在 ZK 类型的 Rollup 中,状态转换证明由零知识证明提供,零知识证明主要有两种形式,zk-STARKS 和 zk-SNARKS。在生成的零知识证明被底层链确认后,Rollup 的有效性随即得到确认。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挑战期的要求会让 Optimistic Rollup 中交易得到最终确认的时间长于 ZK Rollup,但 ZK Rollup 中提交零知识证明的成本较高,并且不完全适用以太坊的 EVM。目前也有针对这两者的创新,例如将零知识证明融入欺诈证明中,减少挑战期的时间。 2、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 数据可用性上传到任何人都能获取的地方,是验证状态有效性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数据可用性发布到安全性更高的区块链中,可以借助区块链的安全性。当 Rollup 将数据可用性发布到以太坊上时,只有以太坊回滚时 Rollup 的内容才会回滚。虽然这不意味着 Rollup 中的内容无法更改(下文将详细介绍),但一般将数据可用性发布的场所可视为保证安全的基础保证。 对于以太坊上的 Rollup 来说,数据可用性占据了区块空间,DA 的花销成为 Rollup 最大的负担,以太坊也在着手解决降低 Rollup 成本的问题。EIP-4844 的提案通过给区块增加 Blob 扩大空间,将 Rollup 上传的数据统一放到更便宜的 Blob 中来降低成本。 选择独立于底层链的 DA 是另一种解决方案,例如使用 Celestia 或 EigenDA 来作为数据可用性的发布场所。但这对于以太坊来说数据被保存在链下,数据可用性是保证用户资金安全的基础,如果数据可用性不公开时,用户无法验证和保证交易的正确执行。因此对以太坊生态来说,一些使用独立 DA 的项目会因安全无法保证而不受以太坊承认为 Layer 2 项目。 3、智能合约可升级(Upgradeability) 智能合约 Rollup 依靠智能合约与底层链连通,如果智能合约是可升级的,意味着能够实现 Rollup 的关闭和分叉,不能完全保证 Rollup 中用户资金的安全。但是,如果 Rollup 智能合约不可升级,也会影响 Rollup 的功能。智能合约的部署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合约可升级意味着 Rollup 可修复潜在的 Bug,进行功能升级,以及阻止 Rollup 中的黑客攻击活动。在智能合约不能升级的情况下,Rollup 的功能升级只能通过创建新合约并进行用户迁移完成,较为繁琐。智能合约设置为延迟升级是折中的解决方案,但延迟升级不能阻止 Rollup 中可能的攻击行为。 可以看出,无论智能合约可升级或不可升级都存在固有的问题,现在大部分 Rollup 都会选择可升级。需要明确智能合约升级的控制权和触发升级的时点,代替社区表达和执行智能合约升级的角色一般为多签组织、开发团队、安全委员会、DAO 等。 Rollup 最便捷升级的场景发生在主权 Rollup,它开放了分叉 Rollup 的权力。如果社区对 Rollup 的发展出现分歧,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客户端让 Rollup 走向不同道路,这两者会独立执行交易并向底层链上传数据可用性,不会互相影响。分叉出的两个 Rollup 不分对错,而是通过社区共识来区分。主权 Rollup 可以灵活地更新 Rollup 功能,是 Celestia 项目宣传的区别于以太坊经典 Rollup 的概念。 4、排序器(Sequencer) 排序器是 Rollup 的重要组件,负责在 Rollup 中排列交易,这是与 Layer 1 区块链所区别的地方,如果 Rollup 中以节点进行共识的方式对交易顺序达成一致,会阻碍交易的达成速度。排序器决定了 Rollup 的活性,如果排序器停止运营,Rollup 中的交易内容无法发到底层链上来保证数据可用性,无法让用户证明其资金是最新状态。解决这一问题的简单方式是避免排序器的单点故障,开放排序器准入等,开放排序器还能保证 Rollup 上的交易避免审查。避免排序器问题,保证 Rollup 的活性的措施还包括让 Rollup 智能合约给用户开通「逃生通道」,让用户能够绕过排序器,强制将交易发送给 Layer 1 中的节点。 目前的 Rollup 上大多没有开放 Rollup 的排序器权限,而是自己组建,这种情况下能得到更多收益。除了 Rolllup 上交易手续费外,排序器还能得到跨层间的 MEV 收入。排序器的创新发展方向为去中心化排序器、共享排序器、跨层排序器等。 5、提案人(Proposer) 提案人负责将排序器已排列的交易上传状态证明到以太坊上,更新根节点的状态,在 ZK Rollup 中则是零知识证明。如果提案人全部掉线,Rollup 上的交易状态更新会停滞,可能导致用户无法提取他们在 Rollup 上的资金。解决方案和排序器类似,需要 Rollup 开放提案人准入,而非小范围的审核许可制。开放 Rollup 用户的强制提现功能,让用户可以自己发送证明到底层链上,避免 Rollup 审查也可以防止提案人的风险。 (二)总结 Rollup 能够受信任和保证安全性来自多方面,与公链的逻辑不同,不是排序器去中心化就能保护用户资金的安全。Rollup 与底层链相连,来自底层链上的资产是很重要的部分,要保证 Rollup 与底层链之间的桥连接安全,还需要让 Rollup 中的用户能够强制将交易发送给底层链节点,实现最低标准的同等安全。除此之外,数据可用性、状态验证证明等也是保证 Rollup 能实现与底层链同等安全的条件。 目前的 Rollup 多借助于辅助轮(training wheels)手段维持运转,意味着必须引入额外的信任假设才能认为现在运转的 Rollup 是安全的。例如有的项目提交证明的系统仍处于开发中,说明 Rollup 可能向底层链提交无效交易。Rollup 智能合约的升级是开放的,代表升级智能合约后可能盗取 Rollup 中的资金。还有排序器和提案者的许可制,存在用户交易和提现受到中心化审查的风险。辅助轮代表目前有些 Rollup 不是最小化信任的,仍需要用户相信 Rollup 的参与者们不会作恶。 总的来说,Rollup 扩容工具受信任的基础来自上传到底层链中的交易执行结果保证是正确的,并且将资产转移到 Rollup 后,还能随时将 Rollup 上的资产提现到底层链上。在一些侧链类扩容项目中,用户需要先信任第三方,也就是侧链上的节点不会作恶,而且还要信任关联资产桥的安全,信任成本太高。这也是为什么 Rollup 要优于侧链,成为主流的扩容方式。虽然目前在 Rollup 发展早期,Rollup 还存在不尽完美的地方,但在摘除辅助轮之后,Rollup 需要各方面达到最小化信任的要求,例如完备的状态有效性证明方案、开通「逃生通道」、严谨的智能合约升级机制等。 三、应用链的选择 (一)应用链的趋势 公链为应用提供发展的平台,但同样在平台上也会制约应用发展。对于需要个性化功能的应用来说,公链不再是目的地,因此应用会选择独立成为应用链,将活动转移到应用链上进行。本小节将主要讨论以应用链形式呈现的应用。 对于应用链来说,独立运营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 1、自成生态 - 功能平台化 应用能够围绕自己的主题,发展相关的生态,包括扶持有助于生态发展的项目。自成生态能够增加项目叙事,并且可以捕获额外的价值。 2、自我主权 - 减少负外部性 平台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暴露其负外部性问题,例如链上拥堵造成用户手续费过高,而独立应用链平台不需要与其他应用分享资源,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问题。 基于上述因素,独立成应用链往往是每个应用所设定的最终愿景,但在起步阶段,应用难以负担得起链的成本,并且完全脱离公链会让应用失去接触公链原生资产、导入公链用户的便捷性。部署链的前置条件包括更改开发环境、链的节点准备、共识机制选择等,需要链自身维护其账簿安全和节点共识。因此在应用发展中,独立成链往往作为最后一阶段实现,但在实际情况下,出于成本和应用发展的考虑,独立的应用链计划很难实现。 因此帮助应用构建应用链一直是区块链基础设施中的一类,致力于降低应用链部署成本。也可以看到,应用链从平行链、侧链发展到 Rollup 的形式,其中经历了几次叙事转换。在 Rollup 中,也存在最小(Micro Rollup)的概念,此 Rollup 专为应用准备,Rollup 中的功能和虚拟机的执行方式等也可以根据应用定制。 (二)应用链的权衡 对于第一节中讨论的 6 种模块化形式来说,适合应用链的是智能合约 Rollup(Layer 2 或 Layer 3)、主权 Rollup 和链下 DA 的形式。因为对于应用链来说,成立单层区块链的成本较高,Enshrined Rollup 的作用是给原本底层链带来更多功能。应用链可以作为结算层使用,以便扩大生态,需要具备智能合约功能。 对于应用链来说,既可以选择选择已有的 RaaS 工具或其他 Rollup 开放的架构,也可以根据模块化的角度,攒成一个 Rollup。明显地,应用链使用已有工具虽然能简化部署成本,解决排序器等问题,但已有的解决方案不如自己搭建 Rollup 灵活,能够自主决定 Rollup 的各组件以及表达的功能。 无论是何种方式构建的应用链,运营者最关心的两个方面是可控度和应用运行成本。应用链对于基础设施的选择决定了其安全性和性能,也代表了应用对链的可控度,例如上文讨论的排序器和可升级智能合约等设置。而主权区块链的设定让 Rollup 分叉和主权选择更容易和灵活。DA 成本决定了应用的运行成本,一些新的 DA 解决方案能够在链下保管资料,成本远低于以太坊。应用链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如下图所示。其中,链上 DA 和低可控度是 Rollup 最理想的情况。 图 3:应用链考虑的两个角度 什么适合应用?这一问题需要应用自己解答,应用链的成本与实现底层链同等级别的安全性很难同时满足,那么根据应用自身所要实现的目标,在可控、安全、成本等方面做取舍。金融资产类应用和游戏类应用所选择的方式是不同的,Rollup 能够实现应用链所需要的组合性。 图 4:应用的权衡 资料来源:Vitalik Buterin 博客

HashKey:从模块化的角度讨论 Rollup 和应用链选择

Rollup 概念由以太坊扩容兴起,下一阶段的以太坊主网升级也将围绕增强 Rollup 扩容效果的主题。自 Rollup 诞生后,应用无需部署在公链上,而可以选择手续费更便宜的 Rollup,应用链也可以不再以侧链的形式与底层链相连,而是采用独立 Rollup 的形式以实现定制化的功能。本文将借助模块化区块链的概念,以模块化的角度讨论 Rollup 和应用链可选择的形式。

一、Rollup 的种类

(一)模块化概念

Rollup 的扩容方式简单理解为将交易的执行放到链下,再将交易结果传回链上,传回链上的数据和结果是可用且可验证的,以保证 Rollup 中交易的真实性。由于 Rollup 链下数据可用性和状态转换结果发布到底层链上,所以底层链能够对其进行验证,因此在理想情况下,Rollup 执行交易不仅可以实现扩容,还能与底层链捆绑安全。

在区块链模块化概念中,Rollup 等 Layer 2 的扩容方案是将区块链的执行层独立由单独的项目实现,减轻了区块链的工作。随着模块化概念的发展,区块链的每个模块组件越来越专业化,并且产生了对应的辅助工具产品,增加了区块链的可组合性,能够更便捷地生成一些定制化功能的区块链。Rollup 的种类也不止于独立执行层这一种,而是衍生出多种形式。在介绍 Rollup 种类之前,首先要理解模块化的概念。

模块化公链以 Celestia 为代表,其模块化概念将区块链分为四层:数据可用层(Data Availability)、共识层(Consensus)、结算层(Settlement)、执行层(Execution),这四种模块分别代表了交易在被记录在链上所经历的过程。数据可用性简称为 DA,用来保证交易信息在链上可用,即数据被发布到链上,让所有人接触。共识层中节点需要对区块中交易记录的顺序达成一致。结算层用于处理争议和保证交易结果的最终性,例如为执行交易提供了验证证明和欺诈证明。执行层用来执行交易并实现状态正确更新。在单一的公链上,这四部分在同一区块链上实现,加重了公链的负担,因此无法负载大量应用,将区块链进行模块化分类可以让各专业化工具辅助区块链实现更多功能和扩容。

(二)Rollup 的组合

Rollup 等 Layer 2 视为执行层为公链提供可扩展性时,会被要求将数据可用性传回底层链(Layer 1)上,并且由底层链实现结算和共识。不难发现,Rollup 的扩容效果存在短板,如果底层链的数据可用性、结算或共识速度和资源不足以维持 Rollup 时,就会限制 Rollup 中的交易速度。底层公链自身也需要同步为执行层优化,例如以太坊在区块上增加 Blob 空间,是为了增加 Rollup 的数据可用性空间和降低 Rollup 使用 Layer 1 的成本。

为了保证 Rollup 上执行结果是正确的,Rollup 可以分成 Optimistic Rollup 和 ZK Rollup 两条路径,这也是早期对 Rollup 的分类方式。现在可以由 Rollup 所选择的模块化组件进行分类,不同的模块化选择让 Rollup 具有不同特性。

例如,在 Delphi Digital 对 Rollup 的解读中,Rollup 被划分成下图的形式。在区块链被抽象出模块后,出现了针对模块的基础设施,因此 Rollup 可以借助不同的工具进行排列组合,以适应 Rollup 中的应用。Rollup 可以在四个模块中选择不同的组件,尤其体现在执行层和数据可用层。

图 1:Rollup 的模块化组件,资料来源:《The Complete Guide to Rollups》

(三)Rollup 的模块化选择和特征

下表展示了不同种 Rollup 所借助的模块组件特点。

表 1:各种 Rollup 特点

 1、单层区块链(Monolithic)

对于单层区块链来说,这四种模块由同一区块链完成,因此负担较重,应用部署在单层区块链上的费用也较高。例如以太坊中的节点需要执行交易、更新以太坊状态、验证交易和状态,还需与其他节点达成共识。因此单层区块链上的交易费用相对较高,速度较慢。

2、智能合约 Rollup(SC Rollup)

智能合约 Rollup 通过在底层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来接收和验证交易,也是经典 Rollup 的形式。当 Rollup 中执行交易后,Rollup 会将数据可用性传回底层链上,并由智能合约呈现状态更新结果。除了执行外,智能合约 Rollup 中交易确认的其他步骤由底层链实现。智能合约 Rollup 主要分为 Optimistic Rollup 和 ZK Rollup 两类,他们的区别在于对执行结果的验证方式分别为欺诈证明和零知识证明。

3、嵌入式 Rollup(Enshrined Rollup)

嵌入式 Rollup 的执行层不独立于底层链架构,而是作为底层链的一部分存在。在以太坊中,嵌入式 Rollup 主要围绕 ZK 方向,目的是向以太坊网络提供 zkEVM 功能,以降低以太坊上的验证成本,现在仍处于开发状态。与其他种类 Rollup 相比,嵌入式 Rollup 更像是一种分片,其中的交易会随区块结算,交易速度等性能方面相对处于劣势。

4、结算 Rollup(Settlement Rollup)

结算 Rollup 是具有结算功能的 Rollup,这一概念常常与 Rollup 之上的扩展层相关联,例如 Layer 3 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位于 Layer 2 的 Rollup 将成为 Layer 3 Rollup 的结算层。Layer 3 最常见的形式为智能合约 Rollup,因此结算 Rollup 需要具备智能合约功能。

5、主权 Rollup(Sovereign Rollup)

主权 Rollup 是相较于智能合约 Rollup 区别的主权,重点体现在分叉方面。在智能合约 Rollup 中,分叉规则由智能合约决定,进行分叉只能升级智能合约,因此智能合约无法修改时默认 Rollup 没有分叉的能力。在主权 Rollup 中,规则由客户端决定。虽然数据可用性是发布在底层链上的,但对数据可用性的解读由客户端完成,因此结算功能也由主权 Rollup 负责。

这一过程类似于以太坊的共识转换过程,当以太坊转为 PoS 机制时,节点需要下载 PoS 客户端用于共识,原有的 PoW 客户端会升级去掉共识层的功能。虽然理论上节点可以选择不升级,继续通过旧的 PoW 客户端挖矿,但在难度炸弹之后 PoW 挖矿的经济收益微乎其微,并且不受以太坊基金会支持,所以没有节点坚持 PoW。在主权 Rollup 中,数据会发布在底层链上保证可用性,但用户可以通过不同客户端对 Rollup 进行分叉,并且不会影响其他客户端版本解读的内容。

6、链下 DA

Rollup 将数据可用性传回链上是保证其安全的重要步骤,但链上成本阻碍了 Rollup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于是有些项目将数据可用性放在链下保管以节约成本,例如 Validium。曾经 Validium 被视为一种特殊的 Layer 2,但由于默认以太坊 Layer 2 要与以太坊的安全性相一致,不在以太坊上传 DA 的项目很难确认其安全性的原因,以太坊基金会成员公开宣布不利用以太坊作为 DA 层的不会被视为以太坊的 Layer 2。

(四)关于开放 Rollup 和单一应用 Rollup

除了以模块化的分类方式外,Rollup 还能以承载应用来划分,这是更明显的区别,可以分为两类:开放 Rollup 和单一应用 Rollup,他们都可以通过以上文介绍的方式与底层链相连。开放 Rollup 中的功能更通用,会采用 EVM 虚拟机、允许其他应用部署在 Rollup 上,例如 Arbitrum 和 zksync。而单一应用 Rollup 只为一个应用构建,例如 Loopring。单一应用 Rollup 的状态转换功能和虚拟机可以针对应用来定制,提高其性能并且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需要高性能的应用更需要这类 Rollup。

应用成为独立 Rollup 与底层链的连接成本要远低于直接部署在底层链上,同时独立 Rollup 还能为应用实现定制化的设计。市场上也出现了针对构建单一应用 Rollup 的工具,帮助他们开发 Rollup,降低部署成本。有些应用还会选择成为 Layer 3,通过一条 Rollup 与底层链相连,这样成本更低。

二、Rollup 存在的问题

(一)Rollup 中的五种风险

Rollup 仍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针对 Rollup 名词、概念和所具功能依旧在发展。Rollup 起源于以太坊,但模块化让 Rollup 的功能和形式得到丰富,并且模块中专业化解决方案降低了 Rollup 部署成本。虽然 Rollup 的设定是继承底层链安全性且能扩容,但实际上 Rollup 的风险依旧存在。一些 Rollup 项目虽自称为安全性与以太坊绑定你,但事实不一定如此,开发者仍有很大权力修改 Rollup 中的交易。

参考 L2BEAT 的评级标准,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 Rollup 存在五类风险。但这些风险是通用的,其他种类的 Rollup 也存在对应的问题,同时这些风险也需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图 2:Rollup 的风险 资料来源:L2BEAT,2023 年 10 月

1、状态验证(State Validation)

状态验证主要指 Rollup 中状态转换的正确性和完整性,Rollup 外的人需要能够验证 Rollup 中交易的正确性。在 Optimistic Rollup 中,状态验证采用的是欺诈证明,如果有人在挑战期内(一般为 7 天)发现 Rollup 上传了错误信息,则可以发送状态是错误的证明来阻止错误内容发布到底层链中,同时此错误状态后的内容回滚。欺诈证明分为很多种,例如 Arbitrum 采用的是多轮交互式证明。其他项目的欺诈证明仍在开发中,而欺诈证明上线前是允许错误状态更新的。

在 ZK 类型的 Rollup 中,状态转换证明由零知识证明提供,零知识证明主要有两种形式,zk-STARKS 和 zk-SNARKS。在生成的零知识证明被底层链确认后,Rollup 的有效性随即得到确认。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挑战期的要求会让 Optimistic Rollup 中交易得到最终确认的时间长于 ZK Rollup,但 ZK Rollup 中提交零知识证明的成本较高,并且不完全适用以太坊的 EVM。目前也有针对这两者的创新,例如将零知识证明融入欺诈证明中,减少挑战期的时间。

2、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

数据可用性上传到任何人都能获取的地方,是验证状态有效性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数据可用性发布到安全性更高的区块链中,可以借助区块链的安全性。当 Rollup 将数据可用性发布到以太坊上时,只有以太坊回滚时 Rollup 的内容才会回滚。虽然这不意味着 Rollup 中的内容无法更改(下文将详细介绍),但一般将数据可用性发布的场所可视为保证安全的基础保证。

对于以太坊上的 Rollup 来说,数据可用性占据了区块空间,DA 的花销成为 Rollup 最大的负担,以太坊也在着手解决降低 Rollup 成本的问题。EIP-4844 的提案通过给区块增加 Blob 扩大空间,将 Rollup 上传的数据统一放到更便宜的 Blob 中来降低成本。

选择独立于底层链的 DA 是另一种解决方案,例如使用 Celestia 或 EigenDA 来作为数据可用性的发布场所。但这对于以太坊来说数据被保存在链下,数据可用性是保证用户资金安全的基础,如果数据可用性不公开时,用户无法验证和保证交易的正确执行。因此对以太坊生态来说,一些使用独立 DA 的项目会因安全无法保证而不受以太坊承认为 Layer 2 项目。

3、智能合约可升级(Upgradeability)

智能合约 Rollup 依靠智能合约与底层链连通,如果智能合约是可升级的,意味着能够实现 Rollup 的关闭和分叉,不能完全保证 Rollup 中用户资金的安全。但是,如果 Rollup 智能合约不可升级,也会影响 Rollup 的功能。智能合约的部署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合约可升级意味着 Rollup 可修复潜在的 Bug,进行功能升级,以及阻止 Rollup 中的黑客攻击活动。在智能合约不能升级的情况下,Rollup 的功能升级只能通过创建新合约并进行用户迁移完成,较为繁琐。智能合约设置为延迟升级是折中的解决方案,但延迟升级不能阻止 Rollup 中可能的攻击行为。

可以看出,无论智能合约可升级或不可升级都存在固有的问题,现在大部分 Rollup 都会选择可升级。需要明确智能合约升级的控制权和触发升级的时点,代替社区表达和执行智能合约升级的角色一般为多签组织、开发团队、安全委员会、DAO 等。

Rollup 最便捷升级的场景发生在主权 Rollup,它开放了分叉 Rollup 的权力。如果社区对 Rollup 的发展出现分歧,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客户端让 Rollup 走向不同道路,这两者会独立执行交易并向底层链上传数据可用性,不会互相影响。分叉出的两个 Rollup 不分对错,而是通过社区共识来区分。主权 Rollup 可以灵活地更新 Rollup 功能,是 Celestia 项目宣传的区别于以太坊经典 Rollup 的概念。

4、排序器(Sequencer)

排序器是 Rollup 的重要组件,负责在 Rollup 中排列交易,这是与 Layer 1 区块链所区别的地方,如果 Rollup 中以节点进行共识的方式对交易顺序达成一致,会阻碍交易的达成速度。排序器决定了 Rollup 的活性,如果排序器停止运营,Rollup 中的交易内容无法发到底层链上来保证数据可用性,无法让用户证明其资金是最新状态。解决这一问题的简单方式是避免排序器的单点故障,开放排序器准入等,开放排序器还能保证 Rollup 上的交易避免审查。避免排序器问题,保证 Rollup 的活性的措施还包括让 Rollup 智能合约给用户开通「逃生通道」,让用户能够绕过排序器,强制将交易发送给 Layer 1 中的节点。

目前的 Rollup 上大多没有开放 Rollup 的排序器权限,而是自己组建,这种情况下能得到更多收益。除了 Rolllup 上交易手续费外,排序器还能得到跨层间的 MEV 收入。排序器的创新发展方向为去中心化排序器、共享排序器、跨层排序器等。

5、提案人(Proposer)

提案人负责将排序器已排列的交易上传状态证明到以太坊上,更新根节点的状态,在 ZK Rollup 中则是零知识证明。如果提案人全部掉线,Rollup 上的交易状态更新会停滞,可能导致用户无法提取他们在 Rollup 上的资金。解决方案和排序器类似,需要 Rollup 开放提案人准入,而非小范围的审核许可制。开放 Rollup 用户的强制提现功能,让用户可以自己发送证明到底层链上,避免 Rollup 审查也可以防止提案人的风险。

(二)总结

Rollup 能够受信任和保证安全性来自多方面,与公链的逻辑不同,不是排序器去中心化就能保护用户资金的安全。Rollup 与底层链相连,来自底层链上的资产是很重要的部分,要保证 Rollup 与底层链之间的桥连接安全,还需要让 Rollup 中的用户能够强制将交易发送给底层链节点,实现最低标准的同等安全。除此之外,数据可用性、状态验证证明等也是保证 Rollup 能实现与底层链同等安全的条件。

目前的 Rollup 多借助于辅助轮(training wheels)手段维持运转,意味着必须引入额外的信任假设才能认为现在运转的 Rollup 是安全的。例如有的项目提交证明的系统仍处于开发中,说明 Rollup 可能向底层链提交无效交易。Rollup 智能合约的升级是开放的,代表升级智能合约后可能盗取 Rollup 中的资金。还有排序器和提案者的许可制,存在用户交易和提现受到中心化审查的风险。辅助轮代表目前有些 Rollup 不是最小化信任的,仍需要用户相信 Rollup 的参与者们不会作恶。

总的来说,Rollup 扩容工具受信任的基础来自上传到底层链中的交易执行结果保证是正确的,并且将资产转移到 Rollup 后,还能随时将 Rollup 上的资产提现到底层链上。在一些侧链类扩容项目中,用户需要先信任第三方,也就是侧链上的节点不会作恶,而且还要信任关联资产桥的安全,信任成本太高。这也是为什么 Rollup 要优于侧链,成为主流的扩容方式。虽然目前在 Rollup 发展早期,Rollup 还存在不尽完美的地方,但在摘除辅助轮之后,Rollup 需要各方面达到最小化信任的要求,例如完备的状态有效性证明方案、开通「逃生通道」、严谨的智能合约升级机制等。

三、应用链的选择

(一)应用链的趋势

公链为应用提供发展的平台,但同样在平台上也会制约应用发展。对于需要个性化功能的应用来说,公链不再是目的地,因此应用会选择独立成为应用链,将活动转移到应用链上进行。本小节将主要讨论以应用链形式呈现的应用。

对于应用链来说,独立运营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

1、自成生态 - 功能平台化

应用能够围绕自己的主题,发展相关的生态,包括扶持有助于生态发展的项目。自成生态能够增加项目叙事,并且可以捕获额外的价值。

2、自我主权 - 减少负外部性

平台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暴露其负外部性问题,例如链上拥堵造成用户手续费过高,而独立应用链平台不需要与其他应用分享资源,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问题。

基于上述因素,独立成应用链往往是每个应用所设定的最终愿景,但在起步阶段,应用难以负担得起链的成本,并且完全脱离公链会让应用失去接触公链原生资产、导入公链用户的便捷性。部署链的前置条件包括更改开发环境、链的节点准备、共识机制选择等,需要链自身维护其账簿安全和节点共识。因此在应用发展中,独立成链往往作为最后一阶段实现,但在实际情况下,出于成本和应用发展的考虑,独立的应用链计划很难实现。

因此帮助应用构建应用链一直是区块链基础设施中的一类,致力于降低应用链部署成本。也可以看到,应用链从平行链、侧链发展到 Rollup 的形式,其中经历了几次叙事转换。在 Rollup 中,也存在最小(Micro Rollup)的概念,此 Rollup 专为应用准备,Rollup 中的功能和虚拟机的执行方式等也可以根据应用定制。

(二)应用链的权衡

对于第一节中讨论的 6 种模块化形式来说,适合应用链的是智能合约 Rollup(Layer 2 或 Layer 3)、主权 Rollup 和链下 DA 的形式。因为对于应用链来说,成立单层区块链的成本较高,Enshrined Rollup 的作用是给原本底层链带来更多功能。应用链可以作为结算层使用,以便扩大生态,需要具备智能合约功能。

对于应用链来说,既可以选择选择已有的 RaaS 工具或其他 Rollup 开放的架构,也可以根据模块化的角度,攒成一个 Rollup。明显地,应用链使用已有工具虽然能简化部署成本,解决排序器等问题,但已有的解决方案不如自己搭建 Rollup 灵活,能够自主决定 Rollup 的各组件以及表达的功能。

无论是何种方式构建的应用链,运营者最关心的两个方面是可控度和应用运行成本。应用链对于基础设施的选择决定了其安全性和性能,也代表了应用对链的可控度,例如上文讨论的排序器和可升级智能合约等设置。而主权区块链的设定让 Rollup 分叉和主权选择更容易和灵活。DA 成本决定了应用的运行成本,一些新的 DA 解决方案能够在链下保管资料,成本远低于以太坊。应用链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如下图所示。其中,链上 DA 和低可控度是 Rollup 最理想的情况。

图 3:应用链考虑的两个角度

什么适合应用?这一问题需要应用自己解答,应用链的成本与实现底层链同等级别的安全性很难同时满足,那么根据应用自身所要实现的目标,在可控、安全、成本等方面做取舍。金融资产类应用和游戏类应用所选择的方式是不同的,Rollup 能够实现应用链所需要的组合性。

图 4:应用的权衡 资料来源:Vitalik Buterin 博客
数据可用性:Layer1的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作者:比推Bitpush Lincoln Murr 以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区块链过去将其价值建立在执行代码和充当世界计算引擎的能力之上。然而,随着向Layer 2(L2)过渡作为交互点和可扩展性解决方案,L1 越来越少地被用于执行,而更多地用于存储与 L2 相关的数据。 向数据可用性(DA)的转变是过去几个月行业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些 DA 解决方案的代币在过去一个月增加了 5 倍以上。本文将介绍数据可用性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对区块链计算的未来做一些展望。 在 Layer 2 之前,以太坊相对于其他链的优势在于以太坊虚拟机(区块链的一部分,允许其执行智能合约和任意代码)以及智能合约中的流动性。然而,在之前的牛市中,很明显,以太坊还没有准备好大规模采用,并且存在严重的可扩展性问题,进行简单的代币转移成本高达 10 美元。为了在延续类似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级别的同时实现更大的规模,L2 Rollup的概念应运而生。 Rollup的工作原理是将区块链交易抽象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数据存储和计算执行,并优化它们的完成方式。 在去中心化区块链上进行计算的成本很高,因此开发人员把它们设计为在低成本的中心化链下完成。证明数据已正确处理的加密验证被发布到区块链上,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快速验证给定的数据输入,链下计算引擎再输出正确的结果。 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链下引擎使用了正确的数据?因此,有必要将所有交易数据发布到链上环境,以允许任何愿意重新执行交易并检查欺诈行为的人。它还带来了其他好处,即允许用户查询特定于state(状态)的信息,例如帐户余额,否则这些信息将不可用。 将Rollup数据存储在链上被称为数据可用性,最近已成为 Web3 行业中非常热门的话题。随着Rollup和应用链解决方案数量的不断增加,需要降低数据可用性的成本并支持更多数据。 例如,目前在以太坊上,数据被存储为“calldata”存储类型,这意味着它非常昂贵并且由验证器永久存储。名为 EIP-4844 的新升级引入了一种名为“blob”的新存储类型,专门用于存储 L2 数据。数据会在 1-3 个月后自动过期,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下载数据供以后使用,同时不必要的数据不会堵塞以太坊链。理论上,这可能会将用户使用Rollup的成本降低 20 倍。 然而,EIP-4844 和 blob 并不是唯一的数据可用性(DA)解决方案。不少新老项目正在为数据可用性创建新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从 L2 中获取一些利润。 例如,最近推出的基于 Cosmos SDK 的网络 Celestia 旨在成为所有区块链廉价且高效的 DA 层,相关概念炒作使得该代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从2 美的空投价格涨到超过 12 美元。 其他项目(例如 NEAR)已修改其现有产品以包含 DA 功能,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 EigenLayer 计划加快推出 EigenDA 服务,这将允许以太坊验证者选择支持 L2 的 DA,以换取更大的质押奖励。 使用 L1 及其大规模分布式验证器集有效作为冗余存储空间的概念十分新颖,与之前的 L1 价值主张完全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为Rollup创造了更多的模块化性和灵活性,因为可以选择任何 DA 层,而对最终用户几乎没有影响。 话虽这么说,这使得 L1 DA 空间更具竞争力,协议将根据费用、可扩展性和活跃度/正常运行时间进行竞争。 很难预测 L2 将如何选择他们的 DA 层。 一方面,以太坊上已经存在的 L2 似乎运行良好,但如果有更便宜的解决方案可以给他们带来竞争优势,同时不影响用户体验,有什么不转向的理由呢? 迁移的其他主要风险是中断或宕机,不过这在以太坊上历史上很少发生。 此外,零知识 L2 仍然可以使用以太坊来验证交易执行的证明,方法是将其发布到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验证器,该验证器比 DA 成本低得多,并且安全性不会受损。 投资者和 Layer 2 架构师都对数据可用性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竞争才刚刚开始。 随着 Celestia 纳入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太坊发布 EIP-4844,以及其他解决方案开始发布和推广其方案,L2 DA 赛道竞争将逐渐白热化,然而,将隐私、效率和安全性更好的结合,才是一个优秀项目需要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比推Bitpush Lincoln Murr 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加入: 比推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本文来自比推: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5827206, 转载需注明出处 标签 CelestiaCosmosEigenLayerL2Layer 2Rollup以太坊数据可用性 来源链接:https://en.bitpush.news/articles/6584990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5829067 相关新闻 重新审视应用层:反身性时代终将结束 12-18 19:35 智能铭文设想 12-18 19:31 Foresight Ventures: 以小搏大,如何冲链上土狗? 12-18 17:26 Axie Infinity 之后,Ronin 的潜力何在? 12-18 11:21 比特币二层网络:Stacks上的顶级DeFi项目 12-17 20:46

数据可用性:Layer1的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作者:比推Bitpush Lincoln Murr

以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区块链过去将其价值建立在执行代码和充当世界计算引擎的能力之上。然而,随着向Layer 2(L2)过渡作为交互点和可扩展性解决方案,L1 越来越少地被用于执行,而更多地用于存储与 L2 相关的数据。

向数据可用性(DA)的转变是过去几个月行业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些 DA 解决方案的代币在过去一个月增加了 5 倍以上。本文将介绍数据可用性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对区块链计算的未来做一些展望。

在 Layer 2 之前,以太坊相对于其他链的优势在于以太坊虚拟机(区块链的一部分,允许其执行智能合约和任意代码)以及智能合约中的流动性。然而,在之前的牛市中,很明显,以太坊还没有准备好大规模采用,并且存在严重的可扩展性问题,进行简单的代币转移成本高达 10 美元。为了在延续类似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级别的同时实现更大的规模,L2 Rollup的概念应运而生。

Rollup的工作原理是将区块链交易抽象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数据存储和计算执行,并优化它们的完成方式。

在去中心化区块链上进行计算的成本很高,因此开发人员把它们设计为在低成本的中心化链下完成。证明数据已正确处理的加密验证被发布到区块链上,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快速验证给定的数据输入,链下计算引擎再输出正确的结果。

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链下引擎使用了正确的数据?因此,有必要将所有交易数据发布到链上环境,以允许任何愿意重新执行交易并检查欺诈行为的人。它还带来了其他好处,即允许用户查询特定于state(状态)的信息,例如帐户余额,否则这些信息将不可用。

将Rollup数据存储在链上被称为数据可用性,最近已成为 Web3 行业中非常热门的话题。随着Rollup和应用链解决方案数量的不断增加,需要降低数据可用性的成本并支持更多数据。

例如,目前在以太坊上,数据被存储为“calldata”存储类型,这意味着它非常昂贵并且由验证器永久存储。名为 EIP-4844 的新升级引入了一种名为“blob”的新存储类型,专门用于存储 L2 数据。数据会在 1-3 个月后自动过期,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下载数据供以后使用,同时不必要的数据不会堵塞以太坊链。理论上,这可能会将用户使用Rollup的成本降低 20 倍。

然而,EIP-4844 和 blob 并不是唯一的数据可用性(DA)解决方案。不少新老项目正在为数据可用性创建新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从 L2 中获取一些利润。

例如,最近推出的基于 Cosmos SDK 的网络 Celestia 旨在成为所有区块链廉价且高效的 DA 层,相关概念炒作使得该代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从2 美的空投价格涨到超过 12 美元。 其他项目(例如 NEAR)已修改其现有产品以包含 DA 功能,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 EigenLayer 计划加快推出 EigenDA 服务,这将允许以太坊验证者选择支持 L2 的 DA,以换取更大的质押奖励。

使用 L1 及其大规模分布式验证器集有效作为冗余存储空间的概念十分新颖,与之前的 L1 价值主张完全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为Rollup创造了更多的模块化性和灵活性,因为可以选择任何 DA 层,而对最终用户几乎没有影响。 话虽这么说,这使得 L1 DA 空间更具竞争力,协议将根据费用、可扩展性和活跃度/正常运行时间进行竞争。

很难预测 L2 将如何选择他们的 DA 层。 一方面,以太坊上已经存在的 L2 似乎运行良好,但如果有更便宜的解决方案可以给他们带来竞争优势,同时不影响用户体验,有什么不转向的理由呢?

迁移的其他主要风险是中断或宕机,不过这在以太坊上历史上很少发生。 此外,零知识 L2 仍然可以使用以太坊来验证交易执行的证明,方法是将其发布到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验证器,该验证器比 DA 成本低得多,并且安全性不会受损。

投资者和 Layer 2 架构师都对数据可用性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竞争才刚刚开始。 随着 Celestia 纳入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太坊发布 EIP-4844,以及其他解决方案开始发布和推广其方案,L2 DA 赛道竞争将逐渐白热化,然而,将隐私、效率和安全性更好的结合,才是一个优秀项目需要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比推Bitpush Lincoln Murr

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加入:

比推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本文来自比推: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5827206, 转载需注明出处

标签 CelestiaCosmosEigenLayerL2Layer 2Rollup以太坊数据可用性

来源链接:https://en.bitpush.news/articles/6584990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5829067

相关新闻

重新审视应用层:反身性时代终将结束 12-18 19:35

智能铭文设想 12-18 19:31

Foresight Ventures: 以小搏大,如何冲链上土狗? 12-18 17:26

Axie Infinity 之后,Ronin 的潜力何在? 12-18 11:21

比特币二层网络:Stacks上的顶级DeFi项目 12-17 20:46
长推:并行EVM只是Rollup高度“模块化”的显学注:原文来自@tmel0211发布长推。 市场出现了“并行EVM”的新叙事,于layer2就非常有意思了,可实现一种“精细化”Rollup新范式,夸张点可达成Solana成为以太坊新layer2的魔改效果。 在我看来,并行EVM只是Rollup高度“模块化”的显学,是DA被第三方侵袭之后,VM执行层的再度沦陷,未来layer2会被重新定义。Why?接下来,以科普视角分析下: 理解这个话题,得先厘清“EVM”的单线程执行模型。 该模型规定了交易必须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被处理和确认,这直接影响了交易处理速度、出块时间、以及交易吞吐量等,是以太坊主网Gas高且拥堵的主要原因。而且,之所以设计成单线程,有一定历史局限性存在。 由于以太坊上的交易由分布的独立节点验证和执行完成,且要保证所有地址的数据,比如余额、智能合约代码等保持不同节点间的状态一致,与此同时还得保证不会有同一资产双重支付的可能性出现。 这就使得交易得按顺序排队处理。如果出现并行交易,就可能导致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出错,关键是还会出现严重的双花交易。 通俗解释:银行只有一个服务窗口,客户取款要按顺序排队,无论是存款取款以及贷款等业务,一个客户完成业务后才能开始下一个,优点是,银行的账户系统的每项操作都会精准记录,但客户排队时间会比较长; 若银行开放多个服务窗口,客户可选择窗口办理不同业务,就会出现有两个窗口同时尝试从一个账户中扣款,若窗口间账户系统对账不及时 就会导致双花,显然这样做明显提升了效率,但复杂的记账逻辑会对账务系统带来压力。 在layer1独立链场景下,如果链底层支持并行处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Solana由于计算和存储状态分离,因此其VM在收到用户的多笔交易后,节点会对这些交易进行排序,然后调用独立的存储系统状态数据检测这些交易是否存在状态冲突,若无冲突就将交易打包到一个区块中,若冲突则将冲突的交易排除到本次区块外。 相较之下,以太坊的存储状态是实时计算出来的,每个交易必须等待前一笔交易完成才能更新状态,故而就无法做到在等待打包前的交易筛选工作,限制了其并行处理的可能性。 在layer2 Rollup链场景下,要实现并行处理,远离也类似。你可以把Solana在等待POH时间戳的交易计算和存储状态检测视为Rollup链在Sequener处理交易然后向主网Batch的过程。 现在layer2在Batch交易前Sequener会先按时间顺序给交易排nonce,然后按顺序Batch到主网,如何才能做到多线程呢? 1)可基于AA账户抽象模型,从账户状态上实现了可以同时发起多笔交易,比如,若同时执行两笔Transfer,AA智能合约会赋予其nonce,需要按顺序执行,若一笔是Transfer,一笔是Approve则就可以不受nonce限制更灵活的并行处理。在AA账户模型中,每个账户可以自定义交易处理逻辑,进而配合nonce实现高并发。 2)可对Sequencer中的交易进行“精细化”的加工处理,比如当layer2的交易被提交到Sequencer中,Sequencer可以快速的检测这些交易逻辑,并进行精细化排序和筛查工作,比如若同一账户发起了两笔Transfer,就要把后一笔排除在外,等待下一次Batch,若同一账户发起两笔性质不同的操作,就可以同时Batch到一个区块中。 听上去很简单?但事实情况绝非如此,仅以DeFi场景为例,Sequencer要实现交易的精细化管理,存在两大挑战: 1)要实时解析交易数据,了解传入数据的智能合约调用方法及参数,以DeFi常见的Staking为例,一次Staking操作,涉及代币转移、状态更新、质押期限、以及潜在奖励计算等。若同时有大量用户传入一些质押交易,若其中还参杂质押后再Transfer的交易,再加上复杂的Oralce价格因素等等,若Sequener无法解析处理到位,一步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事故。 2)Sequencer得确保去中心化,当前layer2 Sequener只是Batch交易的前提下,权利都已经过大了,若Sequencer去中心化问题解决不了,再来做“精细化”Rollup,等于又赋予Sequencer更多的权限。若Sequencer在中作恶塞假交易,明目张胆搞MEV夹子,甚至恶意操控Oracle清算等等都会滋生。 最近,Metis受追捧,表面上看只是Sequencer实现了去中心化,深层次看则是为未来Sequencer做精细化Rollup构建了基本的共识前提。 当然,靠Sequencer做到高度精细化的Rollup交易汇聚和处理,目前还只是一种设想,好在,AA账户抽象,区块链整体的模块化组合开放思想给这一设想落到实处提供了先决条件。 以上。 况且正如前文所言,现在layer2整体日趋模块化,在OP Stack的框架上嵌入ZK技术来实现隐私扩展;把原先的以太坊DA转化成Celestia这类第三方DA来降低成本;逐渐把ETH作为Gas费的传统也变革掉了,给予layer2代币更大的实用性赋能;甚至,layer2完全也可以Batch好交易后提交给不同的VM执行环境,交易分到Solana和以太坊上处理等等。 到时候,一个全新的的范式出现了,现在的layer2不再单单是以太坊的layer2,Solana也可以做以太坊的layer2,甚至layer2的定义也会被魔改。 大胆设想,现在layer2变成了一个集成高并发交易处理能力的入口级“layer1”,而以太坊、Solana这些曾经的layer1变成一个做资产结算和安全性保障的新“layer2”。 layer2从来都不是一个死板的概念,layer2平台们要解决交易大规模并发处理,吸引增量用户市场群体的使命一直存在。 若使命达成,在模块化思想下,不仅以太坊layer1的正统性会被打破,整个全链的DA数据可用性、VM执行层甚至interoperability通信交互都会成为layer2们实现Mass Adoption的infra。 届时,layer2不再只是layer1的补充,而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型交易汇聚和分发处理平台,试问,谁才是谁的layer2?

长推:并行EVM只是Rollup高度“模块化”的显学

注:原文来自@tmel0211发布长推。

市场出现了“并行EVM”的新叙事,于layer2就非常有意思了,可实现一种“精细化”Rollup新范式,夸张点可达成Solana成为以太坊新layer2的魔改效果。

在我看来,并行EVM只是Rollup高度“模块化”的显学,是DA被第三方侵袭之后,VM执行层的再度沦陷,未来layer2会被重新定义。Why?接下来,以科普视角分析下:

理解这个话题,得先厘清“EVM”的单线程执行模型。

该模型规定了交易必须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被处理和确认,这直接影响了交易处理速度、出块时间、以及交易吞吐量等,是以太坊主网Gas高且拥堵的主要原因。而且,之所以设计成单线程,有一定历史局限性存在。

由于以太坊上的交易由分布的独立节点验证和执行完成,且要保证所有地址的数据,比如余额、智能合约代码等保持不同节点间的状态一致,与此同时还得保证不会有同一资产双重支付的可能性出现。

这就使得交易得按顺序排队处理。如果出现并行交易,就可能导致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出错,关键是还会出现严重的双花交易。

通俗解释:银行只有一个服务窗口,客户取款要按顺序排队,无论是存款取款以及贷款等业务,一个客户完成业务后才能开始下一个,优点是,银行的账户系统的每项操作都会精准记录,但客户排队时间会比较长;

若银行开放多个服务窗口,客户可选择窗口办理不同业务,就会出现有两个窗口同时尝试从一个账户中扣款,若窗口间账户系统对账不及时 就会导致双花,显然这样做明显提升了效率,但复杂的记账逻辑会对账务系统带来压力。

在layer1独立链场景下,如果链底层支持并行处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Solana由于计算和存储状态分离,因此其VM在收到用户的多笔交易后,节点会对这些交易进行排序,然后调用独立的存储系统状态数据检测这些交易是否存在状态冲突,若无冲突就将交易打包到一个区块中,若冲突则将冲突的交易排除到本次区块外。

相较之下,以太坊的存储状态是实时计算出来的,每个交易必须等待前一笔交易完成才能更新状态,故而就无法做到在等待打包前的交易筛选工作,限制了其并行处理的可能性。

在layer2 Rollup链场景下,要实现并行处理,远离也类似。你可以把Solana在等待POH时间戳的交易计算和存储状态检测视为Rollup链在Sequener处理交易然后向主网Batch的过程。

现在layer2在Batch交易前Sequener会先按时间顺序给交易排nonce,然后按顺序Batch到主网,如何才能做到多线程呢?

1)可基于AA账户抽象模型,从账户状态上实现了可以同时发起多笔交易,比如,若同时执行两笔Transfer,AA智能合约会赋予其nonce,需要按顺序执行,若一笔是Transfer,一笔是Approve则就可以不受nonce限制更灵活的并行处理。在AA账户模型中,每个账户可以自定义交易处理逻辑,进而配合nonce实现高并发。

2)可对Sequencer中的交易进行“精细化”的加工处理,比如当layer2的交易被提交到Sequencer中,Sequencer可以快速的检测这些交易逻辑,并进行精细化排序和筛查工作,比如若同一账户发起了两笔Transfer,就要把后一笔排除在外,等待下一次Batch,若同一账户发起两笔性质不同的操作,就可以同时Batch到一个区块中。

听上去很简单?但事实情况绝非如此,仅以DeFi场景为例,Sequencer要实现交易的精细化管理,存在两大挑战:

1)要实时解析交易数据,了解传入数据的智能合约调用方法及参数,以DeFi常见的Staking为例,一次Staking操作,涉及代币转移、状态更新、质押期限、以及潜在奖励计算等。若同时有大量用户传入一些质押交易,若其中还参杂质押后再Transfer的交易,再加上复杂的Oralce价格因素等等,若Sequener无法解析处理到位,一步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事故。

2)Sequencer得确保去中心化,当前layer2 Sequener只是Batch交易的前提下,权利都已经过大了,若Sequencer去中心化问题解决不了,再来做“精细化”Rollup,等于又赋予Sequencer更多的权限。若Sequencer在中作恶塞假交易,明目张胆搞MEV夹子,甚至恶意操控Oracle清算等等都会滋生。

最近,Metis受追捧,表面上看只是Sequencer实现了去中心化,深层次看则是为未来Sequencer做精细化Rollup构建了基本的共识前提。

当然,靠Sequencer做到高度精细化的Rollup交易汇聚和处理,目前还只是一种设想,好在,AA账户抽象,区块链整体的模块化组合开放思想给这一设想落到实处提供了先决条件。

以上。

况且正如前文所言,现在layer2整体日趋模块化,在OP Stack的框架上嵌入ZK技术来实现隐私扩展;把原先的以太坊DA转化成Celestia这类第三方DA来降低成本;逐渐把ETH作为Gas费的传统也变革掉了,给予layer2代币更大的实用性赋能;甚至,layer2完全也可以Batch好交易后提交给不同的VM执行环境,交易分到Solana和以太坊上处理等等。

到时候,一个全新的的范式出现了,现在的layer2不再单单是以太坊的layer2,Solana也可以做以太坊的layer2,甚至layer2的定义也会被魔改。

大胆设想,现在layer2变成了一个集成高并发交易处理能力的入口级“layer1”,而以太坊、Solana这些曾经的layer1变成一个做资产结算和安全性保障的新“layer2”。

layer2从来都不是一个死板的概念,layer2平台们要解决交易大规模并发处理,吸引增量用户市场群体的使命一直存在。

若使命达成,在模块化思想下,不仅以太坊layer1的正统性会被打破,整个全链的DA数据可用性、VM执行层甚至interoperability通信交互都会成为layer2们实现Mass Adoption的infra。

届时,layer2不再只是layer1的补充,而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型交易汇聚和分发处理平台,试问,谁才是谁的layer2?
Celer 与 AltLayer 合作,作为其互操作性层的一部分深潮 TechFlow 消息,Celer 宣布与以太坊扩容项目 AltLayer 达成战略合作,将成为AltLayer Rollup技术栈中的互操作性层的一部分。 该合作将使通过AltLayer部署Rollup链的任何人都能够内置支持多种跨链用例,并使在该Rollup链上构建的任何开发人员能够利用Celer提供的广泛技术。

Celer 与 AltLayer 合作,作为其互操作性层的一部分

深潮 TechFlow 消息,Celer 宣布与以太坊扩容项目 AltLayer 达成战略合作,将成为AltLayer Rollup技术栈中的互操作性层的一部分。

该合作将使通过AltLayer部署Rollup链的任何人都能够内置支持多种跨链用例,并使在该Rollup链上构建的任何开发人员能够利用Celer提供的广泛技术。
Bankless:重审以太坊Rollup路线图以太坊的扩容一直是加密领域中最受争议的话题之一。在经过多次猜测后,社区确定了以 Rollup 为中心的以太坊发展路线图。但为什么选择了这条道路呢? 随着像 Solana 这样的区块链链在其卷土重来的过程中势头迅猛,现在是重新审视以太坊社区为何选择 Rollup 和模块化,并以此来实现全球规模的良机。 今天的文章,重点介绍了引导以太坊扩容工作朝着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发展的关键理念和发展情况。接下来一起深入探讨一下。 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扩容愿景 以太坊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全球协调的金融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必须支持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并对所有类型的用户都可访问。 在 2020 年,Vitalik 指出了以太坊网络的一个紧迫问题:他在 Augur 上下注时,不得不支付 17.76 美元的 Gas 费。这些高昂的费用表明,以太坊在面对不断增加的需求时难以扩展。结果,它变成了一个「为小众而非为全世界」的平台,也偏离了其最初的目标。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以太坊需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处理更多交易。然而,解决方案可能会更为复杂,因为必须考虑和平衡许多因素。 一个主要考虑因素是优化三个属性: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三者共同形成了「可扩展性的三难困境」,也就是任何区块链所面临的「不可能三角」困境。 可扩展性三难题可以理解为一种平衡行为——在一个属性上的改进,通常意味着在另一个属性上的权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被贴上「以太坊杀手」标签的区块链,一直在处理三难困境,通常会在追求可扩展性的同时,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方面。 然而,对以太坊社区来说,妥协去中心化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这也是因为它与安全性密切相关,并赋予以太坊网络中立性、抗审查性和无许可性等性质,这些性质与可扩展性三难题中的性质同等重要。 在以太坊需求层次结构中,如果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形成了「生理」需求,那么中立性、抗审查性和无许可性可以说形成了「安全」需求。这两个层次可以被称为以太坊网络的「基本需求」。 在认识到这些优先事项后,以太坊社区采取了一种长期的开发方法,该方法可能在中短期内牺牲可扩展性三难题的某些方面,但使以太坊能够「壮大到足以帮助全人类」。 这个策略就是模块化区块链论。它涉及在 L2 扩容解决方案,也就是所谓的 Rollup 上执行交易。由于这些交易发生在以太坊之外,它们可以更快速、更便宜。然而,由于它们的数据返回到了 L1,它们便继承了以太坊广泛的安全性。 为什么选择 Rollup 来扩展以太坊? 到了 2020 年底,以太坊社区基本达成共识,采用 Rollup 作为中短期未来的主要扩展解决方案,形成了以 Rollup 为中心的以太坊发展路线图。使 Rollup 成为首选方案的关键因素有: 1. 与 Eth2(PoS)的前向兼容性——Arbitrum 和 Optimism 等 Rollup 背后的公司分别在 2018 年和 2019 年推出。在那个时候,以太坊仍然使用 PoW 共识机制,而 PoS 正处于提案阶段。Rollup 与 PoW 和 PoS 兼容,为以太坊开发者社区提供了在关键网络升级(如从 PoW 切换到 PoS)的时间表方面所需的灵活性。 2. 技术可行性——到了 2020 年,Rollup 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正如 Vitalik 在他的论坛帖子中所指出的,OptimisticRollup 团队(如 Optimism 和 Arbitrum)早在 2020 年初就推出了他们的测试网,并发布了在 2021 年主网启动的路线图。 与此同时,像 zkSync 和 Loopring 等 zkRollup 已经投入使用,并在其主网上拥有用户,尽管功能有限。这种进展使以太坊社区对 Rollup 技术的成熟度,及其从 2021 年起有效扩展以太坊的潜力充满信心。相比之下,其他扩展解决方案,如执行分片,仍然需要数年的时间。 对于在前一轮牛市期间以太坊主网的状态,迫切采用 Rollup 的程度进一步增强。Gas 费创下新高,使用户每笔交易花费数十美元。此外,一些应用程序,尤其是那些非金融用途的应用程序,由于高昂的费用而被迫关闭。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以太坊社区,使其坚定地将 Rollup 作为可预见未来的扩展策略,认识到其即时影响和长期潜力。 尽管 Rollup 的直接好处显而易见,但多 Rollup 生态系统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以用户视角为出发点,以太坊社区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以下是对这些问题解决进展的概述。 以太坊 Rollup 路线图的现状 我们处于一个多 Rollup 生态系统中,许多 Rollup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这个情况下,以太坊通过 Rollup 进行扩展,充当清算和数据可用性的基础层。所有 Rollup 都继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并将其用于确认交易和存储数据。 在安全性方面,以太坊无疑是生态系统中最安全的区块链之一。已有超过 3350 万枚 ETH 用于保障网络安全,使得网络在当前 ETH 价格(1ETH=2000 美元)下拥有超过 670 亿美元的经济安全性。 然而,随着 L2 中的 TVL 已经超过 160 亿美元,抵押品创下历史新高,社区对 Rollup 排序器的中心化和运营商提取 MEV 表达了一些担忧。尽管有不少 Rollup 吸引了大量用户,但正如 L2BEAT 对 Rollup 成熟度的分析所示,这些系统中的大多数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另一个积极发展的关键领域,是增强数据可用性。在这一努力的关键部分是 Danksharding,这是以太坊路线图中「激增」阶段的一个关键功能。Danksharding 旨在显著降低 Rollup 在以太坊上验证交易的成本,从而推动网络的扩展能力。为此,一些创新项目,如 Celestia 和 EigenDA,专注于为 Rollup 提供廉价且去中心化的数据可用性层。 在 Danksharding 完全实施之前,以太坊社区正在进行 proto Danksharding,即 EIP-4844,作为一个中间步骤。这一步骤以简化形式引入了 Danksharding 的一些概念,如 blob。预计 proto Danksharding 将很快实施,而完整的 Danksharding 还需数年时间。 结束语 将以太坊扩展为全球金融层的目标仍然遥不可及,但我们正在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最令人振奋的是,社区在路线图和愿景上保持了一致,一些最杰出的思想家正在共同努力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 展望未来,成千上万个专业化的 Rollup 涌现的潜力令人难以置信,每个都满足独特的用例并推动创新。这种演进将使以太坊能够成为其所渴望的全球金融层,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和用户。所有这些 Rollup 都将支付费用,使其数据在以太坊上得到结算和安全保障,从而提高以太坊的加密经济安全性。

Bankless:重审以太坊Rollup路线图

以太坊的扩容一直是加密领域中最受争议的话题之一。在经过多次猜测后,社区确定了以 Rollup 为中心的以太坊发展路线图。但为什么选择了这条道路呢?

随着像 Solana 这样的区块链链在其卷土重来的过程中势头迅猛,现在是重新审视以太坊社区为何选择 Rollup 和模块化,并以此来实现全球规模的良机。

今天的文章,重点介绍了引导以太坊扩容工作朝着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发展的关键理念和发展情况。接下来一起深入探讨一下。

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扩容愿景

以太坊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全球协调的金融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必须支持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并对所有类型的用户都可访问。

在 2020 年,Vitalik 指出了以太坊网络的一个紧迫问题:他在 Augur 上下注时,不得不支付 17.76 美元的 Gas 费。这些高昂的费用表明,以太坊在面对不断增加的需求时难以扩展。结果,它变成了一个「为小众而非为全世界」的平台,也偏离了其最初的目标。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以太坊需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处理更多交易。然而,解决方案可能会更为复杂,因为必须考虑和平衡许多因素。

一个主要考虑因素是优化三个属性: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三者共同形成了「可扩展性的三难困境」,也就是任何区块链所面临的「不可能三角」困境。

可扩展性三难题可以理解为一种平衡行为——在一个属性上的改进,通常意味着在另一个属性上的权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被贴上「以太坊杀手」标签的区块链,一直在处理三难困境,通常会在追求可扩展性的同时,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方面。

然而,对以太坊社区来说,妥协去中心化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这也是因为它与安全性密切相关,并赋予以太坊网络中立性、抗审查性和无许可性等性质,这些性质与可扩展性三难题中的性质同等重要。

在以太坊需求层次结构中,如果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形成了「生理」需求,那么中立性、抗审查性和无许可性可以说形成了「安全」需求。这两个层次可以被称为以太坊网络的「基本需求」。

在认识到这些优先事项后,以太坊社区采取了一种长期的开发方法,该方法可能在中短期内牺牲可扩展性三难题的某些方面,但使以太坊能够「壮大到足以帮助全人类」。

这个策略就是模块化区块链论。它涉及在 L2 扩容解决方案,也就是所谓的 Rollup 上执行交易。由于这些交易发生在以太坊之外,它们可以更快速、更便宜。然而,由于它们的数据返回到了 L1,它们便继承了以太坊广泛的安全性。

为什么选择 Rollup 来扩展以太坊?

到了 2020 年底,以太坊社区基本达成共识,采用 Rollup 作为中短期未来的主要扩展解决方案,形成了以 Rollup 为中心的以太坊发展路线图。使 Rollup 成为首选方案的关键因素有:

1. 与 Eth2(PoS)的前向兼容性——Arbitrum 和 Optimism 等 Rollup 背后的公司分别在 2018 年和 2019 年推出。在那个时候,以太坊仍然使用 PoW 共识机制,而 PoS 正处于提案阶段。Rollup 与 PoW 和 PoS 兼容,为以太坊开发者社区提供了在关键网络升级(如从 PoW 切换到 PoS)的时间表方面所需的灵活性。

2. 技术可行性——到了 2020 年,Rollup 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正如 Vitalik 在他的论坛帖子中所指出的,OptimisticRollup 团队(如 Optimism 和 Arbitrum)早在 2020 年初就推出了他们的测试网,并发布了在 2021 年主网启动的路线图。

与此同时,像 zkSync 和 Loopring 等 zkRollup 已经投入使用,并在其主网上拥有用户,尽管功能有限。这种进展使以太坊社区对 Rollup 技术的成熟度,及其从 2021 年起有效扩展以太坊的潜力充满信心。相比之下,其他扩展解决方案,如执行分片,仍然需要数年的时间。

对于在前一轮牛市期间以太坊主网的状态,迫切采用 Rollup 的程度进一步增强。Gas 费创下新高,使用户每笔交易花费数十美元。此外,一些应用程序,尤其是那些非金融用途的应用程序,由于高昂的费用而被迫关闭。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以太坊社区,使其坚定地将 Rollup 作为可预见未来的扩展策略,认识到其即时影响和长期潜力。

尽管 Rollup 的直接好处显而易见,但多 Rollup 生态系统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以用户视角为出发点,以太坊社区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以下是对这些问题解决进展的概述。

以太坊 Rollup 路线图的现状

我们处于一个多 Rollup 生态系统中,许多 Rollup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这个情况下,以太坊通过 Rollup 进行扩展,充当清算和数据可用性的基础层。所有 Rollup 都继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并将其用于确认交易和存储数据。

在安全性方面,以太坊无疑是生态系统中最安全的区块链之一。已有超过 3350 万枚 ETH 用于保障网络安全,使得网络在当前 ETH 价格(1ETH=2000 美元)下拥有超过 670 亿美元的经济安全性。

然而,随着 L2 中的 TVL 已经超过 160 亿美元,抵押品创下历史新高,社区对 Rollup 排序器的中心化和运营商提取 MEV 表达了一些担忧。尽管有不少 Rollup 吸引了大量用户,但正如 L2BEAT 对 Rollup 成熟度的分析所示,这些系统中的大多数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另一个积极发展的关键领域,是增强数据可用性。在这一努力的关键部分是 Danksharding,这是以太坊路线图中「激增」阶段的一个关键功能。Danksharding 旨在显著降低 Rollup 在以太坊上验证交易的成本,从而推动网络的扩展能力。为此,一些创新项目,如 Celestia 和 EigenDA,专注于为 Rollup 提供廉价且去中心化的数据可用性层。

在 Danksharding 完全实施之前,以太坊社区正在进行 proto Danksharding,即 EIP-4844,作为一个中间步骤。这一步骤以简化形式引入了 Danksharding 的一些概念,如 blob。预计 proto Danksharding 将很快实施,而完整的 Danksharding 还需数年时间。

结束语

将以太坊扩展为全球金融层的目标仍然遥不可及,但我们正在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最令人振奋的是,社区在路线图和愿景上保持了一致,一些最杰出的思想家正在共同努力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

展望未来,成千上万个专业化的 Rollup 涌现的潜力令人难以置信,每个都满足独特的用例并推动创新。这种演进将使以太坊能够成为其所渴望的全球金融层,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和用户。所有这些 Rollup 都将支付费用,使其数据在以太坊上得到结算和安全保障,从而提高以太坊的加密经济安全性。
Astria在Dusknet-2网络上线Astria EVMOdaily星球日报讯 Astria宣布在其Devnet Dusknet-2上线Astria EVM。Astria EVM是由共享定序器网络提供支持的EVM Rollup,使用Celestia进行DA,并通过共享定序器网络实现快速、抗审查的出块过程。 此前消息,Astria在X平台宣布已完成从Devnet到Dusknet-2的网络重建,Astria Dusknet标志着开发人员可以无需许可地将Rollup部署到远程共享定序器网络。 Dusknet-2作为具有多个区块生成定序器节点的网络运行,是实现Astria即将推出的去中心化测试网的重要技术步骤,该测试网将由多个外部验证者运行。Astria计划于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其共享定序器网络测试网。

Astria在Dusknet-2网络上线Astria EVM

Odaily星球日报讯 Astria宣布在其Devnet Dusknet-2上线Astria EVM。Astria EVM是由共享定序器网络提供支持的EVM Rollup,使用Celestia进行DA,并通过共享定序器网络实现快速、抗审查的出块过程。 此前消息,Astria在X平台宣布已完成从Devnet到Dusknet-2的网络重建,Astria Dusknet标志着开发人员可以无需许可地将Rollup部署到远程共享定序器网络。 Dusknet-2作为具有多个区块生成定序器节点的网络运行,是实现Astria即将推出的去中心化测试网的重要技术步骤,该测试网将由多个外部验证者运行。Astria计划于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其共享定序器网络测试网。
Bankless:以太坊或将走向「套娃」的终局变革编者按: 在比特币铭文浪潮、Solana 系代币普涨尚未退却余温的同时,以太坊及其生态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 Bankless 于 12 月 22 日发表的文章中,Bankless 客座作者 Viktor Bunin 对以太坊以及 L2 的未来进行了探讨和预测。 他认为,一方面,以太坊区块链的用户数量将减少,以太坊、以太坊生态、终端用户的关系或许会变得像套娃一般,让以太坊生态系统不再有单一总体叙事;另一方面,整个 Rollup 生态系统将会维护以太坊最重要的社会原则——去中心化、可信中立和无许可的访问和创新,同时以太坊区块链将成为老牌的、被认为理所当然存在并得到支持的坚实基石。BlockBeats 将原文编译如下: 最近在比特币和 Solana 社区的推特上充满了兴奋的情绪,这是由根本性改进、费用的增加,和代币等相关的数字上升带来的炒作推动的。但是以太坊社区,作为加密货币采用和创新的重心,有时显得比较冷静。这让我不禁思考,(以太坊上)难道只是数字没有上涨呢? 我认为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以太坊区块链正在从 B2C(执行)向 B2B(结算)过渡。这是以太坊终局之战的已知技术结果,但这对以太坊社交层和社区意味着什么?这方面的文章我没有看到有太多,因此我将在这里尝试解开这个话题。 从长远来看,以太坊区块链的用户数量会从今天开始增加还是减少?我认为是减少。L2 已经消耗了以太坊高达 20% 的 Gas,我预计这个比例在未来几年会继续上升,即使像 EIP-4844 和 Full Danksharding 这样的进展大大降低了 Rollups 向以太坊结算的成本。以太坊区块链的最终用户减少,意味着相对较少的人将成为以太坊社区的一部分。 相反,人们的身份将变得如套娃一般,他们主要与他们互动的面向用户的组件有关,例如像 Base、Arbitrum One 或 Polygon zkEVM 这样的网络。在推特上,你今天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上述 L2 的社区正在迅速增长,但它们主要关注各自的链,而不是更广泛的以太坊。 这一现实情况使得人们,尤其是批评者们更难理解以太坊,因为它不再是一个单一的链和社区,而是一个由链和社区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也使得多年来人们很难理解 Cosmos 社区。 这种变化还意味着,根据定义来说,以太坊生态系统不再有单一的总体叙事。社区和观点的多元性本身就是叙事,这与我们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通常所看到的情况不符(例如,以太坊过渡到 PoS、Solana 推出 Firedancer、比特币的使用过渡到闪电网络)。 可以肯定的是,以太坊区块链本身通过核心开发人员和 EIP 实现了一个愿景,这在 Vitalik 更新的路线图中有所描述,但它只是以太坊叙事的众多叙事之一,包括 Optimistic Rollups、zk-Rollups、共享序列、隐私 Rollups、数据可用性、身份、NFTs、用例特定的 Rollups(例如游戏)等等。 这种社区扩散的趋势将不仅在以太坊上加速,而且在每个通用智能合约链上都会发生。毕竟,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正计划吸引 80 亿人。因为规模打破了亲密性,所以合理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只有一个以太坊社区,或一个 Solana 社区。 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以太坊社区成功完成这一过渡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寻求三个指标。 首先,以太坊最重要的社会原则,在整个 Rollup 生态系统中得到维护。这些原则是去中心化、可信中立和无许可的访问和创新。如果最终用户受到审查或资产被汇总生态系统扣押,那么以太坊区块链是否具有可信的中立性,对最终用户而言并不重要。 其次,从用户角度来看,他们使用 Rollup 应该享有与在以太坊主网上交易时相同级别的安全性。从战术上来说,这意味着 Rollups 应该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即使 Rollup 的序列生成器是不可信任的,他们也不应该有机会窃取用户的资金。 最后,我认为对于以太坊来说最重要的是,Rollup 生态系统应该将 ETH 作为其主要货币使用。除了战术层面的考虑(Rollups 需要 ETH 与以太坊结算,用户已经拥有并喜欢 ETH,ETH 已经具有出色的货币属性等等)之外,加密货币的深层次原因是:创造世界上最好的货币形式。 以太坊社区不能忘记这个目标。现在是时候打造一个由任何人控制、但被所有人使用的货币了。而我们有很大的机会实现这一目标。这并不是说每个 Rollup 都必须完美执行这些支柱。有些可能需要 KYC 门槛,其他一些可能使用自己的代币作为 gas 等等。但这些指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感——Rollup 生态系统是否在推动「以太坊」这个抽象概念。 那么,对于以太坊社区来说,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越来越少地听到有关以太坊区块链本身的消息,而更多地听到关于其中的子社区的消息。以太坊区块链将成为老牌的、被认为理所当然存在并得到支持的坚实基石,我们将通过未来几十年加密货币增长的种种考验和磨难来假定其存在和支持。 这种动态将反映 web2 的情况,虽然最初的重点是互联网,但现在我们专注于在线社区,同时认为互联网本身是理所当然的。在很多方面,以太坊社区的终局是,每个人都是以太坊社区的一部分,同时没有人主要认同自己是以太坊社区的成员。 当然,L1 逐渐淡出背景的概念也并不新鲜。Solana 的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多年来一直主张更加关注构建在区块链之上的事物,而不是关注区块链本身。 随着 Solana 的不断增长和获得采用,我将好奇 Solana 社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如何演变。由于其单体设计(monolithic design)可能会使社区更加紧密,因此它的社区扩散方式,可能与我们今天在以太坊上看到的方式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以太坊社区,因为它正在进行这场迷人的、向更大多样性迈步的过渡。

Bankless:以太坊或将走向「套娃」的终局变革

编者按:

在比特币铭文浪潮、Solana 系代币普涨尚未退却余温的同时,以太坊及其生态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 Bankless 于 12 月 22 日发表的文章中,Bankless 客座作者 Viktor Bunin 对以太坊以及 L2 的未来进行了探讨和预测。

他认为,一方面,以太坊区块链的用户数量将减少,以太坊、以太坊生态、终端用户的关系或许会变得像套娃一般,让以太坊生态系统不再有单一总体叙事;另一方面,整个 Rollup 生态系统将会维护以太坊最重要的社会原则——去中心化、可信中立和无许可的访问和创新,同时以太坊区块链将成为老牌的、被认为理所当然存在并得到支持的坚实基石。BlockBeats 将原文编译如下:

最近在比特币和 Solana 社区的推特上充满了兴奋的情绪,这是由根本性改进、费用的增加,和代币等相关的数字上升带来的炒作推动的。但是以太坊社区,作为加密货币采用和创新的重心,有时显得比较冷静。这让我不禁思考,(以太坊上)难道只是数字没有上涨呢?

我认为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以太坊区块链正在从 B2C(执行)向 B2B(结算)过渡。这是以太坊终局之战的已知技术结果,但这对以太坊社交层和社区意味着什么?这方面的文章我没有看到有太多,因此我将在这里尝试解开这个话题。

从长远来看,以太坊区块链的用户数量会从今天开始增加还是减少?我认为是减少。L2 已经消耗了以太坊高达 20% 的 Gas,我预计这个比例在未来几年会继续上升,即使像 EIP-4844 和 Full Danksharding 这样的进展大大降低了 Rollups 向以太坊结算的成本。以太坊区块链的最终用户减少,意味着相对较少的人将成为以太坊社区的一部分。

相反,人们的身份将变得如套娃一般,他们主要与他们互动的面向用户的组件有关,例如像 Base、Arbitrum One 或 Polygon zkEVM 这样的网络。在推特上,你今天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上述 L2 的社区正在迅速增长,但它们主要关注各自的链,而不是更广泛的以太坊。

这一现实情况使得人们,尤其是批评者们更难理解以太坊,因为它不再是一个单一的链和社区,而是一个由链和社区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也使得多年来人们很难理解 Cosmos 社区。

这种变化还意味着,根据定义来说,以太坊生态系统不再有单一的总体叙事。社区和观点的多元性本身就是叙事,这与我们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通常所看到的情况不符(例如,以太坊过渡到 PoS、Solana 推出 Firedancer、比特币的使用过渡到闪电网络)。

可以肯定的是,以太坊区块链本身通过核心开发人员和 EIP 实现了一个愿景,这在 Vitalik 更新的路线图中有所描述,但它只是以太坊叙事的众多叙事之一,包括 Optimistic Rollups、zk-Rollups、共享序列、隐私 Rollups、数据可用性、身份、NFTs、用例特定的 Rollups(例如游戏)等等。

这种社区扩散的趋势将不仅在以太坊上加速,而且在每个通用智能合约链上都会发生。毕竟,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正计划吸引 80 亿人。因为规模打破了亲密性,所以合理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只有一个以太坊社区,或一个 Solana 社区。

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以太坊社区成功完成这一过渡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寻求三个指标。

首先,以太坊最重要的社会原则,在整个 Rollup 生态系统中得到维护。这些原则是去中心化、可信中立和无许可的访问和创新。如果最终用户受到审查或资产被汇总生态系统扣押,那么以太坊区块链是否具有可信的中立性,对最终用户而言并不重要。

其次,从用户角度来看,他们使用 Rollup 应该享有与在以太坊主网上交易时相同级别的安全性。从战术上来说,这意味着 Rollups 应该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即使 Rollup 的序列生成器是不可信任的,他们也不应该有机会窃取用户的资金。

最后,我认为对于以太坊来说最重要的是,Rollup 生态系统应该将 ETH 作为其主要货币使用。除了战术层面的考虑(Rollups 需要 ETH 与以太坊结算,用户已经拥有并喜欢 ETH,ETH 已经具有出色的货币属性等等)之外,加密货币的深层次原因是:创造世界上最好的货币形式。

以太坊社区不能忘记这个目标。现在是时候打造一个由任何人控制、但被所有人使用的货币了。而我们有很大的机会实现这一目标。这并不是说每个 Rollup 都必须完美执行这些支柱。有些可能需要 KYC 门槛,其他一些可能使用自己的代币作为 gas 等等。但这些指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感——Rollup 生态系统是否在推动「以太坊」这个抽象概念。

那么,对于以太坊社区来说,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越来越少地听到有关以太坊区块链本身的消息,而更多地听到关于其中的子社区的消息。以太坊区块链将成为老牌的、被认为理所当然存在并得到支持的坚实基石,我们将通过未来几十年加密货币增长的种种考验和磨难来假定其存在和支持。

这种动态将反映 web2 的情况,虽然最初的重点是互联网,但现在我们专注于在线社区,同时认为互联网本身是理所当然的。在很多方面,以太坊社区的终局是,每个人都是以太坊社区的一部分,同时没有人主要认同自己是以太坊社区的成员。

当然,L1 逐渐淡出背景的概念也并不新鲜。Solana 的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多年来一直主张更加关注构建在区块链之上的事物,而不是关注区块链本身。

随着 Solana 的不断增长和获得采用,我将好奇 Solana 社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如何演变。由于其单体设计(monolithic design)可能会使社区更加紧密,因此它的社区扩散方式,可能与我们今天在以太坊上看到的方式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以太坊社区,因为它正在进行这场迷人的、向更大多样性迈步的过渡。
EIP-7212成为首个Rollup改进提案(RIP)据星球日报报道,研究员@doganeth_en表示,6个月前提出的EIP-7212提案已成为首个Rollup改进提案(RIP),即将实施于多个区块链。该提案旨在实现secp256r1(P256)曲线的安全、经济高效验证。将此提案用于Rollups的原因在于其对L2中账户抽象的显著影响,以及L2上已存在的大量传递密钥和基于SE的AA钱包。引入新的Rollup改进标准使研究人员能够专门为Layer 2和侧链提出改进,确保在各种Rollup框架中的兼容性。EIP-7212成为首个合并到主仓库的RIP,RIP将作为EIP和ERC之外的提案格式存在。

EIP-7212成为首个Rollup改进提案(RIP)

据星球日报报道,研究员@doganeth_en表示,6个月前提出的EIP-7212提案已成为首个Rollup改进提案(RIP),即将实施于多个区块链。该提案旨在实现secp256r1(P256)曲线的安全、经济高效验证。将此提案用于Rollups的原因在于其对L2中账户抽象的显著影响,以及L2上已存在的大量传递密钥和基于SE的AA钱包。引入新的Rollup改进标准使研究人员能够专门为Layer 2和侧链提出改进,确保在各种Rollup框架中的兼容性。EIP-7212成为首个合并到主仓库的RIP,RIP将作为EIP和ERC之外的提案格式存在。
Explore the latest crypto news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