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发展的多链生态系统中,开发人员面临着工具不统一的挑战,而用户则面临着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仅支持特定区块链的局限性,从而导致流动性分散,且用户界面/用户体验不够理想。跨链互操作性已成为这些问题的关键解决方案。
第一代跨链桥采用了“锁定+铸造”模型,因安全漏洞导致的损失已超过20亿美元,由此催生出了安全性更高的第二代跨链通信协议。第二代跨链通信协议支持原生集成,导致表现标准从总锁定价值(“TVL”)转向更多基于交易和消息的指标。
作为支撑DApp运行的通用基础架构层,跨链通信协议不仅支持兑换代币,还支持交换任意数据。该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目前已支持60多个区块链,总交易量同比增长了900%以上。
跨链互操作性协议(CCIP)是Chainlink在互操作性领域的最新尝试,采用三重网络架构来确保交易验证的可靠性。鉴于CCIP高度关注安全性,它还将受益于Chainlink的既有业务,实现初步增长,尤其是在连接TradFi与现实世界资产(“RWA”)方面。
2023年,LayerZero活动量显著增加,它采用了一个将预言机和中继器功能分开的独特框架,以防止串通和不当行为。LayerZero的轻量级端点无需存储所有区块头和交易证明,具有显著的可扩展性优势。
借助通用消息传输(“GMP”)功能,Axelar促进了Cosmos和EVM生态系统之间的高级跨链通信。值得注意的是,Axelar可连接至53条链,支持多个网络,它通过二次投票和频繁变更密钥来提高安全性。
Wormhole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唯一为Solana等特定链和Sui等与EVM不兼容的链提供支持的协议。Wormhole还拥有最多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总数达94个,其中Pyth是其消息传输量的重要贡献者。
展望未来,保持强大的安全性、改进用户界面/用户体验及利用网络效应等因素仍然是通信协议增长的关键主题。与此同时,代币化和TradFi的普及可能会进一步促进通信协议的使用。
解析跨链互操作性
Jan 10th,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