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项目赚钱的关键,在于极致的压缩成本,在撸毛深水区,同样的项目,反撸的50%,赚钱的50%,赚钱的还要遵循马太效应,20%的人拿走80%的利润。”——whale

io.net 终于结束了,三个月来真是被各种折腾的没脾气,273台macmini M2,平均每台151个币(维护的不好,后面细说,正常跑满应该200+),算上机器磨损+场地+宽带等,折合获取代币成本0.7U;刷了3600万的packback交易额,获取IO代币的综合成本是2.1U

接下来分几部分来复盘一下从投研-决策-踩坑-上量-踩坑-再踩坑的完整过程

“一级项目赚钱的关键,在于极致的压缩成本,同样的项目,同样是IO,反撸50%,赚钱50%,赚钱的还要遵循马太效应,20%的人拿走80%的利润。”

因此我在3月入场时,在成本方面做了充分的考量,得益于7天的调研+实操,把所有可行方案全部用真金白银去测试一遍,然后再选出成本最低ROI最高的方案——实体macmini M2。(当时的调研结果我都写在这里了:x.com/yuanch0914/sta…

当时很多人不计成本去租tencent云,代跑服务更是500U起,我只能说如果连利润能不能cover成本都不去计算的话,一级市场不适合你

因此最终敲定实体Macmini M2的方案有如下几个考虑:

1️⃣从数据来看CPU比GPU不卷 2️⃣实体机为一次性投入,防止项目拖延导致成本增加(比如按月付费的云服务) 3️⃣考虑M1使用的人太多,M2性价比更高,因此选择了M2(意外之喜是M2可以跑第二季第三季而M1不能)

🚩好,接下来进入大家喜闻乐见的踩坑环节🚩:

踩坑一:掉线超级频繁,两百多台电脑,好不容易都跑上了,一看微信:whale,我这边掉了,你那边咋样?一查tmd掉了90%

踩坑二:维护时经常连不上,以为是梯子问题、电脑问题、宽带问题、代码问题····排查原因排查仨小时,然后官方发通告说是他们的问题,目前正常维护,XX小时后恢复正常

折磨的我做梦都是跑IO的机器又掉了,整个人状态非常暴躁。就在4月25号我以为终于可以解脱了的时候,官方开始了无限推迟模式,从4月底拖拖拖,硬生生拖了近两个月#IO #第55期新币挖矿IO #美国5月CPI超预期回落